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提出“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堅定的要求,明確的安排,釋放出2017年中國經濟轉型的新信號。
"三去一降一補’仍是明年經濟核心和首位任務。”民生證券副總裁管清友認為,今年以五大任務作為抓手取得了突出成效,如PPI由負轉正結束了54個月的連續下降,企業利潤增長提速,部分行業的供求關系發生了積極變化等。但是也要看到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五大任務的完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會議提出,去產能方面,要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既要達到去產能的目的,又要避免過多行政干預,這兩方面是去產能當中的突出矛盾。下一步去產能不僅僅是鋼鐵和煤炭,還要擴圍到其他行業,但必須是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
針對“一冷一熱”的去庫存,會議提出,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楊偉民分析說,這要求做到四個結合,即把去庫存同促進一億農業人口市民化、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建立住房租賃市場等更好地結合起來。
去杠桿方面,會議要求,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
“就總杠桿率而言,去杠桿和降杠桿有所不同,短期內總杠桿率可能難以降下來;但去杠桿更是一種政策方向,必須堅定不移。”楊偉民說,現在一年要付利息會“吃掉”當年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的很大一部分。不解決好,支持新增GDP的資金比例會越來越小,最終導致資產負債表不斷惡化。
會議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透出轉型新動向。
“供給側改革要做減法更要做加法。”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與工業供給側改革不同,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在于提高供給質量,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一方面緩解因收儲價格高于市場出清價格所形成的高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加快土地流通,最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魯政委表示,此次會議,必須深入理解供給側改革新內涵,要理解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以結構性改革突破供給側瓶頸,以穩定的宏觀政策化解需求側的潛在風險
穩中求進是治國理政重要原則: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12月14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發表重要講話,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總結經濟工作,闡明經濟工作指導思想,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明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將穩中求進從經濟領域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的高度,使之成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遵循,我們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見之于工作實際之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的黨中央基于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情況,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一戰略決策。穩中求進,為多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凸顯了這一科學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也凸顯了我黨把握戰略機遇期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調整,符合我國實際,取得了顯著成效。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順理成章,自然而然。
穩中求進,根本在“穩”,著眼在“求”,目的在“進”。根本在“穩”,既是經濟之穩,也是社會之穩。著眼在“求”,就是要主動求穩,主動求進,以“求”來爭取主動,以“求”來化解矛盾,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目的在“進”,就是要在保穩和求進的基礎上,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有新的進、新的突破、新的成效。對明年經濟工作而言,貫徹好這個重要原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的宏觀政策要穩,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與此同時,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改革方向,堅持擴大開放,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要加強預期引導,提高政府公信力。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深入細致做好社會托底工作,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不敢作為,而是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全面貫徹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經濟形勢總的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質量和效益提高。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對外開放布局進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貧困人口預計減少1000萬以上。生態環境有所好轉,綠色發展初見成效。與此同時還必須看到,我國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部分地區困難增多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努力加以解決。
穩中求進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意味著這一工作方法的內涵更加豐富,科學性進一步增強,對我們開展各方面工作有著更加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黨和國家的戰略定力、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通過穩定的政策傳導給全社會,就是要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以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匯聚億萬人民的智慧。廣東廣大干部群眾一定要堅定信心,按照以*同志的黨中央確定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落實新的發展理念,使明年全省經濟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有好,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朝著既定奮斗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