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原理工大學王牌專業有采礦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等,以下是具體完整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
一、2024年太原理工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序號 | 專業名稱 | 等級 | 年度 |
1 | 采礦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2 | 機械電子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3 | 金屬材料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5 | 電子信息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19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19 |
8 | 土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9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0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1 | 環境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2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國家級 | 2019 |
13 | 工程管理 | 國家級 | 2019 |
14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5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6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國家級 | 2019 |
17 | 安全工程 | 國家級 | 2019 |
18 | 英語 | 國家級 | 2020 |
19 | 資源勘查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0 | 礦物加工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1 | 工程力學 | 國家級 | 2020 |
2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0 |
23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4 | 測繪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5 | 應用化學 | 國家級 | 2020 |
26 | 通信工程 | 國家級 | 2020 |
27 | 自動化 | 國家級 | 2020 |
28 | 應用物理學 | 國家級 | 2020 |
29 | 建筑學 | 國家級 | 2020 |
30 | 物流管理 | 國家級 | 2020 |
31 | 工藝美術 | 國家級 | 2021 |
32 | 物聯網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3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國家級 | 2021 |
34 | 農業水利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35 | 車輛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36 | 生物醫學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37 | 會計學 | 國家級 | 2021 |
38 | 體育教育 | 國家級 | 2021 |
39 | 地質工程 | 國家級 | 2021 |
40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國家級 | 2021 |
41 | 法學 | 國家級 | 2021 |
42 | 冶金工程 | 省級 | 2019 |
43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省級 | 2019 |
44 | 數字媒體藝術 | 省級 | 2020 |
45 | 繪畫 | 省級 | 2020 |
46 | 水利水電工程 | 省級 | 2020 |
47 | 制藥工程 | 省級 | 2020 |
48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省級 | 2020 |
49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省級 | 2020 |
50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省級 | 2020 |
51 | 環境設計 | 省級 | 2021 |
52 | 精細化工 | 省級 | 2021 |
53 | 思想政治教育 | 省級 | 2021 |
54 | 軟件工程 | 省級 | 2021 |
55 | 紡織工程 | 省級 | 2021 |
56 | 城鄉規劃 | 省級 | 2021 |
2、國家特色專業:安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3、省級品牌專業: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農業水利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測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應用物理學
4、省級優勢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5、校級優勢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軟件工程、應用物理學
6、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二、太原理工大學專業排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A+ | 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礦物加工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安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金屬材料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采礦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5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1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7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7 | 機械電子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農業水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工藝美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0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1 | 物聯網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4 | 物流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6 | 測繪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8 | 冶金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0 | 資源勘查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工程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1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2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2 | 地質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車輛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5 | 建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7 | 工程力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2 | 環境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4 | 應用化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8 | 生物醫學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1 | 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2 | 應用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2 | 通信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4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4 | 土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9 | 體育教育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0 | 英語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78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6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9 | 電子信息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09 | 法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2 | 會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精細化工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3 | 光源與照明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3 | 人工智能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4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9 | 紡織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2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5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3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4 | 數字媒體藝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8 | 繪畫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9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9 | 水利水電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8 | 城鄉規劃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1 | 制藥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3 | 視覺傳達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1 | 環境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5 | 物理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0 | 行政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69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三、太原理工大學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111計劃”地方高校新建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創立于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歷經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學院,直屬高教部。1962年歸屬山西省。1984年更名為太原工業大學。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與始建于1958年直屬煤炭部的山西礦業學院合并,組建為太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