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專業有幾千個,每個學校開始的專業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專業排名錄取分數線也不同,所以導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很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本文思而思學小編幫大家整理福建師范大學最新的開始專業目錄表,包含福建師范大學文科專業、福建師范大學理科專業、福建師范大學特色專業目錄,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福建師范大學的招生目錄為準。
一、福建師范大學有什么專業
類別 | 專業名稱 |
---|---|
經濟學類(本) | 經濟學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學 金融工程 |
經濟與貿易類(本)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類(本) | 法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學類(本) | 學前教育 小學教育 教育學(師范) 小學教育(師范) 教育技術學 |
體育學類(本) | 體育學類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體育教育(師范)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師范) 秘書學 漢語國際教育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英語 日語 翻譯 西班牙語 |
新聞傳播學類(本) | 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 |
歷史學類(本) | 歷史學 |
數學類(本)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物理學類(本) | 物理學 |
化學類(本) | 化學 應用化學 |
地理科學類(本)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地理信息科學 地理科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生物科學類(本) | 生態學 生物科學 |
心理學類(本) | 心理學(師范) 應用心理學 |
統計學類(本) | 統計學 |
儀器類(本)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材料類(本) | 復合材料與工程 材料物理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能源動力類(本)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電子信息類(本) | 人工智能 電子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計算機類(本) | 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 數字媒體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軟件工程 |
化工與制藥類(本)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本)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生物工程類(本) | 生物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工商管理類(本) | 工商管理 財務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
公共管理類(本) | 行政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 城市管理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本) | 圖書館學 檔案學 |
旅游管理類(本) |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
音樂與舞蹈學類(本) | 音樂學 音樂學(師范) 舞蹈學(師范) 舞蹈學 |
戲劇與影視學類(本) | 播音與主持藝術 廣播電視編導 動畫 |
美術學類(本) | 美術學 美術學(師范) |
設計學類(本) |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
二、福建師范大學比較好的特色重點專業目錄
國家特色專業 | 歷史學 美術學 體育學類 漢語言文學 音樂學 英語 物理學 地理科學 經濟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三、福建師范大學相關資訊推薦
(一)、2021年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新生怎么轉專業難不難,附轉專業的要求和條件
(二)、2021級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宿舍條件怎么樣,有獨立衛生間嗎
(三)、2021級福建師范大學宿舍條件怎么樣,有獨立衛生間嗎
(四)、2021年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新生在哪個校區,總共有幾個校區
(五)、2021年福建師范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總共有幾個校區
(六)、2021年福建高考免費師范生有哪些政策 附福建師范大學名單
(七)、福建師范大學全國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歷年錄取分數線
(八)、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哪些專業比較好,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文科理科專業排名
(九)、福建師范大學哪些專業比較好,福建師范大學文科理科專業排名
(十)、2021年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多少分能考上,預測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多少分錄取
四、福建師范大學簡介介紹
福建師范大學坐落于素有“海濱鄒魯”之譽的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百年省屬高等學府。學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師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范學堂”,后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范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師范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范大學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師范大學。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全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本部現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約4000畝,F有本科專業89個(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專業77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3萬多人,各類研究生8千多人。校本部擁有1839名專任教師,其中,高級職稱人員占63.4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63.62%;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2人,國家“*”領軍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青年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含海外)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7人,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