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承載著百姓的寄托和希望,肩負著歷史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帶著各自的議案,從全國各地奔赴北京,齊聚一堂。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網為大家整理的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1】
“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全國各行各業的“兩會”代表齊聚北京,代表們帶著人民的殷切期盼,代表人民把有關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一些社會問題提交“兩會”討論。
我作為一個當代的教師,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不僅應該關注兩會,更應該時刻關心時局。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積極的認真收聽、收看“兩會”相關報道,借此機會談談對“兩會”的感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實事求是地總結了5年的工作,并提出了的主要任務,提到的問題都是事關改革和發展大局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的應對措施可操作性很強,充分反映了全國人民的發展需求,說出了廣大群眾所關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主席在參與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討論時強調,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鼓勵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斗。
通過對兩會報告和新華社等媒體對兩會報告解讀的學習,我認識到中國夢之于當今中國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奮力開拓改革發展新局面,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激蕩著13億人的新期盼。這樣的時代背景,使得這次會議承載著更大的期待。
2017年是全面落實十八屆五中四中全會的關鍵之年,更是我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新起點。我們必須以百倍的信心和千倍努力來踐行誓言,實現夢想。我認識到,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著發展方式的轉變、改革深水區的挑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向高科技領域發展勢在必行。科技的發展靠國家投入資金和政策支持,更要靠全體科教人員的團結努力和共同奮斗。
總的來說,我們通過學習兩會精神,了解國際國內形勢,站對立場,能明辨是非,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對我們教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實踐兩會精神,我會自覺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積極發揮好黨員的帶頭作用。為實現中國夢做出積極的貢獻。
2017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2】
民有所呼,“會”有所應。如何破解民生困難,人們期待從兩會找到答案
從兩會受到關注,我們看到了民主的熱度,也看到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巨大協力
201X年全國兩會的大幕已經開啟。兩會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履職的舞臺,也是億萬群眾論政的平臺。
兩會年年開,熱度逐年漲。兩會話題在開幕前已成社會熱門,參與網上兩會調查和討論的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報道兩會的記者人數已經超過本屆全國人大代表總人數。兩會,為何如此令人關注?
關注源于兩會議題緊扣兩會。無論是總結過去一年還是布局新的一年,無論是回顧“十一五”還是謀劃“十二五”,在兩會議題中,“民生”二字的分量越來越重。“期待物價不再漲”,“期待住房有保障”,“期待就業更充分”,“期待上學不再難”,“期待分配更公道”……民有所呼,“會”有所應。如何破解民生困難,人們期待從兩會找到答案。
關注源于政府對民意的尊重。從邀請基層群眾走進中南海為政府工作報告提意見建議,到“十二五”規劃建議全文向社會公布;從人大立法充分吸收社情民意,到政府決策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對民意的尊重已經體現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正是出于對民意的尊重,才使得人民大會堂里的每一項表決,都凝聚著億萬群眾的熱情和聰明。
關注源于兩會日益透明開放。現場直播、團組開放、在線訪談……透明開放的兩會讓群眾同步把握會議動態,將兩會會場從人民大會堂延伸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會內代表委員認真履職,會外人民群眾積極建言,會場內外形成良性互動。兩會大門向公眾敞開,<蓮山課>激發著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熱情,推動著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進步。
關注源于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辦成一系列大事,辦好一系列喜事,辦妥一系列難事,在災難中挺立起不屈的中國,在危機中挺立起強大的中國,在輝煌中挺立起清醒的中國,黨和政府的出色表現不僅贏得世界的贊嘆,更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這種信任,不僅促進著人們對兩會的持續關注,更匯聚成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推進的強大動力。
關注源于對美好未來的信心。當前,盡管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題目依然突出,但是,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行動中,從著力解決民生題目的努力中,人們依然對未來布滿信心。這份信心,既體現在對黨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解決復雜題目的能力布滿信心,更體現在對發展道路光明遠景布滿信心。
從兩會受到關注,我們看到了民主的熱度,也看到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巨大協力。這份熱度,必將催生春暖花開的中國;這份協力,必將創造撼動世界的奇跡。
2017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3】
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兩會”在這春意盎然的三月拉開了帷幕。作為一名研究生,擔負著國家未來復興的重任,我們有必要也必須了解“兩會”精神。通過兩會的學習,我們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也能對國家動態有所了解。
在今年“兩會”上我們可以發現,代表委員的提案和建議,與公眾的關注點吻合,令民眾感受到一個活躍生動的政治時刻的到來。有了民意的冀望,民智的聚集,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最大的動力來源和憑借。
惠民生方能順民心,順民心方能聚民力。從根本和長遠來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絕不亞于保持經濟增長。而“兩會”不斷的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正是把民力變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持久動力。
當下,中國社會正值轉型期,矛盾和難點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公眾權利意識不斷提升、利益訴求趨于多元化。在這樣大的環境下,為政既需要體察多種利益訴求存在的客觀性,更需要恰當鑒別不同訴求和矛盾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適當入口,通過切中肯綮的施政,理順不同的利益關系,減少不合理的失衡,盡可能地養育共贏、共濟、共生的社會和經濟生態。
作為新世紀的研究生更應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多參加社會實踐,努力多元化發展,務實的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服務于社會,為我們社會祖國事業貢獻自己綿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