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于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于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
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魔鏡、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來給席德明信片、會說話的漢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寫著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現實出現的夢中的金十字架、撿到的10元硬幣……接迥而至的奇聞怪事讓蘇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 更離奇……
在一位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人生如星塵
我是在沒有事先對它了解與認識的情況下開始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我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個全新的世界,哲學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蘇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論語》這樣以平時生活的素材來給人哲學領悟的書,它是通過介紹西方哲學史的發展來一步步使人認識哲學,從中學習哲學。而對于像我一樣什么都不懂的讀者來說,我從讀這本書開始就同蘇菲一起上起了哲學課。從“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看似很普通卻讓人深思的兩個簡短而奇怪的問題開始,跟著“神秘老師”開始了我的“哲學之旅”探索之路。
記得原本我印象中的哲學是那么的深奧,那么的遙不可及,好像并非生活中必需的知識而是在象牙塔頂端的學者才有權研究的學術。然而看完此書,我的觀點改變了。應該說,生活之中哲學似乎無處不在。而我內心中模糊不定的哲學的定義一下子也變得清晰起來。在我的理解里,哲學就是關心、探索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應該去思考的。同時我們逐漸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生命觀的過程,也可以是看作對于哲學的思考。這又回到了那兩個哲學性的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兩個問題過于瘋狂,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來就存在的”。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對嗎?事實上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
為什么有很多人覺得哲學是不切實際的呢?為什么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學性的問題呢?我想,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對這個他們生活的世界習以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說到這讓我想到作者一個用的很好的比喻:這個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當然這只兔子極其龐大。我們每個人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大家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個完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順著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深處盡情享樂。當大人們的心靈逐漸習慣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規則,當他們不再有想孩子一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樣看到什么都覺得好奇,覺得所有的東西都那么不可思議而又理所當然,當他們過慣了喧囂吵鬧、
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便不再去追求那與他們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學,便不愿離開溫暖舒適的兔毛深處,不愿像哲學家一樣盡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這樣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們都不會再去思考像“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了。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是否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也許很多人的答案是:掙錢養家,這是非常重要,可能有部分虛偽的人回答是學習最重要,但這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說過,可能你今天晚上躺下來,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來了。把“終將有一天會死亡”作為前提,從自身的良心出發,捂著胸口告訴我,對你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你是否會認為享受生活很重要,認為保持快樂很重要,認為處理好人際關系很重要,認為及時表達你的愛很重要?所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
讀了這本書后,我想我對了哲學有了新的認識與頓悟,但也有許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令我驚奇的是,才將近15歲的蘇菲可以理解明白她那位哲學老師艾伯特所說的。因為許多地方我沒法一下子明白,或許是地域性文化的差別,我在那位哲學老師艾伯特解說的哲學史中有些費解。但我想我還會在第二遍、第三遍的閱讀中理解它們的。就像艾伯特說的:“哲學便是教會人們思考,教會人們怎樣面對生活,怎樣生活的更好。”我想很多問題雖然不能得到答案我們還可以思考,很多事情雖然不能達到目的我們還有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