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上課記讀后感
曾麗
讀了王小妮老師的作品《上課記》,我很受觸動。心里想到很多,很雜亂,無從說起。
這本書只是記錄了幾年間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很客觀的記錄,沒有任何主觀評論。但是就從這些平實的記錄里,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很多東西:年輕學子心靈的真誠、純凈,他們的夢想,迷茫,對未來的茫然……還有王小妮老師對學生深切的關懷,對每個學生背后的家庭都保持著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以及她對教育現實的思索和擔憂!
書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作者與學生之間關于“好文章”的觀念上的沖突。王小妮老師寫道:“敬業”的中學語文教師都要求學生們儲備一些“好詞好句”,萬用的。……我提示他們不要展示所謂文采,直接說出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原本的感覺。我真懷疑他們還有沒有“原本”的感覺,十二年的語文教育把這些感覺給徹底毀滅掉了?然而很多學生卻很疑惑,甚至是質疑:沒有好詞好句的文章能算是好文章嗎?那不是成了流水賬嗎?可見,多年的應試教育真的讓孩子的思想都模式化了。這讓我想起了不知從哪里看到過的一句話,一句評價我們的教育的話——我本是一只蝴蝶,你減掉了我的翅膀,還埋怨我沒有兔子跑得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一直自認為是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可是,我現在卻深深的懷疑,我是不是也在參與著這個“剪翅膀”的行動。我們不管孩子的志趣是什么,特長是什么,都規定他們必須要達到語文課、數學課上的要求,否則就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遍又一遍地讓他們練習,直到他們都達到要求為止,才覺得自己的責任盡到了,任務完成了。仔細想來,(szftgk.com)我們真的是像工廠的流水線加工產品一樣在進行教學。相信天性愛玩的孩子們都是很厭煩這種學習模式的,但是他們沒有選擇,我們也沒有選擇,因為我們有所謂的“質量”指標。這一點上,我很羨慕王小妮老師奉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學觀點和行事原則,也真希望自己能做到!就像書中說的,“一個人的力量渺小,卻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
我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真正地關心、愛護學生,從心靈上去引領他們,就像書中說的,我們的孩子“不是中國古人在詩詞里空泛贊頌的蓮花,沒理由要求我們的孩子們身上不沾污穢,但是,發現了再微小的純凈,也一定要講出來,說給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并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一定要當精英,當偉人,我們更多的人是要做一個平凡的好人,這也是我們社會更需要的。你努力,我努力,大家一起努力,也許現在這樣讓人失望的教育現狀就會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