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年雞年新年對聯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龍騰虎躍 水嘯山吟
春風送福 喜氣臨門
春臨大地 福滿人間
斗星指路 旭日輝春
春風送福 喜氣臨門
百花齊放 萬馬奔騰
春風梳柳 時雨潤苗
鵲傳喜訊 風送佳音
三春放彩 五福生根
春光九十 氣象萬千
龍興華夏 燕舞陽春
春風及第 政策歸心
百花齊放 萬木爭春
開門納福 舉步迎春
上聯:春到紅鬃馬上;下聯:喜臨綠柳門前
上聯:春到江南塞北;下聯:馬騰正氣清風
上聯:大地生香吐艷;下聯:神州躍馬爭春
上聯:飛雪片片凝瑞;下聯:馬蹄聲聲報春
上聯:駿馬秋風薊北;下聯:杏花春雨江南
上聯:留下小龍勝景;下聯:迎來駿馬新春
上聯:日麗風和景艷;下聯:人歡馬叫春新
上聯:尚存金蛇靈氣;下聯:重振龍馬精神
上聯:天馬橫空出世;下聯:臘梅傲雪迎春
上聯:雪片紛紛凝瑞;下聯:馬蹄得得報春
上聯:雪瑞年豐福滿;下聯:人歡馬叫春濃
【拓展閱讀】
春節傳統習俗:門神和對聯
春聯,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云瞻《簪云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后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