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是否善于狠抓落實,把工作部署落到實處、干出成效,是衡量領導干部作風、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個人落實落實再落實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個人落實落實再落實心得體會1】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1+17”精準扶貧方案圍繞基礎設施、產業培育、生態環境、科教文衛、考核機制等方面內容,提出一攬子政策框架;所涉及的每一項重點工作,都有明確的具體目標、著力重點、措施辦法、責任主體、完成時限和考核標準。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最大限度運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就在于落實。只有發揚釘釘子精神,在狠抓落實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積極作為、有力作為,才能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
要努力在“抓細”上下功夫。精準扶貧涉及的工作很多,從“模糊”到“清晰”,貧困之癥要弄清,靶向治療要瞄準;由“漫灌”到“滴灌”,扶貧方式要創新,脫貧措施要精細;變“雨過地皮濕”為“水滴石穿”,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任務,重點就在精準,關鍵就是“抓細”。在扶貧對象上,做到底數清、問題清、任務清、對策清、責任清;在扶貧內容上,著力破解基礎設施、富民產業等主要的瓶頸制約;在扶貧方式上,探索完善扶貧開發機制,準確對接貧困村、貧困群眾的實際情況;在扶貧考評上,將減貧人口、增收情況、公共服務等重點指標,科學納入考核范圍。
要努力在“抓實”上下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最終要看實效,來不得半點虛功、容不得半點水分。著眼于“實”、用力于“實”,關鍵在于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強化考評、全面督查。要落實好目標責任機制,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層層傳導、級級加壓。要落實好駐村幫扶機制,確保幫扶干部潛下身心、扎根農村,切實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要落實好正向激勵機制,嚴格執行“逢提必下”制度,充分調動各級干部參與扶貧的主動性、積極性。要落實好懲戒約束機制,動真碰硬、嚴格問責,確保精準扶貧的各項任務措施執行到位。
要努力在“抓深”上下功夫。隨著精準扶貧的不斷深入,體制瓶頸、機制障礙和深層次矛盾會越來越多。順利趟過“深水區”,必須從“抓深”上想辦法,發揮改革對扶貧開發的牽引作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優先考慮扶貧,把扶貧領域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優先研究、優先部署、優先實施。要在制定改革舉措中重點傾斜扶貧,各部門、各行業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應切實體現對扶貧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在體制機制改革中有效服務扶貧,針對“1+17”精準扶貧方案提出的一些原則性、目標性要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研究出臺改革性舉措,各地在政策范圍內,也要大膽實踐、探索改革與扶貧相融合的好經驗、好模式。
“為政貴在行”。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檢驗我們的行動、考驗我們的能力。圍繞“1+17”精準扶貧方案的實施,各地各部門要不斷強化抓落實的自覺、不斷提高抓落實的能力,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做細、做實、做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個人落實落實再落實心得體會2】
政府工作要落實落實再落實!
抓落實,不只是工作方法問題,也是牽動全局工作的指導思想問題。抓落實抓得如何,關系到黨中央和自治區的大政方針、決策部署能否迅速有效地貫徹落實,關系到整個新疆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幸福。這也是為什么張春賢書記反復強調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實”的原因所在。
那么,我們要落實什么?張春賢書記概括為“一個引領”“三管齊下”。“一個引領”就是1月2日自治區黨委中心組集體學習,強調善學習、講法治、比團結、抓落實、重效果,新年要有新氣象、新年要有新變化、新年要有新開端;“三管齊下”就是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相繼召開自治區黨委經濟工作會議、穩定工作會議、“訪惠聚”活動總結表彰動員會議,對有關工作及早進行安排。剛剛閉幕的自治區兩會,對各項工作作了全面系統的安排。如今,面對這一項項鼓舞人心的科學決策和發展部署,如何把各項工作計劃、任務和舉措落到實處,產生效益,產生成果,是目前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
實踐表明,許多政策一經落地,就會帶來巨大變化。但現實中,我們也看到這樣的現象:同樣的基礎條件,同樣的宏觀環境,同樣的部署要求,發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效卻大不一樣。究其原因,說到底是抓落實的力度和程度不同。因此,一事一事、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地抓落實,要成為我們緊緊扭住的重中之重。
明確責任,細化措施是抓好落實的基礎。落實一定要具體抓、抓具體。一具體就能深入,一具體就能落實,一具體就能突破。工作舉措越細化越便于落實。古人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抓落實的過程也是一個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的過程。從細處入手,落實才會日見成效。各級各地要緊密結合實際,將目標任務細化量化,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的工作格局,堅決杜絕坐而論道、只說不干或者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不良現象。
變化變革、務實求效是抓好落實的關鍵。各級領導干部決不能只做“二傳手”或者“傳聲筒”,必須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針對具體問題開展工作,靈活調整發展策略。同時,要通過創新政績評價體系,努力營造比干勁、比實效的工作局面。讓干實事、求實效蔚然成風;讓一心干事的人“不吃虧”,鼓勵干部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大膽地干。干部能干、肯干、善干,干得卓有成效,必將極大地激勵身邊的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奮斗,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深入基層、依靠群眾是抓好落實的根本。人民群眾有著無窮的創造力,離開群眾的真心擁護、全力支持、積極參與,落實工作部署都是空談。新疆這么大,區域發展不平衡,各地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怎么辦?這就需要我們積極走好群眾路線,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知道如何把頂層設計的大政方針與維護群眾利益、推動社會進步結合好、實現好。只會談中央決策的宏觀,不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微觀,講話再漂亮,表態再認真,也是沒有用的。我們抓落實,就不能只會講漂亮話,還要會干漂亮事,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凝聚共識,形成合力,讓人民群眾滿意,讓黨中央放心。
撕破嗓子喊不如甩開膀子干。今年是新疆發展進程中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我們只有思想上追求落實、行動上堅持落實,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才能在行動中把握發展機遇、破解改革難題,為建設美麗新疆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