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借口》讀后感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于跨出學堂走上就業崗位的成年人而言,是繼續補充能量,吸收營養的過程。讀完施偉德著的《沒有任何借口》,使我感受良多,受益匪淺。在求學時,有一本書曾助我成功邁進了大學的殿堂,這本書是《細節決定成敗》,至今也是我工作的座右銘。余世維的《贏在執行力》系列講座,教會了我很多企業或團隊管理知識和理念!稕]有任何借口》教會我"多為成功找方法,別為失敗找理由"!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事業不可能一步邁向成功,當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我們是強調困難,知難而退?還是理性分析,迎難而上?失敗的理由千萬個,成功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沒有任何借口》告誡我們:不要找任何借口,借口是懦弱的表現。不能否認,每一個人都喜歡找借口、找理由,因為借口、理由能使我們聊以自慰,心安理得,能讓我們看起來更加完美。它可以為我們的行為、責任進行開脫,可是這些借口、理由的背后是什么呢?這些借口、理由真能站住腳么?環境是客觀的,困難是現實的,挫折不可避免,這些我們都無法改變,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改造我們自己,努力適應環境,把自己變得強大。消極埋怨,為失敗尋找借口,為退縮尋找理由,只會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膽小,越來越無能,越來越脆弱。在多年的施工管理中,我遇到過形形色色喜歡找理由找借口的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我意識特別強,強調客觀。工作上有什么過錯,首先想到的是尋找開脫的借口。我也曾總結,那些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工作質量比較差的員工,找他談話時,總是有一大堆理由。而思想上進,工作質量比較高的員工,都能把每次任務、每個崗位當做進步的階梯,偶爾的失誤,他都會認真吸取教訓,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在不斷的吸收和改進中,獲得長足的進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不斷吸收營養,才會越來越強大;而借口是吞噬機能,阻止營養吸收的病魔,會讓你越來越柔弱,停滯不前,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借口是滋生惰性的溫床,它讓人心安理得的沉迷現狀,接受失敗,逃避責任,回避困難。比如我們在做事情時,常常抱怨一些客觀條件,諸如時間太緊,事情太多等等,喜歡找一些推遲、推卸的理由。遇到了困難,想退縮時,便尋找諸如沒干過、沒經驗等借口,想臨陣脫逃。有些人抱怨生活回報太低,工薪太少,晉升太慢,領導不重視,工作陷入隨波逐流、消極應付等等。其實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惟一好處就是為自己開脫,安慰自己。(m.mrnum.Com)但這種自我開脫、安慰是致命的,它讓我們對現存的狀況雖然心懷不滿卻又無動于衷、萎縮不前。它會給我們一種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觀條件造成的困難,只能無賴被動地承受這些困難。在這種暗示的引導下,我們就不會再去思考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方法,哪怕有時候可能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下思維角度或工作方法就可以輕易的達到勝利的彼岸。在借口的溫床下,不僅困難得不到解決,我們更多的是失去了在克服困難過程中增長才干,贏得尊重,取得信任,成長進步的機會。而尋找借口就是對所做事情的拖延和放棄,這樣會使我們失去別人的信任,包括上司、同事和朋友,也會使自己失去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和信心,不敢正視自己的弱點,更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逐漸失去追求上進的勇氣。可見借口的危害是無比巨大的,它會在不經意間慢慢的蠶食掉我們的誠實和自信、我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們的責任感和危機意識,從個體到群體擊潰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所以對待"借口"我們的態度應當是堅決的摒棄。如果沒有事業的危機感,沒有執著的敬業精神,沒有堅持不懈的責任感,沒有誠實服從的態度,我們只會在抱怨中尋找借口,只能在頹喪的心境中因循守舊、滯步不前,最終走向失敗。
剛進公司時,我也曾迷茫過,甚至一度閃現過畏難、退縮的念頭,因為融入陌生的城市,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難,需要迎接太多的挑戰,生活必須重新安排,同事需要重新結交認識,工作需要重新起步,一切似乎重新回歸到原點。讀了《沒有任何借口》,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告誡我不要畏難退縮,困難不是退縮的理由,要把困難看成挑戰,要多看新生活中的亮點、新工作中的機遇。其實,一切重新開始未嘗不是好事,我有10多年的施工經驗作為基礎,如果以謙虛謹慎的心態,從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不但能很快進入工作角色,而且能順勢打好基礎,學到更多的管理知識和工作經驗,對系統的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工作質量是很有助益的。面對困難,畏難情緒要不得,急躁冒進同樣不可取,因為困難是客觀的,不可逾越。越是在困難面前,越應理性分析,既要分析事情的不利面,也要把握有利的條件。理性深層次分析不利因素,有助于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和克服;把握有利條件,能發揮優勢克服當前的困難。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壓力與機遇并存!稕]有任何借口》啟發我今后在工作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想盡辦法去完成,而不是畏難和退縮,不但要迎難而上,而且要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堅強的毅力和必勝的信念。要學會適應壓力,并把壓力變成動力,鼓舞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不斷激發自己的內在價值和潛能,努力為國家的地鐵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