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物發生接洽都是兩邊面的,一方面《愛的藝術》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能量。另一方面看書的人也為看這本書做好了同樣緊張的思想預備。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有關愛的藝術讀后感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愛的藝術讀后感1
讀完了愛的藝術這本書我想領悟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的自我價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對我們的評價。讓我知道了,愛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知識和努力。
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愛是什么?我們真的理解愛,甚至真的在愛嗎?這本書的閱讀,不但有助于我們理解博愛、自愛、父母之愛、性愛、上帝之愛等等,更能幫我們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在于其無償的給予性,無條件性,不論你身處何地,不論你是好是壞,只要你是母親的孩子,你便會得到母愛。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無法用努力去得到,無法創造,也無法控制。在母愛中我們是處于被愛的地位的,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把被愛轉變為去愛,轉變為創造愛。我們要學會愛也需要學會給予,給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滿足,更能使自己歡愉,愛要比被愛更重要,當人們明白這些時,愛才能變成成熟的愛,“我被愛是因為我愛”。
弗洛姆指出:“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是相互依賴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這些態度的集中表現。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夠創造性地發揮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擁有他自己的勞動果實,放棄了獲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戀幻想,并有一種謙恭的態度。這一態度的基礎是他內心的力量,單單這股力量就能使他進行真正的、創造性的勞動。”如果沒有尊重和認識,那么關心和責任心就會變成對愛人的一種控制。在愛情里,尊重和認識非常重要。首先認識自我,自己本身要達到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賴他人;其次,要客觀地正視對方,認識他的獨特個性,并努力使對方成長,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這才是真正的尊重。
有關愛的藝術讀后感2
最近幾天看了《愛的藝術》這本書,感受頗多。書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觀點是愛是一門藝術,需要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同時,愛更多的是給予而不是得到。
當今社會所有人都在渴望愛,許多小說、歌曲都在稱頌愛,但為什么這個世界有這么多為愛煩惱的人。《愛的藝術》中,弗洛姆就說其實絕多數人沒有具備愛的能力,又或者說其實多數人談的是愛的感覺,談的是被愛,通過看這本書知道愛其實是一種能力,可以學習,從哪里學起,主要有三個重要元素,說起來簡單,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個需要學習的能力是給予,你要主動的給予,給予很容易嗎?其實不是,很多人會說,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為很多人的給予都帶有被動,都是因為某個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實是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希望是要有回報的,這本書里講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報,沒有被動、沒有社會壓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壓力促使他主動給予,主動給予是想要分享,我們可以檢查下自己的給予是主動給予,還是被動給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動給予,而是被動給予,說明你的愛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個能力是關懷。書中說到真正的關懷是本身要有勞動力在里面的,平時當我們說,我們好愛自己的家人,卻從來沒見過你關懷、照顧過你的家人。說自己好愛自己的學生,也從來沒見過你關心過你的學生,那只能說明你愛的是家人、學生給你來的感覺,所以,真正的愛中,你要有勞動性的關懷。
最后一個需要學習并具備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愛中必然有尊敬,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這本書就說尊敬其實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實的注視對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對待你,很多的父母以為他們愛孩子,其實他們只是希望他的孩子變成一個他渴望形成的樣子,并沒有如實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會獲得真正的對方。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這是是一本可以輕松閱讀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書”,很慶幸遇見了它,弗洛姆的文筆很流暢,思維很連貫,不是那種嚴肅的說教,也不是牧師般的引導,他不是要教會我們什么,他只是在講述,就好像一個老者在講自己人生中關于愛的那一章節,每個聽眾各取所需即可。
有關愛的藝術讀后感3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是互為陌生的,是自動機器之間的關系,其安全感的基礎就是要想方設法靠攏一群人,在思想、感情和行動中同這一群人保持一致。雖然每個人都努力同別人接近,但實際上都是孤獨的,充滿了不安全感、恐懼感和負罪感。只要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得不到克服,這種感覺就會不斷出現。但我們的文明提供了各種可能性,使人們感覺不到這種孤獨。這首先就是人們每天都重復著千篇一律僵化的機械性工作,這種工作秩序使他們不再自覺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統一的基本要求。但是光靠這個還不行,因此人就通過享受,通過娛樂工業提供的音樂、畫片,以及通過不斷地購買新的物品去減少這種尚未意識到的絕望”??弗洛姆《愛的藝術》。
當個性泯滅、社會趨同化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時;當色厲內荏、空虛與寂寥的陣陣寒流經常侵襲我們心靈已成為不真的事實時;我們再來品讀這些恰如其分、發人深省的經典論述,或許我們每個現代人都會有深厚的感慨與唏噓。因為我們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雙眼,在經濟理性原則的唆使下,我們仿佛變地越發的冷漠。漸漸地,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的財富和權勢雖然達到了及至,但我們的內心卻變地荒蕪。慢慢地,我們發現我們自己游走于心靈的沙漠,在承受一陣陣的痛苦之后最終走向頹廢。于是,我們試圖用欲望上的滿足去驅散心靈的孤寂,但就當自己沉溺于物欲橫流、性欲橫流的享受之時,我們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卻依然如故。
現代人是痛苦的,在華麗的裝飾下遮掩的卻是心靈的空白。所以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是應該奮起、是應該清醒了。如果我們還依舊放縱自我、作踐自我,那生命的樂趣也就淡然無存。如果活著成為了一種負擔、一種受罪,那我們糟蹋的不但是我們自身,而且是賦予我們生命的神明。
但要在一個荒蠻的世界尋找一方心靈的沃土,何其難也!幸好,在《愛的藝術》中,弗洛姆這位天才的思想家以他那深邃而又遼闊的智慧之眼為我們指引了若干方向,不至于使我們在面對偌大的心靈沙漠之時手足無措。
“博愛??一切愛的形式都以博愛為基矗我指的博愛就是對所有的人都有一種責任感,關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博愛的基礎是認識到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同人共有的核心相比,人與人之間在才能、智力和知識上的差別微不足道。要了解這種人共有的核心,必須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在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產生同情的過程中,人開始發展他的博愛。在愛自己的同時,他也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愛那些虛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同情包含著了解和認識的因素”。
讓我們牢記這份勸世囑托、記牢這份醒世宣言吧,從今天開始,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物。當你真正學會了愛的藝術之后,你會發現你不再孤獨、不再寂寞!當你真正品嘗到了生活的樂趣之后,你會發現生活是何等之幸福、生命是何等之偉大!就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吧,用真心去交換一片真情,用愛把這個世界照亮吧!
有關愛的藝術讀后感4
“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們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同共生有機體結合相對立的是成熟的愛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們合二為一。人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沖破人與人之間的高墻并使人與人結合。愛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與世隔絕感,但同時又使人保持對自己的忠誠,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來的面貌。在愛情中出現了兩個生命合為一體,卻依然保持兩體的怪現象。”
“如果兩個人能從自己的生命的本質出發,體驗到通過與自己的一致,與對方結為一體,而不是逃離自我,那么在這樣的基本事實面前,就連和諧、沖突,歡樂和悲傷這樣的東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這是在《愛的藝術》中我最喜歡的段落。這本書對于我這個不屬于心理學領域的人來講,其實讀起來很晦澀難懂,說它對是一本課外書,不如說它是一本心理學領域的專業書籍。經常有種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的感覺。它是好書推薦中的其中一本書,我也非常承認它的經典和價值,只是我覺得我以后還是需要很長時間慢慢領悟和消化其中的內容。
我覺得其中的內容更像是愛的規則。書中提到了博愛、母愛、性愛、自愛、深愛。其實我覺得這些愛中,其他的都沒有那么的復雜,只有愛情,太具有難以掌控性。愛情本來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的結合,可是在現實中往往會涉及兩個家庭,很對夫妻的感覺毀于和其他家庭成員的矛盾,到現在,我對克服這樣的矛盾還是沒有太大的信心,雖然我一直嘗試用愛去避免,但是還是有幾分擔心,或許只有愛是不夠的。
愛情中最應該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獨立性,只有這樣,才不會限制彼此的發展,才不會讓對方有窒息的感覺。
總之,我覺得不管怎么經營,怎么去做,只要兩個人都感覺幸福,那就是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