2024年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王牌專業有物流管理、護理、現代物流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廣告藝術設計等,以下是具體完整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
一、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物流管理、護理
上海市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護理(老年護理)、物流管理
上海市教委(085項目)重點建設專業:現代物流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
上海高職院校“雙證融通”試點專業:大數據技術
上海市重點建設專業:廣告藝術設計
二、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專業排名
1 | 會計 | 4.6 (53人) |
2 | 金融管理 | 4.1 (20人) |
3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4.6 (18人) |
4 | 汽車運用技術 | 4.1 (16人) |
5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4.5 (15人) |
6 | 物流管理 | 4.9 (14人) |
7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4.1 (14人) |
8 | 證券與期貨 | 3.9 (13人) |
9 | 旅游管理 | 4.7 (12人) |
10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4.7 (12人)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藝術學院 | 人物形象設計 | 專科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專科 | |
廣告藝術設計 | 專科 | |
室內藝術設計 | 專科 | |
藝術設計 | 專科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大數據與會計 | 專科 |
證券實務 | 專科 | |
關務與外貿服務 | 專科 | |
國際商務 | 專科 | |
旅游管理 | 專科 | |
金融服務與管理 | 專科 | |
現代物流管理 | 專科 | |
工商管理類 | 專科 | |
護理與健康學院 | 護理 | 專科 |
護理 | 本科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專科 | |
食品藥品學院 | 生物制藥技術 | 專科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專科 | |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食品安全與檢測) | 專科 | |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烘焙與飲品加工) | 專科 |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專科 | |
智能制作學院 | 機器人技術 | 專科 |
汽車服務工程技術 | 專科 |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專科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專科 | |
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工程技術 | 專科 |
工程造價 | 專科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園林工程技術 | 專科 | |
信息工程學院 | 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汽車服務工程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工業機器人技術)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應用英語 | 專科 |
應用西班牙語 | 專科 | |
商務日語 | 專科 |
三、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簡介
學校創建于1993年,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是一所非盈利性民辦本科高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進入全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大學。2019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2020年6月,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簡稱“中僑大學”),2022年5月學校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愿景創辦成為中國領先、全球知名職業技術大學。學校以堅持立德樹人,應對全球挑戰,培養“做人、做事、做學”的卓越產業人才辦學使命,聚焦國際視野、師資強校、產教融合、機制創新的發展戰略。全國制造業500強企業——致達集團以“科教興企,產業報國”為己任,為學校發展提供堅實后盾。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積極探索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堅持把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作為提升辦學水平的標桿,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作為辦學中心任務。學校秉承“做人、做事、做學”校訓精神,堅持“創新、創業、創值”發展思路,在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追求卓越。學校深化教育合作,推進專科與本科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進專業發展、人才培養、文化交流、國際合作、專本銜接,助力現代職業教育發展。
學校堅持以企業和社會用人標準為導向,集多方智慧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打造專業特色,形成了以食品專業群、老年護理、證券與期貨為特色專業,以廣告設計與制作、汽車運用技術為品牌專業,以物流管理為一流專業的專業建設格局。
學校始終重視培育學生開拓進取、自強自立、艱苦創業的精神,在“學習過程與綜合素質培養相適應”的指導方針下,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通過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方法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就業發展能力”四大核心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由“大學生”向“準職業人”轉變,提倡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引導學生成為真正“職業人”。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激發創新思維,培育創業氛圍,搭建創值空間,并在校園文化、愛心助學、志愿服務等方面打造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