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韶關學院招生網和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甘肅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1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6185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韶關學院,不過每年韶關學院在甘肅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甘肅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韶關學院
1、甘肅高考2020年考生上韶關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854名;
二、韶關學院在甘肅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0年韶關學院在甘肅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11 | 61854 | 省政府 |
專科提前批填報志愿的技巧
1.根據自己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考生和家長要分析比較,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要以穩定的“習慣興趣”、“長時興趣”為主導,同時不能被“一時的”短暫情緒所干擾。畢竟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
2.用專業篩選院校范圍
首先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選擇自己分數可以報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篩選出的院校中,了解這些院校中是否開設有自己的意向專業,若有開設該專業是否為院校的重點專業,或者該專業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實習崗位,包括以后的就業方向等等。
3.通過學校官網介紹,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過初步篩選出院校范圍,家長和考生就要自己動手查詢這些學校的官網。官網會清楚地告訴我們院校層次,開設專業,就業方向等等。同時可以了解專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畢業之后崗位方向
4.結合自身發展
很多同學可能本身成績不錯,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這部分同學就可以考慮專科結束后,自己的個人發展問題。比如跨校專升本、留學機會等。讀專科還是需要有戰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內。
5.拉開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之間的梯度要設置好,才會降低分數的浪費或者掉檔。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并沒減弱,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檔下來把低分考生擠下去。高職專科志愿填報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
采取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但同時需注意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作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則填“墊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
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投檔分數,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當然,“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三、韶關學院學校介紹
韶關學院是廣東省省屬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是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坐落在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和禪宗祖庭南華寺所在地、粵北歷史文化名城——韶關市。 韶關學院舉辦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7月創辦的韶關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7月,韶關師范專科學校與1985年創辦的韶關大學合并,1990年12月定名為韶關大學;2000年3月,韶關大學與1979年創辦的韶關教育學院合并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韶關學院(以下簡稱學校)。2016年12月,學校被列為廣東省人民政府、韶關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本科高校。2018年3月,韶州師范分院正式并入學校。2018年12月,學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1年1月,學校調整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韶關學院醫學院正式并入學校。學校的辦學目標定位是以師范教育為特色,以農學、工學為發展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區域性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占地2627畝,校舍建筑總面積86.8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5.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1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88.21萬冊;學校入選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合作院校。建有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協同育人平臺2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0個,省級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24個、校級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31個;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共建實習實踐基地340個。 現有教職工2630人,專任教師1245人。全校正高級職稱121人、副高級職稱417人,博士265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113人。現有國家督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南粵優秀教師10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廣東省“揚帆計劃”20人,2019年“廣東特支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項目1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7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項目5人,入選享受韶關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次。 學校以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為主,兼顧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地區及多個國家招生。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97萬人,成人教育學生0.9萬人。開設有文、理、工、農、法、管理、藝術、教育、經濟、歷史、醫等11個學科門類,17個二級學院,74個本科專業。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2個,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8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1個。3個專業通過IEET工程教育認證。有省級以上(含共建)科研平臺22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6個。近3年,學校獲市廳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51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9項(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省級項目108項,縱向科研項目總經費4253.6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項,獲授權專利227件,其中發明專利31件、實用新型專利122件;學校成功申報廣東省博士工作站、“華南農業大學——韶關學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2017-2020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專業競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336多項,其中國家級286項。根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本科)》,我校位列廣東省第16位。學校成功獲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全國首家創新創業對分教研基地”,3名學生榮登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榜。學生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決賽獲1金3銀1銅獎項,在全省高校排名第11位。近年來學生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累計通過率達62%以上。考研錄取率逐年提高,2020年達到8.8%,在全省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 近3年,學校獲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4項,省級協同育人平臺2個,省級質量工程項目33項,省級教改項目48項,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省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項目3項,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3項,省教師教育類系列在線開放課程3項,省級基礎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示范培育推廣項目2項。學校獲批“廣東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單位。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3門。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1項(在全省高校排名并列第13位),是學校歷年獲獎數總和。獲省在線教學優秀案例29項,2020年獲省級課程思政優秀案例8項、省課程思政示范項目9項。在省教育廳公布的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情況檢查結果中,我校獲優秀等級。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成功晉升為廣東省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學校獲全國對分課堂示范校、省優秀網絡空間。教師教學發展指數位列全國新建本科高校第36位(廣東第1)。 學校主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教育部列為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高校,積極參與“港澳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服務國家人心回歸工作成效明顯,獲得中央政府駐香港、澳門聯絡辦和教育部港澳臺辦的充分肯定。港澳地區校董及熱心人士積極為學校捐資助學,支持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學校被省僑辦列為中華文化傳承基地。主動對接“一帶一路”,與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專升本、本科雙學位、本升碩等10多項交流合作項目。學生雙向交流實現良性互動,每年有100多名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每年招收長短期外籍專家教師20多名,提高了教師的國際化水平;每年面向印尼、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招收長、短期留學生近100名,促進了國家間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學校影響不斷擴大,學校在2019年度省直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被評定為一等獎。曾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全國‘鏡頭中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學生資助百佳單位典型”等榮譽稱號。在中國校友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榜》中,我校排名第328位;在《南方網》公布的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我校排名第372位;在《南方日報》公布的廣東本科院校2019畢業生“薪酬榜”中,我校排名第29位;在《南方網》公布的廣東2018屆本科高校升學榜(碩士研究生升學率)排名中,我校排名第19位;在《南方日報》公布的廣東本科高校就業率10強榜中,我校排名第7位。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報》、鳳凰衛視、學習強國、南方網、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省教育廳官網等對學校進行400余次新聞報道。校園建設面貌一新,被市政府命名為“韶城新十景”之一,圖書館大樓榮獲國家建筑最高獎“魯班獎”,校園風光圖片入編全國綠化委員會出版的大型畫冊《綠色輝煌》。(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