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文學 |
|
歷史學 |
|
工學 |
|
管理學 |
|
二、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專業介紹 |
繪畫、雕塑、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文物與博物館學、美術學、攝影、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多媒體設計與制作 |
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歌曲分析與寫作、作品分析、即興伴奏、合唱、合唱指揮、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概論、藝術概論、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音樂教材教法 |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表演專業、影視編導專業、音響與錄音藝術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時尚形象設計專業、服裝表演專業 |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英語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漢語專業、家政服務專業 |
三、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院系和師資力量
截止2017年7月,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設置有美術學院、傳媒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文化經濟學院、思政與公共課教育學院、湯用彤國學院、中國書法篆刻學院、職業教育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開設34個本科專業,19個專科專業。
美 術 學 院 簡 介
美術學院面對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現開設有美術系、數字藝術設計系、時尚設計系、建筑藝術系四大系,下設本科專業12個,專科專業5個,并建立名師工作室6個,實驗室3個,研究所5個,專業工作室18個,教學實踐基地24個。學院辦學定位為:立足于文化藝術,以科技為手段、打造多元藝術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型專業美術設計學院。強化傳統和優勢學科、打造和優化重點學科、積極拓展新興技術和交叉學科;通過傳承文化和現代設計的結合著力培養在行業中有特色的高、精、尖設計人才,大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適應能力強、有獨特技術水平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學院以導師制的日常管理和團隊項目制的課程實踐教學為特色,并開展信息化實驗教學,積極搭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實踐教學平臺,在學校建設西部一流、全國知名藝術院校的戰略目標下,堅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符合時代要求的復合型、創新型杰出藝術人才為目標。
學院新建梓潼校區暨大學生文化旅游產業創業園為學生提供了實訓和就業平臺,學院在校區內建有多間設備精良的專業實驗室,和供學生實訓的工作室及研發中心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基礎。
音樂舞蹈學院
本院堅持“創新型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堅持“積淀基礎、實踐創新、注重個性、多專多能”的辦學理念,強化大課堂、大舞臺的辦學方針,培養有區域特色、專業特色,能為地方區域文化藝術和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本院設有本、專科兩個學歷層次。有鍵盤、聲樂、舞蹈、理論、音樂教育及民族器樂、西洋管弦器樂、現代流行器樂、音樂制作等二十多個專業方向。有實驗劇院交響樂團、民族樂團、歌舞劇團、合唱團等藝術實體,是學生重要的實踐基地,也是學生實現藝術夢想的橋梁與平臺。獨具特色的音樂研究所和流行音樂研究中心,是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教學科研實踐機構。
傳 媒 學 院
傳媒學院以培養綜合性影視類人才為宗旨,獨資成立影視投資公司,聘請國內外一流專家參與教學實踐,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著力培養播音與主持、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編劇、動畫、影視攝影與制作、錄音等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學院現設有三個系,即新聞傳播系、表演與編導系和數字技術系,開設9個本科專業,4個專科專業,專兼職教師120余人,并設有專業系列獎“金峰獎”;同時與各大電視臺、專業戲劇舞臺、電影制片公司、專業文藝團隊以及其它相關國際經濟公司及唱片公司、國內外知名影視傳媒、影視制作和文化傳播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已參與投資《日月凌空》(劉曉慶主演)《衣食父母》等多部電視劇,為學院學生搭建了良好而廣闊的平臺。學院學生現已參與多部電影及電視劇的拍攝和創作,如電影《狄仁杰前傳》《卓尼土司》《圭峰塔之戀》《天使請吻我》《長城》;電視劇《心術》《母親母親》《刑警隊長》等。
文化經濟學院介紹
文化經濟學院現設有經濟、管理和語言文學3個系,14個本專科專業(其中8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學生1331人,校內外專兼職教師75人,師生比達到1:17。學院目前建有6個專業工作室,8個深度融合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院初步建成由政府部門、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人員構成的師資隊伍,著力打造語言、管理、財經和工學四大專業群,大力推行項目化的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根據學校堅持應用型高校的基本定位,立足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行“兩大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學校“科學定位、內涵發展、特色辦學”三大發展要務,學院秉承“政校企研四方聯動、產教融合共贏發展”的辦學理念,與政府部門、學校、企業和非遺研究院合作,以素質教育為根本,以能力提升為重點,逐步探索 “政校企研+技能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搭建人才培養立交橋,拓寬應用型人才成長通道,致力于培養服務地方的高素質技能型文化藝術人才。學院共設置14個本專科專業(其中有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英語、漢語國際教育、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文物與博物館學、寶石與材料工藝學等8個本科專業,漢語、家政服務、會計、會展策劃與管理、財務管理、旅游英語等6個專科專業)。目前,學院初步構建文學、管理、財經、工學四大專業群,初步形成數量適宜、結構合理、優勢互補、交叉滲透的專業格局,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與企業技能培訓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職 業 教 育 學 院
職業教育學院成立于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誕生之際,是學院轉設成功之后建立的最年輕的二級學院。職業教育學院未來將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結合教育部為培養實用性高職人才,切實做好職業學歷高職高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職業培訓三篇大文章。
專業介紹 高鐵航空系 藝術設計系 計算機系 管理系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二級學院 | 系 | 專業 |
---|---|---|
美術學院 | 美術系 | 美術學、繪畫、雕塑、陶瓷藝術設計 |
建筑藝術系 | 環境設計、室內設計 | |
時尚設計系 | 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表演服裝設計 | |
數字藝術設計系 | 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攝影、多媒體設計與制作 |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表演系 | 聲樂(民族 美聲)、羌藏歌舞表演 器樂(鋼琴、竹笛、二胡、琵琶、古箏揚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圓號、小號、長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打擊樂(民族打擊樂、西洋打擊樂) |
流行音樂系 | 聲樂(流行演唱)、流行音樂寫作 流行器樂(木吉他、電吉他、薩克斯)打擊樂(流行打擊樂) | |
音樂科技系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數字媒體音樂、音樂軟件開發、音樂心理治療、樂器制造與維修 | |
音樂教育系 | 音樂教育 |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學 | |
傳媒學院 | 數字藝術系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影視設計與制作、影視燈光藝術、動畫、影視動畫 |
表演與編導系 | 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技術、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影視表演 | |
新聞傳播系 | 播音與主持藝術、主持與播音 | |
文化經濟學院 | 語言文學系 | 英語、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與藝術 |
經濟系 | 文物與博物館學、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家政服務、會計 | |
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 | |
職業教育學院 | 高鐵航空系 | 航空服務、高鐵乘務、國際郵輪乘務 |
藝術設計系 | 表演藝術、播音主持、建筑設計、環境藝術、服裝設計、影視動漫、廣播影視編導、環境藝術 | |
計算機系 | Web前端開發、UI交互設計、大數據、影視動漫、大數據 | |
管理系 | 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互聯網營銷、互聯網金融 |
學校擁有一支800余名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文化部前部長、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四川省政協原副主席馮崇泰、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原副主任李志宏、國家一級作曲家兼演奏家卞留念、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雷原、中國音樂學院原院長趙塔里木等被聘為名譽校長;設有20多個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