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從調劑有什么后果
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學提檔,而你填報的專業又非常熱門,你的分數達不到專 業的錄取分數,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你就會被學校退檔。
退檔的后果就是你在這個批次填報的其它BCD等學校都不能投檔錄取你了,你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2、由于考生填報的專業不平衡,招考辦允許學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檔考生,一般的投檔比例在1:1.1--1.2之間。所以肯定會有低分考生由于專業填報過高,不能被填報的專業錄取。如果這部分考生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就會被學校退檔。被退檔的考生只能填報征集志愿或進入下一批次投檔錄取。
3、避免投檔后被退檔的方法就是選擇學校時要按照往年學校和專業的錄取平均分,這是比較穩妥的一種填報方法。
填報志愿究竟要不要服從調劑
在專業調劑上,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報考的A志愿,基本上都是屬于沖刺的大學,這類大學的分數比較高,但考生分數相對較低,然后填報了分數比較高的熱門專業,抱著搏一搏的心態,并且在專業調劑上選擇NO。這樣做的風險就會很大,假如A學校錄取了,但由于專業分數線不夠,未錄取,而又拒絕專業服從調劑。下場便是??退檔,進行下一批次。
第二種便是部分家長和考生,重視“名校效應”,一門心思認為,只要是985、211等名校出來的,那就是不一樣的。在考慮報名校時,假如孩子的高考分數優勢不是很大,但可以通過服從專業調劑讓考生達到進入名校讀大學的目的。只要是達到目的就可以,不在乎專業,于是乎選擇專業調劑。
被調劑的專業,一定就是不好的專業?
其實,這并不是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被調劑是考生填報志愿造成的,并不是專業的問題的,填報失誤的后果不能夠讓專業背黑鍋,而且被調劑的專業并不能代表專業的好與壞。考爸考媽認為分數低的專業就是不好的專業,這并沒有什么科學的依據。500余個專業也沒有絕對的好壞,有的是是否適合自己學習和應用。
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如果要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必須要清楚的知道選擇服從專業調劑的原則和底線,只有把這個想清楚了,思考明白了,那么在專業調劑上選擇YES或NO時,才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
一所大學的招生計劃中,每個專業,考生都可以接受,就可以選擇“服從”,此時的專業調劑就如同虛設;難的是有部分專業,考生不能夠接受,服從就害怕錄取到不能接受的專業,不服從還想上這所大學,這個問題可以用其他大學替換或是果斷選擇不服從,做好下一批次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