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大學比較好的專業統計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家級+省級)
2021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武漢大學 | 金融學 |
2 | 武漢大學 | 外交學 |
3 | 武漢大學 | 社會學 |
4 | 武漢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5 | 武漢大學 | 漢語國際教育 |
6 | 武漢大學 | 日語 |
7 | 武漢大學 | 翻譯 |
8 | 武漢大學 | 傳播學 |
9 | 武漢大學 | 考古學 |
10 | 武漢大學 | 應用化學 |
11 | 武漢大學 | 生物技術 |
12 | 武漢大學 | 心理學 |
13 | 武漢大學 | 統計學 |
14 | 武漢大學 | 工程力學 |
15 | 武漢大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16 | 武漢大學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17 | 武漢大學 | 電波傳播與天線 |
18 | 武漢大學 | 自動化 |
19 | 武漢大學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20 | 武漢大學 | 導航工程 |
21 | 武漢大學 | 環境科學 |
22 | 武漢大學 | 城鄉規劃 |
23 | 武漢大學 | 護理學 |
24 | 武漢大學 | 會計學 |
25 | 武漢大學 | 人力資源管理 |
26 | 武漢大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27 | 武漢大學 | 檔案學 |
2021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序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武漢大學 | 宗教學 |
2 | 武漢大學 | 財政學 |
3 | 武漢大學 | 保險學 |
4 | 武漢大學 | 漢語言 |
5 | 武漢大學 | 俄語 |
6 | 武漢大學 | 德語 |
7 | 武漢大學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8 | 武漢大學 | 人工智能 |
9 | 武漢大學 |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
10 | 武漢大學 | 網絡空間安全 |
11 | 武漢大學 | 地理國情監測 |
12 | 武漢大學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13 | 武漢大學 | 全球健康學 |
14 | 武漢大學 | 財務管理 |
15 | 武漢大學 | 物流管理 |
16 | 武漢大學 | 表演 |
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序號 | 單位 | 專業名稱 |
1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金融工程 |
2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3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4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英語 |
5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廣告學 |
6 | 歷史學院 | 世界史 |
7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8 |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 |
9 | 動力與機械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10 | 電子信息學院 | 通信工程 |
11 | 計算機學院 | 軟件工程 |
12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13 | 水利水電學院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14 | 水利水電學院 | 農業水利工程 |
15 |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環境工程 |
16 | 城市設計學院 | 建筑學 |
17 | 藥學院 | 生物制藥 |
18 | 健康學院 | 預防醫學 |
19 | 藥學院 | 藥學 |
20 | 信息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21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22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23 | 信息管理學院 | 電子商務 |
24 | 藝術學院 | 戲劇影視文學 |
2020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序號 | 單位 | 專業名稱 |
1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外交學 |
2 | 社會學院 | 社會學 |
3 | 文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4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廣播電視學 |
5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傳播學 |
6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技術 |
7 | 哲學院 | 心理學 |
8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工程力學 |
9 | 動力與機械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0 | 電子信息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11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12 | 電子信息學院 | 電波傳播與天線 |
13 | 電氣與自動化學院 | 自動化 |
14 | 測繪學院 | 導航工程 |
15 | 動力與機械學院 | 能源化學工程 |
16 | 印刷與包裝系 | 包裝工程 |
17 | 城市設計學院 | 城鄉規劃 |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序號 | 單位 | 專業名稱 |
1 | 哲學學院 | 哲學 |
2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經濟學 |
3 | 法學院 | 法學 |
4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6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法語 |
7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8 | 信息管理學院 | 編輯出版學 |
9 | 歷史學院 | 歷史學 |
10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11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物理學 |
12 |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 化學 |
13 |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地理信息科學 |
14 | 測繪學院 | 地球物理學 |
15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16 | 動力與機械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17 | 電氣與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18 | 電子信息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19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 | 國家網絡安全學院 | 信息安全 |
21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22 | 水利水電學院 | 水利水電工程 |
23 | 測繪學院 | 測繪工程 |
24 | 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25 | 印刷與包裝系 | 印刷工程 |
26 | 醫學部 | 臨床醫學 |
27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28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29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30 |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土地資源管理 |
31 | 信息管理學院 | 圖書館學 |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序號 | 單位 | 專業名稱 |
1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金融工程 |
2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英語 |
3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廣告學 |
4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5 | 水利水電學院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6 | 水利水電學院 | 農業水利工程 |
7 | 城市設計學院 | 建筑學 |
8 | 藥學院 | 藥學 |
9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10 | 藝術學院 | 戲劇影視文學 |
2、國家特色專業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所屬領域方向 | 批次 |
1 | 武漢大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化人才培養 | 第一批 |
2 | 武漢大學 | 法學 | 法學 | 第一批 |
3 | 武漢大學 | 新聞學 | 新聞傳播類 | 第一批 |
4 | 武漢大學 | 信息安全 | 信息安全 | 第一批 |
5 | 武漢大學 | 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 | 第一批 |
6 | 武漢大學 | 軟件工程(設2個專業方向) | 軟件工程 | 第一批 |
7 | 武漢大學 | 水利水電工程 | 水利工程 | 第一批 |
8 | 武漢大學 | 口腔醫學 | 口腔醫學類 | 第一批 |
9 | 武漢大學 | 歷史學 | 第二批 | |
10 | 武漢大學 | 物理學 | 第二批 | |
11 | 武漢大學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第二批 | |
12 | 武漢大學 |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批 | |
13 | 武漢大學 | 法語 | 第二批 | |
14 | 武漢大學 | 哲學 | 第三批 | |
15 | 武漢大學 | 漢語言文學 | 第三批 | |
16 | 武漢大學 | 化學 | 第三批 | |
17 | 武漢大學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第三批 | |
18 | 武漢大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第四批 | |
19 | 武漢大學 | 地理信息系統 | 第四批 | |
20 | 武漢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第四批 | |
21 | 武漢大學 | 圖書館學 | 第四批 | |
22 | 武漢大學 | 經濟學 | 第六批 | |
23 | 武漢大學 | 生物技術 | 第六批 | |
24 | 武漢大學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 第六批 | |
25 | 武漢大學 | 土木工程 | 第六批 | |
26 | 武漢大學 | 測繪工程 | 第六批 | |
27 | 武漢大學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新能源 | 第七批 |
28 | 武漢大學 | 環境工程 | 節能環保 | 第七批 |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武漢大學 | 土木工程 |
2 | 武漢大學 | 水利水電工程 |
3 | 武漢大學 | 測繪工程 |
4 | 武漢大學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5 | 武漢大學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6 | 武漢大學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7 | 武漢大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8 | 武漢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9 | 武漢大學 | 軟件工程 |
10 | 武漢大學 | 印刷工程 |
11 | 武漢大學 | 環境工程 |
12 | 武漢大學 | 建筑學 |
2、武漢大學師資力量介紹
武漢大學名師薈萃,英才云集。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資深教授、15位國家級教學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