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阜陽師范大學招生網和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重慶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7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394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阜陽師范大學,不過每年阜陽師范大學在重慶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重慶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阜陽師范大學
1、重慶高考2022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73名;
2、重慶高考2021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歷史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47名;
3、重慶高考2022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732名;
4、重慶高考2021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物理最低分需要5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942名;
5、重慶高考2020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362名;
6、重慶高考2020年考生上阜陽師范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44名;
二、阜陽師范大學在重慶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阜陽師范大學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96 | 14473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78 | 53732 | 省政府 |
2、2021年阜陽師范大學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532 | 15547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512 | 53942 | 省政府 |
3、2020年阜陽師范大學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二 | 485 | 49362 | 省政府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524 | 13944 | 省政府 |
如何理解服從調劑
服從調劑是指高考分數達到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時該校仍有專業未錄滿可以錄取你,這樣你服從專業調劑了便會被未錄滿的專業錄取,若不服從調劑該學校便不能錄取你,于是就會被退檔。
如果你的分數線達到了你報考學校專業的最低提檔線,沒有服從調劑也會被錄取,如果你的分數線達到了你報考學校的最低提檔線,但是沒有達到你報考專業的最低提檔線,又沒有服從調劑,那你就會調檔,也就是退檔。不能再參加本批次志愿的錄取工作,只能到時參加征集志愿或者是下批次的志愿。
對于服從調劑的錯誤認知
1、是否選了服從調劑,就會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很多考生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分配辦法都已經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公布,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
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專業級差”方式,還是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
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才會進入調劑程序。
2、服從調劑被調劑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考生除了分數低被調劑外,還有可能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比如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
此外,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
三、阜陽師范大學學校介紹
阜陽師范大學是一所多科性本科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學校坐落在千年歷史文化古城、*魅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阜陽。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是老莊文化發源地、管鮑故里、三曹故鄉,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有著“百億糧倉、潁淮善郡、書法名城、生態水城”的美譽。學校毗鄰古潁州西湖,匯千里長淮錦繡,聚三清貫潁靈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達便捷,環境秀美怡人。 學校創辦于1956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設立阜陽師范學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2009年啟動研究生培養,2019年更名為阜陽師范大學,并獲批為安徽省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05年、先后兩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建校60多年來,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教師教育特色鮮明、應用型優勢初步彰顯、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省屬地方高校,先后向社會輸送10萬余名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贏得廣泛贊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被譽為“皖北地區基礎教育的搖籃、人才培養的基地、科技創新的平臺、文化建設的窗口”。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籍在校本科生21267人、研究生746人,占地114.3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85.36萬平方米。學校設置17個教學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擁有72個本科專業,涵蓋11個學科門類;現有學術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學校現有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生物學”1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4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首批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1門,16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1個;建有環境激素與生殖發育、環境污染物降解與監測等2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抗衰老中草藥、生物質轉化與污染防控等2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胚胎發育與生殖調節、區域物流規劃與現代物流工程、信息功能材料結構與器件等3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農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術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詩學研究中心阜陽師范大學分中心等4個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001.7萬元,紙質圖書207.67萬冊,擁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Elsevier ScienceDirect電子期刊庫等41個中外網絡資源數據庫以及皖北文化研究專題數據庫、農民工研究專題數據庫等自建特色數據庫。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58人,94%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博士占比27%;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 39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45人;擁有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安徽省優秀人才、享受國務院或省政府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安徽省優秀教師和教學名師等86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356人。聘請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劉德培院士,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方維海院士等兼職教師109人。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科研工作。五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45項,其中省部級以上課題546項,橫向合作項目281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2項;發表學術論文2405篇,其中二類以上期刊論文899篇,獲國家授權專利609項;出版著作199部。主辦出版《阜陽師范大學學報》《阜陽師大報》《安徽基礎教育》。 學校不斷彰顯實踐育人特色,著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五年來,我校學生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794項,省級學科競賽獎勵3930項,位列《2016至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TOP300)》第185位,在安徽省入圍的師范類院校中排名第一;學生主持各類科研項目2179項,其中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599項。畢業生角色轉換快、實踐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社會滿意度高。 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長期堅持開展“未來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課堂活動,先后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 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安徽省高校綜合改革首批試點單位”“安徽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先進單位”, “安徽省優秀教學管理單位”“安徽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級創業學院”“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始終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博學、自勝、勤行”的校訓,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厚德育人、求真務實”的學校精神,堅持創新驅動,深化綜合改革,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搶抓“雙一流”建設重大機遇,努力建設高水平師范大學,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1年10月1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