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工業大學比較好的專業統計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省級)
西北工業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 專業名稱 | 所在學院 | 獲批時間 |
1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航空學院、航天學院、民航學院 | 2019年 |
2 | 水聲工程 | 航海學院 | 2019年 |
3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 | 2019年 |
4 | 飛行器制造工程 | 機電學院 | 2019年 |
5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機電學院 | 2019年 |
6 | 微機電系統工程 | 機電學院 | 2019年 |
7 | 工業設計 | 機電學院 | 2019年 |
8 | 飛行器動力工程 | 動力與能源學院、航天學院 | 2019年 |
9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電子信息學院 | 2019年 |
10 | 自動化 | 自動化學院 | 2019年 |
1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自動化學院 | 2019年 |
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學院 | 2019年 |
13 | 材料物理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2019年 |
14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院 | 2019年 |
15 | 軟件工程 | 軟件學院 | 2019年 |
16 | 航空航天工程 | 航天學院、航空學院 | 2020年 |
17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航海學院 | 2020年 |
1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學院 | 2020年 |
19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材料學院 | 2020年 |
20 | 工業工程 | 機電學院 | 2020年 |
21 | 工程力學 | 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 2020年 |
22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動力與能源學院 | 2020年 |
2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學院 | 2020年 |
24 | 物聯網工程 | 計算機學院 | 2020年 |
25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2020年 |
26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2020年 |
27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化學與化工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 | 2020年 |
2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院 | 2020年 |
29 | 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2020年 |
30 | 信息安全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2020年 |
31 |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航空學院、航天學院、民航學院 | 2021年 |
32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電學院 | 2021年 |
33 | 土木工程 | 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 2021年 |
34 | 通信工程 | 電子信息學院 | 2021年 |
35 | 機器人工程 | 自動化學院 | 2021年 |
36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2021年 |
37 | 應用物理學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2021年 |
38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2021年 |
39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院 | 2021年 |
40 | 會計學 | 管理學院 | 2021年 |
4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 2021年 |
42 | 法學 |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 2021年 |
43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微電子學院 | 2021年 |
西北工業大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 專業名稱 | 所在學院 | 獲批時間 |
1 | 產品設計 | 機電學院 | 2019年 |
2 | 信息工程 | 航海學院 | 2020年 |
3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信息學院 | 2020年 |
4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電子信息學院 | 2020年 |
5 | 統計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2020年 |
6 | 生物技術 | 生命學院 | 2020年 |
7 | 建筑學 | 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 | 2021年 |
8 | 人工智能 | 計算機學院 | 2021年 |
9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計算機學院 | 2021年 |
10 | 德語 | 外國語學院 | 2021年 |
11 | 網絡空間安全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2021年 |
2、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復合材料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自動化、微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對抗技術、軟件工程(含3個方向)、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通信工程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水聲工程、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環境工程
2、西北工業大學師資力量介紹
學校創新人才引育,師資力量雄厚。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堅持“人才強!睉鹇,建設適應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設立人才特區,搭建人才集聚平臺,支撐高端人才發展;實施“翱翔人才計劃”,構建特色化階梯式人才培育體系,助力青年人才成長;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把握人才成長規律,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打造優質基礎教育,營造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環境,提升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學校匯聚了一支由700余人次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骨干,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包括兩院院士(含外聘)37人、35人、“”領軍人才2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家級團隊28個,國家級青年人才99人,設有21個博士后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