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的意識發言提綱【1】
4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向社會公開巡視整改情況。根據巡視組反饋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梳理出13類92項整改任務,同時明確完成時限、責任到人。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15年10月31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一巡視組對中國社會科學院進行了專項巡視。巡視反饋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馬克思主義在一些學科的指導地位邊緣化,存在一些錯誤思想傾向;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問題;等等。針對巡視組指出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設立了8個專項工作組,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整改。
針對巡視組指出的黨的領導弱化,馬克思主義在一些學科的指導地位邊緣化,存在一些錯誤思想傾向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從強化黨的領導,特別是強化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方面進行了整改。
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進一步加強院黨組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能力;加強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建設;牢牢掌握黨對學術研究的領導權;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寓于學科建設之中;加強研討會、論壇、講座、交流會等意識形態陣地和學術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斗爭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設,實現意識形態責任制全覆蓋,完善意識形態工作檢查、督查制度;開展對主要錯誤思潮的批判,引領社會思潮;建立意識形態研究智庫,開展意識形態輿論斗爭;修訂《關于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建設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的意見》,加強各學科領域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等等。
巡視中,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和駐院紀檢組對巡視組移交的問題線索“有交有接,即收即辦”。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院職能部門、研究機構和直屬單位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督促主責部門開展有關專項治理,細化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使從嚴治黨治院治所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強化黨的意識發言提綱【2】
3月15日上午,市委黨校舉行春季學期開學典禮,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校(院)長何文君出席典禮并作動員講話。他強調,要認真重要講話精神,強化黨的意識,爭當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聶斌全主持開班典禮。
何文君強調,我市“十三五”規劃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要完成好市委既定的任務目標,就需要一支政治可靠、素質優良、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提出的“四鐵”要求,正是錘煉過硬隊伍的關鍵所在。
何文君要求,到黨校學習,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因此,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等四個意識,做信念堅定的表率;要保持公仆本色,真正下到基層去,既身入又心入,既務實又務虛,既堅決又堅持,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做為民服務的表率;要強化實干精神,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謀劃,精心、精細、精致地推進,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做勤政務實的表率;要夯實工作責任,在加快發展上敢擔當,在深化改革上敢擔當,在改善民生上敢擔當,在破解難題上敢擔當,做敢于擔當的表率;要恪守紀律底線,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住“欲望關”,凈化“朋友圈”,管好“身邊人”,涵養“高品位”,做清正廉潔的表率。
何文君勉勵學員們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好調研和總結,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強化黨的意識發言提綱【3】
有位哲人曾說,人生如屋,信念是柱;柱折屋塌,柱堅屋固。理想信念便是人生之柱,是指引人生的燈塔。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對每個黨員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應是每個共產黨人的自覺精神追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在我市第四期全市領導干部讀書班開班動員講話中,市委書記李安澤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為建設和諧富裕文明新余,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城鄉一體化而努力奮斗。
理想信念作為人的精神支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表現。樹立了正確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有了正確而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夠始終對黨充滿忠誠,對人民充滿感情,對事業充滿激情,滿腔熱情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在面對誘惑和挑戰的時候,有沒有理想、有什么樣的理想更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小處看,理想信念可以影響一個人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從大處看,則關乎一個政黨、民族和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鄧小平曾經說過:“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于廣大黨員在現階段和改革的偉大事業中,始終保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和昂揚的前進力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理想信念的確立與堅定,要靠社會的教育與引導,更要靠黨員干部自我的約束。當前,落實好黨的十八大和講話重要精神,推動新余實現“兩個提前建成”的目標,就必須切實增強四種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作風。
第一,要增強憂患意識。回顧我們黨走過的90多年的光輝歷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于黨*民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取得的輝煌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從我們黨所經歷的挫折,我們可以清醒地看到,信念動搖對黨和人民的危害。現在,我們處在一個不需要為追求真理拋頭顱、灑熱血的和平年代,在這個精彩紛呈的太平盛世,能否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崇高的精神家園,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外部環境的錯綜復雜使所有的人必須面對更多考驗,一些社會負面的影響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理想信念開始動搖。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失”。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重要原因就是忽視和放棄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產生了普遍性的精神懈怠,最終導致亡黨亡國。我們黨執政已經64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面對肩負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這些問題,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險。
第二,要增強公仆意識。能否增強公仆意識,關系到黨的性質和宗旨,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一個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干部,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定是為民謀利,心里一定能夠裝著人民群眾,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能夠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魚水相依的感情。要堅持問需于民,切實為民謀利。必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憂人民之所憂。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的位置上,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絕不能為個人或某個小團體的私利工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牢記權力來自人民,勇于接受監督。要始終牢記,人民是一切權力的主體和最終來源,是權力的所有者。必須明確認識到,手中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享受。工作中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勇于接受人民的監督和批評。要堅持廉潔為官、依法用權。要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自重自愛,克己奉公,光明磊落,反對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樹立廉潔公正的良好形象,努力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第三,要增強責任意識。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這是當代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也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的責任。要有使命和擔當意識。“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使命擔當是責任的具體體現,是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動力源泉。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始終牢記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勇敢肩負起“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責任,常思黨員之責,常尋改革之路,常除懈怠之心。要有求真務實的作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成就一切事業的關鍵在于實干。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工作作風,勤于政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任勞任怨,正確看待政績,絕不搞形式主義,做事講求效率、注重實績。要不斷加強學習。“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學得越多、鉆研得越深,眼界就越開闊,思想就越深刻,境界就越高遠。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徑,必須把加強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思想境界、一種現實需要。
第四,要增強節儉意識。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我們不斷戰勝艱難困苦,成就事業、實現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增強節儉意識,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對于當下尤為具有現實意義。要把節儉作為一種價值追求。節儉,不僅可以節約錢財,節省資源,累積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意志,提升人的品性,培育一種奮發進取的價值取向。崇尚節儉的人,必然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節儉,才能守住做人的“貞節”,守住為官的“氣節”。要把節儉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節儉不僅是一種行動,更是一種精神。節儉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起到砥礪意志、催人奮進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安逸優越的環境往往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樂,也是腐敗現象產生和蔓延的根源。一個奢靡盛行的社會,必然是腐化墮落、不思進取的社會;一個崇尚節儉的社會,必然是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要把節儉作為保持清廉本色的內在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財力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財權、物權比以前大得多了,增強節儉意識,就要珍惜民財,把錢用在發展經濟、解決民生、促進和諧上,使老百姓更富足,使社會更發展,使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從個人生活細節而言,許多領導干部蛻化變質,一步步陷入違法亂紀的泥坑,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享樂主義的行為開始的,要堅決做到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永葆黨員干部的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