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飛島國游記》有感【1】
格列佛又被聘請到“好望號”當船長兼外科醫生。他們在海上漂了十天后,有兩艘賊船盯上了他們。海盜搶了他們的船,只給格列佛一條小船和四天的食物。他坐在小船上拼命地朝著最近的小島劃。最后終于上了岸,他找了幾顆鳥蛋當食物。第二天,他發現了一座飛島,那里的人把他拉了上去。飛島上的人,長得很奇怪:一只眼睛凹進去了,只能朝下看;另一只眼睛凸出來了,只能向上看。他們到哪兒都要帶仆人,沒說一句話,就要用氣囊拍一下嘴巴和耳朵。沒有外力,他們就不能同其他人交談。讀到這里,我覺得這樣真是太痛苦了,幸好我不是這種人。
格列佛在島上雖然說不上受到了他們的虐待,但是他覺得他們不把他當回事,所以他從心眼里討厭這些人。他也很想離開這里。最后他終于回到了家。
讀完了格列佛游記,我覺得他的歷險真是既驚險又奇妙,還交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朋友。我真想和他一起歷險。
格列佛游記飛島國讀后感【2】
一打開《格列佛游記》的目錄,詳盡有趣的內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和許多國外著作一樣,《格列佛游記》也帶著濃郁的異國風情,每一卷都反映著作者生活的時期中英國各方面的狀況。幸好書中有一段譯前序,介紹了一些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對理解書中內容是有所裨益的。而書中應用的反語修辭,更是處處可見。熟練又適當的諷刺,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英國議會和宗教政治的不滿。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都緊密聯系,支持著作者的主要思想。
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船航行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又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當他蘇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細細的繩子捆住了,而周圍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來,他來到了小人國。后來,他又先后見識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喚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 “野胡”、聰明而高貴的“慧?”……
通過主人公格列佛到各個虛擬國度的離奇旅行和種種遭遇,書中諷刺了、批判了英國的內政與外交政策。
主人格列佛每到一個幻想國度,都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待遇,耳聞目睹,無奇不有。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作了十分細致的描寫,使人如聞其聲,仿佛身臨其境。這本18世紀偉大的諷刺小說,想像豐富,構思奇特,尤其在第三部所描述的飛島國,以及飛島國設計師們的許多在現實世界里沒有的發明創造,如語言組合機、永動機、無毛綿羊等,都很大程度地顯示出了作者對今后科學發展的期許和夢想。
《格列佛游記》這部不朽的著作已經問世兩個多世紀了,但仍以其巨大的藝術魅力吸引著無數讀者,并改編成電影、電視連續劇播映。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3】
我有一本書叫《格列佛游記》,書中寫了一個探險家也就是格列佛來到四個有趣的國家。這四個國家分別是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和慧?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人國和巨人國了。
我來介紹一下小人國和巨人國吧,格列佛首先來到了小人國,可是小人國的居民們對他一點也不友好。開始還想把格列佛給殺了呢,還好國王想的比較周到。他想如果把格列佛殺掉可能會發生瘟疫和流感,所以皇帝不想殺格列佛。并且給格列佛每天吃他們國家的500頭羊和200頭牛,還有10桶酒。可以想像格列佛在小人國屬于多么大的人物了。
然后他又來到了巨人國。那里的人們長得非常高大,他們那里的狗等于我們這里的兩頭大象那么大。還有那里的老鼠等于正常一只狗那么大。反正那里東西都很大,有點神奇吧。
接著格列佛又來到了飛島國,那里的人們都長的都很奇怪,飛島國的人要么頭長的向右偏,要么就是向左偏。與我們正常的人都不一樣,那里的人長的夠奇怪吧。
最后他又到了飛島國,飛島國的意思就是會飛的小島。飛島的飛行原理就是兩個巨大吸鐵石互相吸引,夠神奇吧。而且飛島國的學者們和教師們都在用他們的奇思妙想,研究什么無毛羊啊,還有把課本上的內容寫在餅干上讓學生們吃下去,并且三天不許吃飯只許吃面包和水,據說這樣可以把知識全部吸收。辦法不錯吧。
看了這本書讓我也有許多的奇思妙想了……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4】
《格列佛游記》講述的是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馬國等地的經歷。在小人國,萬物的長、寬、高僅有正常尺度的十二分之一。人的身高只有15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一頓飯要吃好幾車食物,這就像童話中的人物一樣,我們在哪里就像大孩子大人,有種成熟的感覺。
而在大人國,一切恰好相反,居民身高18米,麥子也有十多米高,格列佛變成可一個小小的“寵物”。格列佛隨心所欲的搬弄小人國里的人和物,像是搬弄玩具,置身于大人國,卻如幼兒一樣,提心吊膽,無能為力。具有天壤之別,而大孩子般的我們在那里就會很小,像童話中的七個小矮人那樣的感覺。而格列佛到了飛島國和馬國以后,更是一種怪誕景象。格列佛和馬國之間的對話成了對人類社會的無情鞭撻。你給他給他多少錢他就給你出多少力顯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格列佛對英國士兵的解釋是“一個受人雇傭,殺人不眨眼的耶胡,他殺自己的同類越多越好”,這些人是多么的殘忍,讓我們覺得他們真是可恨。由以上看來,童話色彩只是這部小說的表面特征,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是對那些手段殘忍思想敗壞的人尖銳的諷刺。那些可惡的耶胡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滿足的時候……因此我們大多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為了拿到少許工資每天不得不勞動,讓少數人過闊綽的生活。
在我們的事實生存中也有這么的事;有的人因官位高而貪得無厭自個兒過著神仙般的生存讓老百姓遭受痛苦,用權力來威迫另外的人……我想人要有人格不可以貪得無厭,心要透明,甘美純甘心情愿的為別人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