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專題研討心得體會1】
為政之道,行治修制。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有堅強的制度作保證,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始終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出臺了一系列管黨治黨的制度規范,為全黨同志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劃出了硬杠杠,設置了高壓線,提出了嚴要求。但是,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隨著形勢的變化,黨內制度建設需要不斷加強。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修改完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并提出貫徹落實的有關要求,為十八屆六中全會定調,為全面從嚴治黨助力,必將引領黨員干部講政治受監督守規矩成為常態。
旗幟鮮明講政治。歷史經驗表明,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這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始終具有戰斗力、凝聚力、執行力的必然選擇。無論哪一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始終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增強組織紀律性,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著力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著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著力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嚴肅認真、組織有力、規范有序,不能形式化、簡單化、庸俗化,從而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有抓手、見成效。
全面自覺受監督。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監督是最佳的防腐劑。規范用權,固然要靠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嚴格自律,堅持做到畏權如用火,慎權如履冰,時時自警、處處自省、事事自律,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但更重要的還要靠監督制約,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確保黨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內監督條例是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秉公用權的探測器、避雷針,必須掌握好、使用好。黨內監督要貫徹民主集中制,依規依紀進行,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必須全面覆蓋、到邊到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自覺將自己置于監督之下,不能只用探照燈照人。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各級黨組織要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干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率先垂范守規矩。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守紀律守規矩,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更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素質體現。黨章黨紀黨規,是全黨的行動綱領和行為準則,任何組織、任何個人都不能講特殊、有例外、耍特權。要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頭深入學習、深刻領會準則和條例,帶頭按照文件規定嚴格要求自己。要通過貫徹準則和條例的實際行動,為全黨作出表率,為自己分管的部門和領域、為自己所在的地方廣大干部作出表率。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切實將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承擔起來,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種好“責任田”,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堅持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游離于責任之外,不渙散于規矩之外,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樹立良好形象,將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制度規范、禁令要求落到實處、執行到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全面從嚴治黨需要中央科學全面的頂層設計,更需要落地生根于基層,才能獲得百姓的廣泛認同。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在即,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的修訂實施,將為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自上而下的貫徹落實下,一定能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講政治受監督守規矩蔚然成風形成新常態,也一定能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黨員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專題研討心得體會2】
多次強調:“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劉云山同志在中央黨校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領導干部必須有為黨盡責、為國奉獻、為民分憂的擔當精神。”在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黨員干部要做到敢于擔當,就必須弄清“擔當是什么、擔當怕什么、擔當擔什么”的問題。只有這樣,擔當才會落到實處,才會成為自覺行為。
“講政治”就要做到“心中有黨”。對黨忠誠,聽黨的話,是講政治的首要原則。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對黨絕對忠誠,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與以*同志為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做到黨的號召堅決響應,黨的決定堅決執行,令行禁止。要自覺把自己的命運同黨的命運緊密相連,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為國干事、為民謀利,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關鍵時刻靠得住。“心中有黨”必須是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雜使假、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
“守規矩”的前提是懂“規矩”。“規矩”是什么?對一名黨員來說,“規矩”包括黨紀國法、規章制度,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職業道德、社會公德。黨的“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既包括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等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也包括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高尚道德準則等約定俗成的“規矩”。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首先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這是對一個共產黨員的底線要求。對于沒有明文紀律規定或禁止的,要掂量一下是否符合黨的紀律原則,心里要有這個戒尺,不能裝糊涂、打馬虎眼。
“敢擔當”就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崗位上的三件事: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該做什么;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沒有這份忠誠,就沒有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在危難面前,黨員領導干部的字典里只有向前沖、只有忠誠、只有人民群眾。再次,擔的是一份熱愛。是對黨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對事業的熱愛。熱愛才能熱血沸騰,熱愛才能迸發激情,熱愛才能奉獻。正是有了這份熱愛,遇到困難和危險,才會作堅決的斗爭,才敢于動真碰硬,才不怕得罪人,才會有作為,這是責任,是使命,更是要求。最后,擔的是一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