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四川音樂學院招生網和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福建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1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668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四川音樂學院,不過每年四川音樂學院在福建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四川音樂學院
1、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四川音樂學院的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58名;
2、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四川音樂學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683名;
二、四川音樂學院在福建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四川音樂學院在福建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9 | 13658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3 | 46683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可以報幾個學校
一般情況下,各省都會要求第一志愿只能報一個,至于第二志愿就分成兩個平行志愿,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報考多個學校,專業選擇上也會提供更多的選擇。
提前批并不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發生沖突。如果提前批次沒有被錄取的同學,是完全可以等著本科一批二批接下來的錄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省市都會有相應的政策,并且提前批次面向招生的種類也很多。像是在貧困地區進行招生,或者是部分學校給提供一些貧困生名額,再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各項考核標準來擇優錄取。
免費師范生分數線多少
一般免費師范生分為部屬師范生和省屬師范生。部屬公費師范生是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分別是陜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教育部六所免費師范大學的師范類專業是在全國范圍內分批提前錄取的,所以考生必須達到省里指定的本科線(一本線)才能報考。教育部直屬公費師范生的分數要求很高,一般都在600分以上。
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免費師范大學,每個省的一些高校都會招收免費師范生,比如山東省。根據《山東省2022年公費師范生和委托師范生招生通知》,公費師范生培養任務由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齊魯師范學院、山東女子學院、濰坊學院、泰山學院、濱州大學等承擔。
三、四川音樂學院學校介紹
四川音樂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1959年更為現名,成為當時國內具有本科辦學層次的六所專業音樂院校之一。學校有武侯和新都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200余畝,設有26個教學部門、10個研究機構。辦學層次涵蓋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藝術教育,在校生規模16000余人,是全國11所獨立設置的專業音樂學院之一。 學校秉承“辦好藝術教育、培養一流人才、促進文藝繁榮”的辦學理念,恪守“尚美創新”的校訓,堅持立足現在、弘揚傳統、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路,深化改革創新,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努力形成高水平藝術人才培養體系,扎實推進建設專業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的創新型、開放型、特色型、精品型藝術院校。 學校以音樂與舞蹈學科為主體,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與設計學等學科綜合協調發展,學科建設不斷完善,學科布局持續優化。省級重點學科為:作曲、鍵盤樂器、繪畫。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錄音藝術。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音樂學、舞蹈學、繪畫、產品設計。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為:錄音藝術、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為:作曲系作曲主科教研室、鋼琴系鋼琴主科教研室、管弦系弦樂教研室、聲樂系美聲教研室、手風琴電子鍵盤系手風琴教學團隊。學校有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藝術碩士(MFA)、教育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013年獲批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學校現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352人,其中:二級教授1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2人,部優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3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5人,四川省教學名師3人。學校還有多個由熱愛藝術教育事業并取得豐碩成果的專家教授組成的教學團隊。老一輩音樂教育家常蘇民、羊路由、鄒魯、劉文晉、郎毓秀、黃虎威等一大批專家、學者在海內外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 1 項,省教學成果獎25 項,省哲學社會科學獎 26 項,“中國音樂金鐘獎”33項,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5項,發明專利31項。近五年來,學校師生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和評獎中獲得國際獎項470項、國內獎項1500項,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授予的獎項85項。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29項。出版各類著作167部,發表學術論文1500多篇。學校擁有“中國——中東歐青年藝術人才培訓與實踐中心”“數字媒體藝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西南音樂研究中心”“四川音樂藝術普及基地”“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等一批省級重點學術研究平臺,與國外學術機構建設有“中美視覺藝術表演中心”“法國格拉姆電子音樂創研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負責“中國音樂劇協會理論專業委員會”“四川省音樂文學學會”和“四川省數字媒體藝術協會”等學術團體的日常工作。學報《音樂探索》是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方針,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合作,重視國際學術和人文交流,積極傳播中國文化,舉辦各級各類國際交流活動,參與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涉外活動。學校與10多個國家的4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選送學生300余人次赴海外研修學習和攻讀學位,每年有超過200名在校本科生參加各類海外交流項目。學校從2003年開始招生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 學校積極服務中心大局,大力開展校地合作,深度參與脫貧攻堅,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與多個城市、知名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學校聯合全國十所專業音樂學院成立“中國專業音樂學院原創音樂發展聯盟”,推進中國原創音樂發展。學校積極響應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牽頭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共有68所高校參與,為成渝雙城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學校的“成都城市音樂廳”已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學校與地方文化藝術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為學校藝術實踐提供了高水平展演場地,也有力地推動了成都市打造“音樂之都”和“西部文創中心”。 經過八十多年的辦學發展和幾代川音人的共同努力,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專業藝術人才。涌現了作曲家高為杰、何訓田、賈達群,歌唱家范競馬、霍勇,表演藝術家劉曉慶,音樂教育家黃萬品,鋼琴教育家但昭義,鋼琴演奏家陳薩,小提琴演奏家寧峰、文薇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國際國內享有很高聲譽。近年來,學校還培養了李宇春、譚維維、何潔、王錚亮、魏晨等一批流行音樂歌手,活躍在各類舞臺上,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以****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定位,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服務*文藝繁榮發展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實施“人才振興、內涵發展、改革創新、追趕跨越、開放合作”五大戰略和“創新驅動、人才強基、學科攀升、教學提升、科研提升、外向拓展、基建提升、黨建引領”八大工程,努力把川音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等藝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