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交通大學全國最新排名2024
根據2024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榜單顯示,2024年西南交通大學在全國最新排名第56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總分 | 星級 | 辦學層次 |
56 | 西南交通大學 | 63.21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二、西南交通大學歷年排名
1、西南交通大學全國排名【軟科版】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公布機構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23 | 55 |
2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22 | 52 |
3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21 | 51 |
4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20 | 53 |
5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19 | 66 |
6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18 | 74 |
7 | 西南交通大學 | 軟科 | 2017 | 85 |
2、西南交通大學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公布機構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23 | 52 |
2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22 | 50 |
3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21 | 47 |
4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20 | 52 |
5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19 | 41 |
6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18 | 39 |
7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17 | 41 |
8 | 西南交通大學 | 校友會 | 2016 | 51 |
三、西南交通大學最好的專業名單
序號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交通運輸工程 | A+ |
2 | 土木工程 | A- |
3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B+ |
4 | 機械工程 | B+ |
5 | 電氣工程 | B+ |
6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8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B+ |
9 | 工商管理 | B+ |
10 | 力學 | B |
11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12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B |
13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B- |
14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15 | 建筑學 | B- |
16 | 軟件工程 | B- |
17 | 外國語言文學 | C+ |
18 | 設計學 | C+ |
19 | 物理學 | C+ |
20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C+ |
21 | 城鄉規劃學 | C+ |
22 | 公共管理 | C+ |
23 | 中國語言文學 | C |
24 | 數學 | C |
25 | 統計學 | C |
26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27 | 生物醫學工程 | C |
28 | 藥學 | C- |
四、西南交通大學怎么樣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協同創新計劃”重點建設并設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
學校創建于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是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學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建校以來,學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學校先后經歷了兩次院系調整,一大批在全國卓有聲譽的系組調整支援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兄弟院校。1964年學校內遷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至成都,2002年在成都犀浦擴建新校區。現有九里、犀浦、峨眉、成都東部(國際)校區四個校區。
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學校圍繞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志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科技成果四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尤其是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外,學校還在國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大數據以及物理科學、人文社科等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學校設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及產業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產業”全鏈條成果轉化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小崗村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