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教育與體育大類 |
|
新聞傳播大類 |
|
文化藝術大類 |
|
二、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民樂表演
聲樂表演
文化事業管理
舞蹈教育
藝術設計
粵劇表演
粵劇音樂
三、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院系和師資力量
戲劇系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是我國目前唯一一所培養粵劇藝術人才的高職院校,戲劇系是在有著半個多世紀辦學史的廣東粵劇學校粵劇專業的基礎上建立,五十多年來,培養的粵劇藝術人才遍布粵港澳及東南亞各地。
戲劇系師資隊伍龐大,教學經驗豐富,常年邀請丁凡、關國華、鄭培英、小神鷹、梅曉、梁健忠、彭熾權、余漢東、何篤忠、麥玉清、歐凱明、余勇、郭鳳女等戲劇藝術家來校任教。
戲劇系積極探索有益于人才成長的多種教學模式,因人施教、因時施教,課堂教學、項目教學相互補充。同時,戲劇系配合學院,積極爭取社會支持,想法設法解除學生及家長后顧之憂,粵劇表演專業(大專)免交學費,與廣東粵劇院簽署定向培養協議,使學生入學就有就業門路。
目前,戲劇系開設了粵劇表演、粵劇音樂及曲藝表演(粵曲演唱)三個專業,其中粵劇表演專業是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
粵劇表演專業主要教授“唱做念打”舞臺表演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為各粵劇院團及各地文化館站培養演員和有特長的文藝骨干;粵劇音樂專業教授民樂演奏、粵劇伴奏、合奏、獨奏等專業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為各粵劇院團培養專業的伴奏人員,為社會各文藝團體及文化事業單位培養專業的文藝骨干;曲藝表演主要為各曲藝團、曲藝社培養專業演員,為各文化單位培養多面型的專業干部。
戲劇系將繼承優秀辦學傳統,以粵劇人才培養為龍頭,帶動潮劇、雷劇、廣東漢劇、客家山歌劇、采茶戲及廣東其他稀有劇種的高級藝術人才的培養。通過在校園建立非遺傳承基地、粵劇研究中心等,開展廣東地方戲曲藝術研究,構建廣東地方戲曲教學、創作、傳播體系,在傳承嶺南文化和港澳臺及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
舞蹈系
舞蹈教育是我院傳統教育領域之一。舞蹈系的基礎是創辦于1959年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廣東舞蹈學校的中國舞、國標舞、歌舞專業。
廣東舞蹈學校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所舞蹈專業學校,在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創下了四個全國第一:1987年開設全國第一個現代舞專業;1996年開辦全國第一個中專學歷國標舞專業;2001年開辦全國第一個東方舞大專專業;2008年成功申報國家級科研課題,成為全國中專學校國家級科研項目零的突破。廣東舞蹈學校為我國舞蹈教育事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師生在文化藝術院校獎??“桃李杯”舞蹈大賽、全國技能大賽、嶺南舞蹈大賽、國內外各類國標舞大賽披金掛銀、獲獎無數。
舞蹈系現設三個教研室:基本功教研室、民間舞教研室、綜合教研室。現有教師72人,多為我國老牌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其中本科學歷44人,研究生學歷5人。舞蹈藝術家陳翹、舞蹈理論家教育家李正一、舞蹈藝術家教育家馬躍等均為我系特邀專家。
目前,舞蹈系開辦的專業有中國舞表演、歌舞表演、國際標準舞、舞蹈與禮儀,有六年制、五年制、四年制、三年制中專,三年制大專,五年一貫制等學制,在校生1000余人。
舞蹈系擁有全國一流的教學設施設備,校內有舞蹈教學樓和大小三個劇場,舞蹈教學樓有舞蹈教學課室、排練廳64間,其中國標舞排練大廳面積達1500平方米,兼有國標舞室內演出和比賽的功能。
舞蹈系著力構建以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外國民間舞為基礎、嶺南舞蹈為特色的中國舞教學體系;以比賽競技與舞臺表演相輔相成的國標舞教學體系,做強中國舞、國標舞等舞蹈核心專業,做大舞蹈與教育、舞蹈與旅游、舞蹈與體育、舞蹈與科技、舞蹈與非遺等舞蹈外延專業。
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與自主意識,讓學生掌握必備的舞蹈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扎實的舞蹈表演技能,有較強的舞蹈表演力、編創能力以及一定的舞蹈教學能力,打通學生的上升通道,拓寬學生的就業面。
音樂系
音樂系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25人。現開設聲樂表演、民樂表演及鍵盤演奏三個專業,鍵盤演奏專業開設的《舞蹈鋼琴伴奏》、《合成器伴奏》課程全省獨一無二,民樂表演專業依托學院嶺南音樂教學的獨特優勢,聲樂表演專業繼承我院歌舞并重的教學傳統。
社會文化系
社會文化系伴隨學院的成立而成立,成立當年便招收了首批文化事業管理專業大學生。社會文化系的基礎是學院的中職音舞、歌舞專業。
社會文化系擁有一支精湛的師資隊伍,全系目前教職工近30人,本科學歷達100%,聘請多年從事社會文化管理工作的老專家擔任專業帶頭人。
社會文化系培養人才的理念是“以知識帶動能力,以能力促進就業”。具體教學中,“與社會零距離”、“與技能零距離”。校外依托省文化廳社會文化系統的資源優勢,促學生提前擁有社會文化管理業務技能、職業思維和領導科學視野;校內依托舞蹈、戲劇、音樂、藝術設計等多種藝術辦學優勢,全面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和業務專長,為廣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輸送后備人才。
文化事業管理專業是社會文化系的核心專業,分音樂舞蹈和社會文化藝術管理兩個方向。培養藝術理論扎實、富有創新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創意策劃能力,滿足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文化事業管理基礎知識,了解文化宣傳與管理的政策法規以及知識產權法律知識,掌握文化市場營銷、品牌運作與管理、文化項目策劃與管理、各種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文化創意與媒介策劃等的基本技能。
文化事業管理專業核心課程: 社會文化藝術管理、管理學、廣告創意與策劃、文化市場營銷、藝術概論、中國文化導論、公文寫作、實用傳播學、各國文化事業與產業、西方音樂史、音樂欣賞、藝術作品欣賞、影視表演、舞蹈形體、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法規與典型案例分析等。
社會文化系將不斷充實師資力量,改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辦學質量。將根據我省文化建設發展需求和學校辦學條件,設置新的專業,優化專業結構,為社會文化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廣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藝術設計系
教學硬件系里擁有獨棟教學樓,設有多媒體教室、PC電腦機房、蘋果機房、模型制作室、圖片展示室、印刷室、設計室、服裝實訓室、燈光實訓室、攝影實訓室、化妝實訓室。
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1人,其中專任教師7人,一線兼職教師 4人,均為高學歷雙師型。他們有的兼具教學一線經歷、藝術院團實踐經驗,有的畢業于一流藝術院校、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在藝術設計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有的雖剛出校門但已經在業界嶄露頭角。
專業設置我系的特色定位是為舞臺藝術服務。專業設置“圍著舞臺轉”是我院基于50多年的辦學積淀及所處的行業優勢的特色定位,設計人才、表演人才、管理人才三足鼎立,構成學院特色專業群。目前,藝術設計系設有藝術設計專業(含舞臺設計、燈光設計、形象與服飾展示設計方向)、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含視覺傳媒和室內設計方向)。其中,燈光設計是我省唯一。
人才培養培養素質發展全面、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創新意識、符合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需求的復合型藝術設計與策劃人才。我們將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能夠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學會合作:具備溝通能力,能夠協同完成既定工作;學會生存: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具有職業遷移能力;學會做人:具有職業操守,具備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舞臺藝術表演院團、文化館、演藝設備公司、藝術活動培訓中心、文化娛樂機構、文化產業機構、及設計類企事業單位。
師資力量
學院通過對內培訓、對外引進兩種途徑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現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300多人,其中研究生學歷、高級職稱、雙師型教師200多人。特聘一批全國知名教授、藝術家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