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
起,高校自主招生將移至全國高考后進行。雖然高考改革新方案出爐后,自主招生三大聯盟面臨這解散的情況,但依然不會影響考生報考的情況。自主招生會在高考結束后進行,這是較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那么重慶自主招生學校名單有哪些?
一、重慶自主招生學校名單
1、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學校地處國家西南工商業重鎮、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重慶市,校園坐落在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區——沙坪壩區。
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等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馬寅初、李四光、何魯、馮簡、柯召、吳宓、吳冠中等大批著名學者曾在學校執教。經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重慶大學成為國家教育部直屬的、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大力發展人文、經管、藝術、教育等學科專業,促進了多學科協調發展。2000年5月,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重慶大學,使得一直以機電、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經管等學科優勢而著稱的重慶大學,在建筑、土木、環保等學科方面也處于全國較高水平。
重慶大學現設有理學部、社會科學學部、人文學部、工程學部、建筑學部、信息學部,共32個學院,以及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部、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和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學校現設有本科專業96個,覆蓋理、工、文、經、管、法、教育、藝術、哲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學生50000余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21000余人,本科生28000余人,留學生1300余人。在職教職工5200余人,其中教師2700余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0余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特聘教授16人、講座教授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5人,國家“四個一批人才”1人,部、市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40余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800余人,博士生導師700余人。
重慶大學現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8個(覆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0個),另有博士二級授權的學位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1個(覆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1個),另有碩士二級授權的學位點4個。專業學位19種(含建筑學學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2個工程博士領域、26個工程碩士領域)。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37個、立項建設1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1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1個,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其他省部級及各類研究基地180余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15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111計劃”)3個。
2、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校園坐落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云山下、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學校現任黨委書記黃蓉生教授、校長張衛國教授。
西南大學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東師范學堂,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這里名師薈萃,人才輩出,國學大師吳宓、中國土壤學科開拓者侯光炯院士等生前曾執教于此。經過百年辦學發展,學校積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蘊,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實踐創新人才,富社會國計民生,融世界發展潮流”的辦學特色。
學校是教育部直屬72所高校之一,教育部與重慶市共建高校,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的8所重點高校之一,國家免費師范教育試點的6所高校之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部署重點建設的4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學校依山傍水,綠蔭掩映,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0%,是治學讀書之圣地。學校占地9600余畝,校舍183萬平方米。雨僧樓、明德樓、薈文樓、玉蘭園、丹桂園、崇德湖、文淵湖、槐樹山、樟樹山、青杠山、含弘大道、學行大道、逸心廣場、光炯廣場……無不搖曳書香,流溢雅致,散發著高等學府特有的靈性與品味。近年來,理科實驗大樓、留學生大樓、中心圖書館等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一大標志。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55個一級學科。學校現有32個學院(部),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種專業博士學位,19種專業碩士學位,107個本科專業。
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7個省部(市)一級重點學科、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建有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0個教育部或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個農業部綜合實驗站、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基地、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創新引智基地、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近五年來,學校科研立項數量和經費大幅增長,年增幅均達33%以上,獲“973”“86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等國家級項目70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800余項,育成動植物新品種30個,出版專著600余部,發表各類論文13000余篇。“十二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近100項。
二、重慶自主招生對象
2012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中對自主招生招收對象有具體規定:“招收的主要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試點高校的自主選拔錄取計劃不超過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納入本校年度招生計劃中”。具體來說,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備突出的能力和特長。例如,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學科競賽獲獎等。一般來說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細劃分為以下3類:
1、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號的的高三畢業生;
2、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
3、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并獲得獎勵的考生。
三、重慶自主招生報名程序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采用以“中學推薦為主,個人自薦為輔”的原則進行報名。然而,不管是“中學推薦”還是“個人自薦”,中學和學生一定要遵循“誠信”的原則,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申請和推薦工作,申請材料必須真實。
1、校薦:每年,各大高校都會給高中院校一些自招的考試名額,這些名額都會按照高中課程成績和學科競賽來給予學生校薦,其實就是你的平常成績和考試成績越好,而且獲得的獎項越多,這樣你獲得的校推幾率就越大。各高校給中學的校薦名額數量一般是根據2012年中學取得自招加分資格的人數來定的。
2、自薦:自薦是由學生寫申請材料(個人陳述),向大學申請自招考試資格。這里也是有要求的,不同大學對參加自招資格的規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越好越出名的大學規定就越高。不過通常情況下都認同下面這些條件的。文體特長、市優干、市三好、參加過大學的自招夏令營并獲優秀成績、學科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