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讀后感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老師我很幸福也很苦惱。伴隨著孩子們年級一點點升高,一點點長大我越來越覺得在與他們的交流溝通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偸菨M腔熱忱的為他們好,可是有時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你,接受你。不能被接受與理解的愛就不是愛。我開始努力的尋找方法,尋找出路。這時候《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吸引了我!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的主旨非常明確,就是講與孩子如何實現真正有效的溝通。主要是寫給父母的,對我們老師也同樣適用。這本書提出了這樣的命題:愛是需要技巧的。只擁有愛是不夠的,只掌握大量的知識也是不夠的,自以為有了愛和知識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實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長。正如我的感慨,不能被接受的愛是沒有意義的。技巧與知識是兩回事。就好像一位醫生,僅有對患者的愛心和豐富的醫學知識是不夠的,你必須還能做到拿起手術刀為患者做手術,誰都知道那是非常危險的事。但這一步才是治愈病人的關鍵。作為父母老師我們應該在擁有愛和知識的同時掌握傳播基于愛的技巧與方法。不至于胡亂揮舞手中的刀,給孩子造成傷害。
忘記是哪一本書中講的,“好的關系勝過好的教育”,反過來說,沒有好的關系就不會有好的教育。孩子要想真正的成長需要的是他內部的需要的動力。別人加在他身上的是壓力,他自己產生的才是動力。有一個比喻非常好!半u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焙⒆右彩侨绱。如果你從外面打破他,他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你有方法讓他自己從內部打破,那么他就是一個重生的生命。好的教育是激發他的動力,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壓力。而激發動力的前提是我們的家長老師一定要掌握溝通的技巧與方法。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寫的是如何實現與孩子真正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在書的第一章中提到,溝通過程中:我們要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反應,而不是針對其行為。文章中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九歲的男孩,怒氣沖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級本來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親總是說一些讓事情變得更遭的話:“天氣不好,哭是沒有用的。以后會有玩的時候。又不是我讓它下雨的,你為什么要沖我發火?”今天這位父親采取了另一種方法。他想:我的兒子對錯過野餐反應很強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氣向我表現他的失望,我可以幫助他,只要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對兒子說:“你看上去很失望。”“我當然很失望!薄澳阋呀洔蕚浜昧艘磺,該死的卻下雨了!薄笆茄!”
而對于父親的反應孩子通過理性的思考后說:不過,可以以后出去玩。孩子的怒氣消除了,接下來父子之間的對話就變得有意義了。當孩子處于強烈的情感中,他們聽不進任何人的話,他們不會接受任何安慰,也無法接受任何建設性的批評,他們希望我們能理解他們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
還有一個八歲的孩子,一天回家吃午飯時生氣的說:我不要回學校了。她媽媽沒有跟她長篇大論的講“小孩子一定要上學,不應該發脾氣這樣的話。而是理解的說:“你看上去很煩,能告訴我怎么了嗎?”“老師把我的卷子撕了,我那么努力地答題,她居然只看了一眼就撕了!眿寢屨f:“沒有得到你的允許嗎?怪不得你這么生氣呢!”這位媽媽沒有發表任何評論,也沒有提出任何疑問,她知道想幫助女兒消除怒氣,就必須帶著理解和同情跟她說話。糾正他們的行為前,(szftgk.com)一定要先處理他們的情緒問題。否則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被理解接受的。甚至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作為教師和父母,我們都深有感觸:當我們發怒時,我們的行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人在發怒時的智商為零。我們大怒大喊大叫。然而當這一切結束時,我們會感到自責內疚,我們鄭重地在心中決定,以后絕不能重復這樣的行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再去感染他們教育他們。我們處理情緒激動的學生時往往這樣:冷處理,把他放一邊,或是馬上強制他不準發火。我們不妨說一些理解他的話,“這件事的確讓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難受吧!”我想這些理解的話,立即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會為我們的教育排除很多障礙。
這是從一位老師那讀到的一句話,很受鼓舞:教育內在于一個人文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教育的方向和效果更多地取決于我們的信念和期待。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的老師就像是陽光充足的肥沃田野,落入這田野的種子,不但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也能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