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10月12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主持會議。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
1,“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規劃”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參加團組討論時談到,“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規劃。”兩會一結束,在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時,主動提及“十三五”規劃,并表示“相信在新的規劃中我們會找到中歐合作的契合點和新機遇”。
2,絕不僅影響中國
的確,“十三五”將影響的,絕不僅僅是中國。“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約30%來自中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為,過去是美國打噴嚏全球經濟就感冒,現在還應該加上中國一打噴嚏,全球經濟也感冒。“十三五”藍圖關乎世界經濟的走向,“將左右世界經濟能否復蘇向前”,這就是為什么觀察家們要將十八屆五中全會稱為“關鍵性會議”。
3,中國的分量日益顯現
歷史的長河潛流深沉,要經過時間的沉淀,才能發現水道令人驚嘆的轉換。在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中,中國經濟從“被開除球籍”的危險邊緣,到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其間蘊藏了多少思想的轉變、觀念的更新和發展的突破。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匯的時間節點回望,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中國的分量日益顯現。
4,中國航船駛入更廣水域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打開封閉的國門,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內陸地區,分步驟、多層次地走向逐步開放新格局。新世紀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由有限范圍、地域、領域內的開放,轉變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中國經濟航船揚帆駛入更廣闊的水域。
5,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今天,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在逐漸適應自己新的角色——世界經濟版圖的變革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國際經濟秩序的建設者。著力打造更有活力的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國積極推動和參與世界經濟治理機制變革,構建合作共贏的“命運共同體”。幾天前,*主席在中英工商峰會上強調,“一帶一路”不是“私家小路”。正是這條“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涵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4億人口,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30%,成為中國構建“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發展之路最好的注腳。
6,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十三五”規劃不僅要擘畫未來中國經濟地理版圖,也將對完善世界經濟地理版圖產生重要影響。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即將走進又一個發展周期。
1,“十二五”成績斐然
回首“十二五”,我們抓住了關鍵時期,打贏了攻堅之役,贏得了戰略機遇。在全球經濟的“亞健康”狀態中,妥善應對“三期疊加”的挑戰,高位躍升帶來年均近8%的增長;在建立起覆蓋13億人的全世界最大社保網之后,不斷提高兜底水平;“十二五”前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3.4%,經濟發展駛入“綠色化”思而學道……
改革開放和復興之路的現實方位,被標示得格外清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2,升級轉型比想象更困難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經濟的升級轉型總是比想象更困難,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面臨的挑戰會更復雜。如果說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初啟時,中國以9.6億人的超大規模拉動了經濟起飛的巨輪,抓住機遇創造了中國奇跡;那么今天,面對13億多人口的巨大基數,面對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格局,在更高層次上推進現代化進程,我們所要考慮的,絕不僅僅是機遇。
3,面臨著長長的“問題清單”
今天的中國,仍面臨著長長的“問題清單”。“世界工廠”轉型升級的同時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這些來自經濟系統、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的挑戰,無一不是艱巨的課題、難啃的硬骨頭。連《紐約時報》也感嘆,“治理未來十年的中國,可能是全球最為艱難的工作之一。”
4,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建立在對“十二五”發展經驗的全面總結上,建立在對中國具體國情的準確體察上,以對發展的深入思考做出了深刻的回答——
“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發展,是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發展,是“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這意味著,在經濟發展中要保持戰略定力與戰略眼光,做到蹄疾步穩、行穩致遠。
1,理性審視中國經濟的“大勢”
不久前,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公布,6.9%的增速好于預期。雖然仍有人偏好各種版本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和“硬著陸”預言,但越來越多人開始以更理性和長遠的眼光,審視中國經濟的“大勢”。“中國*明白他們需要做什么。”不久前出版新書《與中國打交道》的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說,“這也正是我對中國的改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的原因所在。”
2,“十二五期間”保持“穩定感”“十二五”期間,科學發展讓經濟在轉型升級之路上,保持著增長“穩定感”。從打破壁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到自我革命、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從主動淘汰落后產能、清理經濟增長“負資產”,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點燃經濟動力“新引擎”,我們以有力的宏觀調控、合理的風險應對、積極的結構調整,在“十二五”前4年保持了年均8%的增長,農業實現“十一連增”,工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升。新常態下,換擋不失勢、量增質更優,新的動力在聚集、新的活力在迸發,為“十三五”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積累寶貴經驗。
3,經濟規律、科學發展、中國未來
自我調整、主動調控背后,
是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洞察:“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只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是對科學發展的高度重視:“轉方式、調結構是我們發展歷程必須邁過的坎”;
是對中國未來的強大自信:“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
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是“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的發展,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這意味著,發展不僅要講速度講效益,更需要在增長與保護、局部與整體、當前和長遠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1,環保理念的變革
2015年初,被稱“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環保理念的變革,由立法目的的表述可見一斑:過去是“促進的發展”,現在則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于“美麗中國”“綠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如此評價:“中國在生態文明這個領域中,不僅是給自己,而且也給世界一個機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朝著綠色經濟的轉型。”
2,生態文明建設有了頂層設計
首次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布局,去除GDP考核“緊箍咒”,全面打響“呼吸保衛戰”……“十二五”期間,中國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見的力度,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生態文明建設有了頂層設計、總體部署和嚴格措施,為發展構筑起“綠色譜系”,為轉型積累下“綠色動力”。
3,習總關注生態
在云南大理洱海邊,“立此存照”督促當地抓好環保;在北京APEC會議上,坦言每天早上都要看看北京霧霾小了沒有;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勉勵工人“種樹看林子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環境保護高度重視,正是因為把握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發展規律,認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責任。
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是“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發展,是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的發展,是“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發展。這意味著,不僅把發展視為經濟問題,更將之視為政治問題、社會問題,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的成果。
1,未來5年7000多萬人脫貧
“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十三五”規劃尚未謀定之時,關于扶貧的“五年目標”已經出臺。這不僅是全面小康的要求,更是我們發展宗旨、發展倫理的集中體現。
2,民生是’指南針’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十二五”期間,民生指標全線飄紅。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跑過GDP增速;新增就業不降反增,2015年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2013年和,連續兩年完成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質量有新改善,更多人的“幸福感”正由期盼慢慢成為現實。
3,讓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讓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體、不分層級、不分民族的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民生的改善、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大方向、大目標相向而行,成為包容性發展最生動的體現。
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三種規律”“三大發展”,正是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目標方向。
1,正在促成“一次新的醒悟”
有外國媒體認為,中國這個遠東國度,曾以無法想象的經濟增長速度,幫助上億人擺脫貧困,卻也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如今,隨著新常態的到來,龐大的“經濟和社會試驗”正在促成“一次新的醒悟”。
2,“經濟新常態”的判斷已經成為共識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困惑、糾結和適應之后,在今天的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判斷已經成為共識。看起來波動的數據,背后卻隱藏著令人欣慰的亮色、逐漸增加的利好、正在積蓄的能量。經濟增速領先世界主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四分之一,蟬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位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服務業對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這樣的數據表明,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仍然廣闊。
3,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詮釋了歷史新起點上中國發展的新理念。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新常態”的戰略判斷和戰略思維,深刻揭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新趨勢,指向中高速增長、質量效益提高、生態效應改善、可持續性增強、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消除疑慮、保持定力、堅定自信的強大基石。
4,中國經驗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
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變化的今天,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積累起來的經驗,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十三五”時期,不管發展環境、條件、任務有何變化,可以確定的是,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將是保持未來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遵循。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面向經濟新常態,循著發展新思路,“十三五”規劃的根本指向,已然清晰——
1,“發展為了什么”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的發展目的,回答了“發展為了什么”的問題。
2,“實現什么樣的發展”
“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合理的發展路徑,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的問題。
3,“如何以改革促發展”
“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科學的發展思路,回答了“如何以改革促發展”的問題。
4,“如何規范發展”
“必須完善法治體系,加快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有序的發展環境,回答了“如何規范發展”的問題。
5,“發展如何對接世界”
“必須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廣闊的發展視野,回答了“發展如何對接世界”的問題。
6,“發展需要怎樣的政治領導”
“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根本的發展保障,回答了“發展需要怎樣的政治領導”的問題。
7,“十三五”畫卷,將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六個必須”為引領,鋪展開來
“十三五”畫卷,將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六個必須”為引領,鋪展開來。“中國制造2025”推動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制造強國”;“互聯網+”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新技術新概念新業態方興未艾;城鎮化目標激發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激活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走出一條*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十三五”期間,“新四化”的同步鋪展、互動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多元動力、多級支撐,中國將迎來有溫度的發展、有質量的發展、有保障的發展。
8,中國給世界的“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經歷。把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結合起來,把發展的速度和效率與公眾的共享和普惠結合起來,這是“中國道路”對人類發展道路的獨特貢獻。“十三五”是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的歷史征程,新發展模式會更成熟,新思維范式會更成型。這是現代化道路上的“中國選擇”,是中國給世界的“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張老照片,記錄下1992年8月四川廣安火車站的一幕:由于人多車少,準備外出務工的農民們只好從車窗擠上去。
而上周,在*主席訪問英國期間,關于高鐵項目的合作,成為各方關注的一大焦點。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外交”,鐵路可謂中國發展的“三重象征”——滿足了民生需求,促進了經濟增長,更隱喻著“中國號”思而學的不斷自我超越。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中國的發展前后相續,正是這一段又一段的鐵軌,連接成我們前行的歷史。站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匯點上,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軍,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