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小說讀書筆記【一】
《圍城》是錢鐘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于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這是作者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盡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是捏造的!保罱{《記錢鐘書與〈圍城〉》)
《圍城》里面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句是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边@句話寫出了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悲哀,生活就像是一座城,人們永遠無法逃脫這座城帶來的束縛與磨礪。若人人都糾結于生活這座無形的圍城給我們帶來的寂寞與痛苦,人類社會將停滯不前。我想,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勇氣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接受現實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一味羨慕別人所擁有的事物只會是我們自哀自怨,不思進齲只有勇敢地面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并積極改造它們,使之更完美,生活才有可能有進步。
《圍城》一書中錢鐘書先生以幽默的語調,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生活中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開命運的安排,命運筑起了一堵城墻,若我們把一生都奉獻于沖破這堵城墻上,那人生談何意義?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墻,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于一座圍城之中。我們能做的該做的,就是接受這堵墻,在墻內開展我們的生活,努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讓我們的夢想在墻內綻放光彩,讓墻的另一邊的人都能感受我們的熱情與精彩。這樣,所謂的墻,就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障礙了吧。
圍城小說讀書筆記【二】
《圍城》的直接時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但要理解《圍城》,必須追溯到近代特別是xx戰爭以來,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大炮軍艦之下,被迫地、卻歷史性地開始了與世界的接觸,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與西方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碰撞、沖突以至交匯、融合。這種文化現象在一大批留學生??錢鍾書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上具體地、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義。
作為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鍾書幾乎必然地要從文化上來認識“圍城”的精神困境,從而產生深刻的孤獨感和荒誕感,在全書的結束部分,方鴻漸在經歷了教育、愛情、事業和家庭(婚姻)的失敗后,這樣感嘆: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里的孤寂,熱鬧里的凄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仿佛一個無湊畔的孤島。(第324頁)。
這里已經明顯地引入了存在主義哲學的人生感嘆。但這種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卻是發生在衰微積弱的老大中國與近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劇烈沖突中的,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令人深省的畫面:經過一家外國面包店,廚窗里電燈雪亮,照耀各式糕點。窗外站一個短衣襤褸的老頭子,目不轉睛地看窗里的東西,臂上挽個籃,盛著粗拙的泥娃娃和蠟紙粘的風轉。(第353頁)
還有全書結尾處那只著名的祖傳老鐘,方鴻漸的爸爸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兒子兒媳的寶貝鐘,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很準”的鐘,這會兒已經慢了5個鐘頭的鐘: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第359頁)
有些西方批評家說《圍城》寫了西方文化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也有中國批評家說表現了西方現代文明在中國的失敗,從而證明了資本主義文明不救中國的主題。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錢鍾書似乎并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場,他更著力于嘲諷偽文化人的可笑、可憐和可恥,更多地是要寫出中西文化沖突中的尷尬、窘迫和困境。而從更廣闊的文化意義上來體認,《圍城》更主要的是寫“圍城”困境,其藝術概括和思想意蘊超出了狹隘的個人經驗、民族的界限和時代的分野,體現了作者對整個現代文明、現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結著作者對整個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況和人類的基本根性的歷史反思。
圍城小說讀書筆記【三】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而《圍城》大概就是只屬于那個時代的真實與滄桑,記載著只屬于他們的世事沉浮,但最終只獨留下語言幻化成的空花泡影罷了。
《圍城》是錢鍾書諸多作品中唯一的長篇小說,它以諷刺性的筆調,通過對方鴻漸等一批留學生生存的艱難與愛情的不如意的描寫,揭示了他們從生存到靈魂的全面困窘,同時也諷刺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冷漠和虛偽,鞭撻了知識分子庸俗、懶惰、虛榮等人性的弱點和人心的頹敗。小說以平實的語言,細膩的描寫,獨到的風格,展現了知識分子在婚姻、家庭、事業等諸多方面的圍城心態,給人以深刻的哲學性思考,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它是一部感時局之艱危,傷人生之困厄,嘆人性之缺陷的憂世傷生之作。
初識《圍城》,是聽別人在介紹這本書。有了印象,便去借了這本書來看。我是抱著一種平常心態去讀它的,讀完后只覺得好似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松了一口氣。站在“圍城”的城外,轉了一圈,如一個局外人,冷眼旁觀,但終究還是逃不開它的枷鎖,被其觸動了心靈。“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圍城”就是這樣的吧!讀它的故事,讀它的語言,緩緩翻開書頁,細細品味,深深沉溺其中,想要發現什么,抑或是想找到些什么。我與《圍城》的緣分還在繼續,我看到了心中的“哈姆雷特”,我的“圍城”。
“圍城”是什么?不過是錢老先生筆下的方鴻漸等知識分子在追求和實現自我價值過程中的艱難曲折和每次努力過后的失敗,最終只能一步步向絕望的深淵走去,向一個個圍城里走去。它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現代人孤獨的心靈和一無去處的現實困境。其實“圍城人生”,不過是進城、出城,沖進去、逃出來,周而復始,永無了局。無論怎樣努力地沖進,逃出,最終都是無奈的。人生總有諸多不得意之處,人生終究不可能按照自己原來的意愿行進。所謂的掙扎,所有的矛盾,亦不過是一場困獸之斗,只會有一個結局,逃不了,避不掉,掙不脫,只能是一出悲劇。兒人生最大的悲哀不過是還未開始便已知道結局。
文中的主人公方鴻漸就是這樣的一種悲哀,一出悲劇。我是不大喜歡他的,覺得他太過矛盾。他既善良又迂執,痛恨奸惡之事卻又迂腐得不行;他既正直又軟弱,明辨是非卻不得不屈服于現實;他既不諳世事又玩世不恭,不會耍陰謀詭計卻時刻謹慎。他的性格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一部分較正直的知識分子的困厄和遭遇。他就是那個時代的部分知識分子的縮影,一個時代的悲劇。方鴻漸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來自本性的怯弱。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隨遇而安。他心安理得地接受未來岳父的饋贈去享樂;他沒有能力去反抗父親、去爭取婚姻的自由;他只有在不得已回國前為了虛榮和交差而去買假學位來欺騙家人;他不會為心愛的人放棄一切去追逐縹緲的幸福。他的顧慮太多,面對現實的壓力,情場的失意,事業的危機,他選擇了方鴻漸式的方法??怯弱地躲避、逃離。他也曾經想擺脫一切束縛,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稍诂F實的大山面前,他依舊忍不住后退,內心極度的掙扎下,他無可避免地一步步走進家庭、婚姻和事業的圍城,從一個圍城到另一個圍城中,不可自拔。在家庭的圍城中,他始終逃不開父親的掌控,依父之言許諾娶從小定親的女子;在事業的圍城中,他幾度就職,兜兜轉轉依舊一事無成;在婚姻的圍城中,讓自己陷入孫柔嘉偽裝的柔情中不可自拔。無疑,他是一個讓人既可憐又可恨的人物,我無法容忍他身上的一切人性弱點卻又真實地認識到他是一個真實活著的人。他只是在通往光明前黑暗的犧牲品。這樣一個真切且生動的人物,如此矛盾卻更讓人將這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小人物深深記住。
在《圍城》中,不僅寫了方鴻漸的家庭、愛情和事業,還寫了他與趙辛楣之間深刻的友情。趙辛楣,做為襯托方鴻漸的配角,在我看來是具有其人格魅力的。他是一個有能力有主見的人,相比之下顯得方鴻漸越發懦弱。他對方鴻漸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牽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在方鴻漸的人生中,他是不可或缺的。他與方鴻漸的相識緣于蘇文紈,他最初是將方鴻漸當做情敵對待的。在蘇文紈另嫁他人之后,趙辛楣與方鴻漸在旅途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我是極佩服辛楣的,能二十年如一日地愛著蘇文紈,在徹底失去她之后,仍能坦然面對而不崩潰。他有他自己的靈魂,豪爽而不失儒雅,浮夸又不乏精明。在事業上,他是無可挑剔的,但在愛情上他卻是一敗涂地。試問有幾個人能20年只守護一個人,等著一個人?誰能忍受自己愛的人只是把自己的愛意用做維護她的虛榮上?趙辛楣大概是書中唯一沒有深刻諷刺意味的人物吧!是《圍城》中不可或缺的較之純凈的精神!秶恰愤描寫了各種知識分子的嘴臉:自恃清高,虛偽做作的蘇文紈;工于心計,善于偽裝的孫柔嘉;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高松年;外形木訥內心狡詐的假洋博士韓學愈;混跡學校的舊官僚汪處厚;吹牛拍馬,淺薄猥瑣的小人陸子瀟;宵小之徒李梅亭、顧爾謙等人。
有人說:“在一切語言甚至最普通的言語之中,都有著某種歌唱的韻味,是打開心靈的窗戶。”《圍城》里的語言讓人細細斟酌,也頗有意味。錢老先生筆下的語言,讓人讀過不禁深思,最終只得頷首。如“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痛!焙苷軐W式的話語,讀罷卻覺得很新鮮,既然是忠厚老實人又怎會有惡毒呢?又怎么會帶給人傷痛呢?又如“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里的鳥想飛出去,籠子外的鳥想飛進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永無了局!币粋婚姻的圍城,即使包裹著金漆也掩蓋不了它是一個牢籠的事實!氨粐У某潜,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崩ё〉氖钦l、逃避的是誰?人生就是在這樣一個圍城里,周而復始。誰又能真正逃開圍城,越過高高的城墻呢?在城里城外徘徊的人啊!到底是迷失了自己還是迷失了他人?尋尋覓覓,或許這恰恰就是人生吧!
人在旅途,經歷得多,看得越多,心自然就越透徹。旅途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值得銘記的。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恰到好處的心情,只有恰如其分的旅程! 《圍城》里恰好就有一段旅行,是我最為喜歡的。方鴻漸一行五人由上海到就任學校旅途的經歷讓我記憶猶新。他們走得十分艱難,幾經輾轉才到達目的地。在途中,發生了許多事情:方、趙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路費用完;李梅亭偶遇俏寡婦;行路的艱苦與風霜;生活的困窘等。讀罷這一段,我也不禁為他們艱苦的旅程所打動。其中有一段描寫他們幾人一同擠車的情節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短短幾百字竟將各種各樣的人搭乘公車的各種姿態描繪出來,表現出車子上的人擁擠非常: “乘客們都蜷曲波折,彎成幾何學上有名的角度”?吹竭@樣的語言,讓我不得不佩服錢老的寫作功底。這樣精妙的語言,耐人尋味的文字,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他的文字總有能使畫面再現的本事,總能讓人感到真實的活著的人和物。文中許多形象的描寫都讓人驚嘆不已,明明是很普通的事情,用他的語言說出來就是有不同的韻味,在心底泛起一道道漣漪。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平實樸素真實更能撼動人心。
品讀《圍城》,正如品讀人生。烙下了一個時代的印跡,上演了一個時代光鮮亮麗的悲劇。兩年憂世傷生,衍出《圍城》;幾十年風雨飄搖,它仍生命不老。這就是我眼中、心里的《圍城》吧!
圍城小說讀書筆記【四】
《圍城》是我認為我有史以來讀的最快的一本書了。但,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它的人物性格和很鮮明,它的內容很和我的胃口(可能含有貶義,不知是否有人會罵我早熟之類的),甚至主人公方鴻漸的一些經歷和我頗有相似之處(關于這一點,我會在文章中向大家慢慢道來)。
我一開始,只是把這書當作一本普通的小說來看的,只是為了圖個樂子,也并沒想寫什么讀后感。于是,我迷迷糊糊地,一口氣地讀到了本書的200多頁(全書共有335頁)。這時,我十分納悶??我一般讀小說,200多頁會讀上近半個月.于是,我詫異地頓了頓,把書合了起來。
這時,我看到了本書的題目??《圍城》.我驚呆了。當時,我憑題目感覺《圍城》這本書應是寫一些抗戰時期的事情??"圍城"嗎!即八路軍把日本鬼子圍在一座孤城里無路可逃,被迫投降一類的事。但是,內容和我先前的所思所想根本對不上號。它倒是講了一個上海的青年,出國留學后騙來了個博士學位,回國時候和回國后發生的事情。
我不由得再次不信任地看了看書,并懷疑這書是否印錯了,是不是誤打誤撞地把一個別的作家的什么別的著作給印過來了。但事實證明,書是對的。
我無奈,小憩后,繼續看下去。
我這人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書看到一半,就總想知道結尾。一番內心中的激戰后,良心逐漸敗下陣來,好奇心漸漸占了上風。以是余便翻經至其末,以觀其后果。但,此"后果"使余大失所望??這書的末尾不是結尾,而是什么錢夫人寫的"附錄??記錢鐘書與《圍城》!"
我看了下去,還沒看到一半,便猛地把書合上,萬千的思緒戛然而止,學著趙辛楣罵孫柔嘉的架勢嗔道:"Damn楊絳這個家伙,沒事寫這個干甚!這下可好,文章不用讀了,內容不用捉摸了,我成受害者,冤大頭了!"
但是,冤大頭還是幾乎一口氣地把這本書讀完了??它的內容太精彩了!
從那次經歷后,我終于明白了這大學生的平常生活和艷遇等事件與"圍城"二字有什么關系.
不過,在說"圍城"二字之前,還是先來說說這本書,這對理解有好處。
作者錢鐘書的夫人楊絳說:"這書寫的正是作者本人的故事."也許正是這樣,作者才寫出了本書。
其實,"圍城"所講述的正是主人公方鴻漸(即作者本人)身陷"圍城"的情況。楊絳在寫"錢鐘書與《圍城》"時,曾提到了"方鴻漸結婚后處境如身陷圍城"。
的確,方鴻漸在訂婚前,甚至是婚前,和孫柔嘉的關系還算比較好(不能說是十分親密??也許柔嘉說的沒錯,鴻漸根本就沒真正愛過她).但婚后二人動不動就吵嘴,甚至大打出手,柔嘉也開始吃了她以前說過不會吃的"陳醋"(即蘇文紈與唐曉芙).而且,用人李媽,柔嘉的Auntie,鴻漸家的兩個弟媳和一些其他的人也唯恐天下不亂,幫他們添油加醋.但在最后的爭吵后,二人都以深刻反省,他們雖不可能永遠不吵嘴,但我衷心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收斂,使身陷得狀況好轉一些。
但我認為,主人公身陷圍城的狀態并不光單是這一點就造就了的,也不光單是這一點就造就得了的。
例如,在眾人初到三閭大學時,,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校長高松年的"欺騙",也許這個騙局不是高松年刻意設下的,但這也是身不由己.但,鴻漸認為,這是而且,孫柔嘉也受到了那些"狗男生"的欺負。
于是,我運用我超常的聯想能力后,便想到了我自己.我小學時,我因學習成績頗受大家的好評。但升入初中后,這一切只是"父母在夸孩子的假博士學位"罷了。
于是,我整天擔驚受怕,怕被別人恥笑.但,我的老師,家長對待我就像當時蘇文紈對方鴻漸一樣。不過,我的心里想著玩就像方鴻漸在想唐曉芙。
我于是暗下決心:無論做每件事,都要像鴻漸最初對待唐曉芙一樣對待它們。不知我是否做到了,也不知我是否能做到,但,然我立下了決心,就盡最大力來將它實現吧。
我也知道,任何一件事中,都有一個"孫柔嘉",不管"她"是好是壞,我們都要接受"她"。千萬不要與"她"合不來,過不去,否則,下場是會很慘的。
另外,我身邊還有一點像小說里面的,就是緋聞鬧得很厲害.這一點是我要"批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