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的大學生團員一學一做學習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團員一學一做學習心得1】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支配和左右人們活動的精神動力。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確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證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
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今的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越來越圍繞人才和知識競爭展開。以人才培養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培植和發展知識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大學生是擁有現代科學知識的人才群體,在未來經濟發展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比較系統地掌握了某一方面或某一領域的現代專門科學知識,是未來知識和科技創新的主體;而且擁有較系統的現代管理科學知識,畢業后將成為各部門或單位的骨干。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極端重要性。
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當務之急。大學生正處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躍,自尊意識突出,成才愿望強烈。當前,雖然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發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蝕著大學生的心靈。高度重視各種消極因素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輸,用共產主義理想統一思想認識,已是當務之急。
應當看到,近年來一些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現問題,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與一些地方、部門和學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辦法不多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門和學校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境,不能形成全社會關心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學校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不強,與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結合不緊,哲學社會科學的教材和教學內容滯后,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尤其是受應試教育影響,一些大學生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態度問題上采取實用主義態度。往往只是把理論學習的目的定位于拿文憑或考研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未能牢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社會生活環境日趨復雜。當今時代,是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社會環境復雜多變。改革開放在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腐朽、消極的東西,使我們的社會呈現出多種思想觀念并存的局面;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變革、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變革中,我國社會經濟成分、利益分配、組織形式、就業方式以及人們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時代給“黃、賭、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極的、腐朽的、落后的東西沉渣泛起。這種社會生活環境前所未有的復雜性,使人們對現實政策的評判、對社會與個人前途的期望發生巨大變化。大學生是一個容易為外界感染的群體,對市場經濟的種種負面作用“免疫力”不強,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蝕。
獨生子女性格特點獨特。當前,我國在校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在過多家庭照顧下長大的,有很強的優越感,缺乏人際交往的訓練和艱苦環境的磨練。獨生子女獨特的生活環境使當代大學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個中心”、“兩個矛盾”、“三個壓力”。一個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為中心;兩個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與現實實現率低的矛盾,對環境高要求與自身低奉獻的矛盾;三個壓力就是學習、生活、就業壓力。尤其是生活壓力,除了部分特困生外,主要體現為一些長期養尊處優的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面對挫折和新環境自我調節能力不強。這就使得原來比較直接的“理想目標”教育,對這代大學生難以發揮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努力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要在回答熱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對各種問題尤其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興趣濃厚。要增強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須回答好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提高他們學理論、用理論的興趣。其次,要在滿足成長需求上下功夫。當代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個性培養和自我設計,越來越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此,必須熱切關注大學生成長中的困惑,滿足他們成長中對理想信念的需求。要在將大道理講透的同時,將小道理講深,讓他們切實認識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輩子受益,從而增強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再次,要在營造氛圍上下功夫。當前,由于信息更加公開,傳播更加快捷,發泄情感的方式更加直白,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更加容易捕捉,思想脈搏也更加容易把握;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加強,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也提供了新的課題。
【大學生團員一學一做學習心得2】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理想信念問題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命脈,是安身立命之本,是精神之“鈣”,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在治黨治國治軍的宏偉思想體系中,理想信念始終是一項具有根本性、戰略性、長遠性的重大命題。
這些論述,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問題導向性。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對“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一問題,很多人都在琢磨如何走捷徑、跑快車道,早日成為“高富帥”“白富美”,選擇為崇高理想、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越來越不常見。青年時期是理想信念的培育期、成長期,學關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論述,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關鍵在于“四重”。
一、重在科學理論的武裝
指出,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但也不會自發產生,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
大學生思想活躍,但也容易受各種思潮、觀點所影響,今天覺得這個觀點有新意,明天又認為那個思潮有道理,在理論上容易成為“墻頭草”。在學習理論時,常常面臨這種尷尬:理論學了一籮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卻用不上,理論與實踐“兩張皮”,就像網友講的“理論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另一方面,西方一些理論極具沖擊力和迷惑性,常常使人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這些問題之所以產生,關鍵在于理論武裝功夫不到家,掌握理論不夠徹底。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告誡青年同志,“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這“三個建立”,既深刻揭示了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與寄情上帝、托付來世的西方宗教信仰的本質區別,也為青年強化理論學習、樹立遠大理想指明了正確路徑。
所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就是要深入學,搞清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與之間的邏輯關系,搞清楚、制度和理論體系之間的邏輯關系,搞清楚與蘇聯僵化的、西方新自由主義、歐洲民主之間的本質區別,進而看清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悲劇,看清烏克蘭危機背后的意識形態紛爭,看清世界大多數國家搞資本主義仍然擺脫不了貧窮動亂的現實,看清西方資本主義強國不甘中國崛起、弱我遏我分化我的不良用心,看清中國用幾十年走完西方幾百年現代化進程的偉大成就,從而在內心深處真正認同,真正理解是科學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所謂“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就是要深入學習研究黨史、國史、人類社會發展史,把歷史作為理想信念最好的營養劑,正確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看清浩浩蕩蕩的歷史大勢,知道“歷史是怎樣走過來,又將怎樣走下去”,做到既不犯歷史激進主義的急躁病,也不犯歷史虛無主義的幼稚病。
所謂“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就是要運用好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加強調查研究,正確認識“四個沒有變”,即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總態勢和基本面沒有變,從而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
恩格斯說,當我們擁有了(馬克思主義)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就能夠把現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覽無遺,就像一個觀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巔觀察下面的山景那樣。對于大學生來說,有了科學理論的武裝,就能在變化的世界面前、在激蕩的思潮面前、在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前,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吹盡狂沙始到金,敵對勢力的種種說法、西方的各式招魂術,對我們也就沒有什么“魔力”了。
二、重在高尚品格的涵養
理想信念是高尚品格的精神內核,高尚品格是崇高信仰的人性化具體化。如果說理想信念決定一個人精神的“硬度”,那么高尚品格則決定一個人境界的“高度”。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正氣。”講:“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這里的“正氣”“大德”,就是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對大學生來說,涵養兩種品格至關重要。
一是要涵養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千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始終把家與國看成一個整體,把個體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把國家和民族的夢想當作自身的夢想。這也是中國夢和美國夢最大的區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位卑未敢忘憂國,位卑未敢忘憂黨。大學生就應該有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有那種“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生命熱情。
二是要涵養責任重于泰山的擔當精神。特別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上世紀初的中國,風雨飄搖,前路渺茫,湘江邊上,青年毛澤東慷慨誓言:“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正是這樣一種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凝聚起了改變中國命運的強大力量。當前,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要時刻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贏得這場斗爭,需要青年一代秉承“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忠義、“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血性和“一聞戰鼓意氣生”的氣魄。
三、重在艱苦環境的磨礪
樹立理想不易,堅守理想更不易。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修成正果,不僅是因為降妖伏魔本事大,更由于歷經八十一難而不停步、不回頭、不放棄,信仰堅定、意志堅強,惡魔、死亡不足以懼,財寶、美色不足以誘。一個人要成為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真正純潔的共產黨員是極其不易的,也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
講,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理想信念的確立,最終要在實踐的磨刀石上磨一磨;主觀世界改造得怎么樣,最終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具體實踐中驗一驗。1969年,青年*從北京到陜北的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給了他很大鍛煉。他在《我的上山下鄉經歷》一文中寫道:“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而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想到在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戰的勇氣,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處變不驚,克難而進。”
對今天的大學生來說,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磨煉,就是做到:一要勇為,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在改革開放和的大熔爐中,在社會、群眾實踐的大學校里,在經濟社會形勢復雜、矛盾突出的地方,經風雨、見世面,受鍛煉、長才干,用群眾實踐的營養去滋潤和支撐我們的理想。二要實干,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完成每一份功課、做好每一項工作。鄧小平同志說過,“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深刻指出了實干與信仰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
四、重在批判方式的自省
講,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并告誡青年“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理想信念的堅守,需要這種批判式的自省??在靈魂深處時常拷問自己:信念上有沒有出現“洼地”,精神上有沒有政治微生物的入侵,學習和工作上有沒有消極懈怠?
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審視一些腐敗干部的落馬軌跡,不難發現,“理想信念的滑坡”有兩個共同的規律:其一,都是從小節開始,沒有防微杜漸,思想上的小疙瘩演變成現實中的大跟頭;其二,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喪失了信仰的高地。
古人反省自己,是有參照系的??“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當代青年大學生反省自己的標準和參照系是什么呢?那就是講的“四個能否”??“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這“四個能否”就是我們青年大學生“三省吾身”的一把標尺。要時刻注意用“四個能否”來問一問自己,用身邊老師和同學的善意提醒來“除一除灰塵”,以“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精神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說,“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我們這一代青年大學生,正趕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好時代,只要胸懷最高理想、堅定理想信念,立定腳跟、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拼搏進取、勤奮有為,就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寫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人生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