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招生網和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重慶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4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7075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不過每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重慶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重慶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1、重慶高考2022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29名;
2、重慶高考2021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歷史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666名;
3、重慶高考2022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065名;
4、重慶高考2021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751名;
5、重慶高考2020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809名;
6、重慶高考2020年考生上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523名;
二、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重慶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67 | 22029 | 省教育廳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49 | 68065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本科 | 495 | 26666 | 省教育廳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本科 | 470 | 7075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在重慶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本二 | 442 | 69809 | 省教育廳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本二 | 485 | 24523 | 省教育廳 |
高考報名密碼和填志愿密碼一樣嗎
這個不一樣的。高考報名密碼一般報名過后沒有是沒用了,但是志愿填報密碼非常重要,盡量在自己家人或者老師處留好備份,留好家長手機號碼,以便忘記密碼的時候找回密碼。
進入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后,第一步是修改密碼,為的是方便考生們后期修改志愿以及填報志愿。填志愿的時候是另外的一個密碼。一般填志愿的時候,考生使用準考證號和初始密碼(身份證號后六位)登錄。
志愿填報密碼忘了怎么改1.通過手機微信重置密碼。考生使用手機添加“省教育考試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密碼找回頁面,通過人臉識別方式自助進行密碼重置。
2.考生使用能夠訪問互聯網并裝有攝像頭的計算機,登錄省教育考試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進入志愿填報或考生信息查詢系統,然后進入“密碼重置”頁面,通過人臉識別方式自助進行密碼重置。
3.到就近報名點重置密碼。考生攜帶本人身份證到任一報名點,通過讀取身份證、人臉識別完成密碼重置。
提醒考生注意:密碼重置完成后,要及時登錄系統修改初始密碼。考生務必牢記并妥善保管,避免因密碼泄漏造成不良后果。
高考提前批的好處有哪些
提前批其主要就是在普通批次之前錄取,所以第一個優勢就是錄取時間早,只要被該批次錄取后的考生就可以不用對后續環節過多關心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中公費師范生、軍校作為提前批次錄取院校內,其專業主要是有減免學費、住宿費的優勢,同時還有一定的補助。
考生在畢業以后找工作也不用愁,基本都是以推薦模式進行;當然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在錄取分數線上相比較普通批次可能會低一些,并且也會讓整體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故而能夠讓報名的考生錄取的幾率還是高的。
三、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學校介紹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國內財經名校、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創辦,培養普通全日制本科人才的獨立學院。 學院擁有橋頭和福建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近130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33萬平方米,自有館藏圖書110余萬冊。學院現有在校生8800多人,一、二年級學生就讀于橋頭校區,三、四年級學生就讀于福建路校區。 學院兩校區地處南京財經大學仙林主校區東西兩側各約20公里,橫跨南京鎮江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名勝眾多,文脈流徽,鎮江錦山繡水,人文薈萃。學院傳歷史之底蘊,承江南之瑰麗,文化氛圍濃郁,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齊全。滬寧高鐵、滬寧高速、312國道貫通其間,瞬時暢達。橋頭校區位于南京東郊“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下,坐落在開埠1300余年的下蜀橋頭古鎮。1923年,中華三育學院在此興校辦學,百年滄桑,歷經變遷,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傳統一脈相承,積淀豐厚的百年大學校園文化薪火不輟;*新學校園丁學子浸淫其間,必如老樹新枝,茁壯成長。福建路校區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區鼓樓區,校區周邊著名學府、科研院所林立,高端產業、知名企業總部云集,江南第一文樞美名發揚光大,長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經濟引擎高速運轉,為紅山學子成長成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廣闊空間。 學院緊密依托南京財經大學的優質學科和師資資源,堅持經管為主,兼具文法的專業特色,設置國際經貿系、金融稅收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和文法系等5個系,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法學、英語、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保險學、稅收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15個本科專業。瞄準江蘇為主的沿海發達地區,面向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旺盛需求,堅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民族振興,致力于培養政治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經管文法類應用型人才。 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按照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強化特色、改革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大力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和教學方法創新,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堅持社會需求和學生全面發展相結合,積極落實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不斷強化通識課程改革,積極引進優質在線通識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堅持開放辦學,主動開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先后與南京市國稅局、南京市地稅局、中國人壽、浙商銀行、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宏圖三胞高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引入行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并以實習基地、專業共建為平臺,突出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努力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增強學生就業創業競爭力。 學院圍繞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以隊伍建設作,堅持以南京財經大學優質師資為依托,在穩步推進自有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寧鎮揚地區高教資源優勢,積極打造結構合理、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優秀教師隊伍。任課教師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輔導員隊伍政治素質強,悉心關愛學生成長,正確引導學生發展。近年來,全院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基金項目、省部級研究課題百余項,先后在全國微課教學大賽、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等國家級、省級大賽中獲獎。 學院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堅持教育引導、規范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弘揚優良學風的長效機制。通過開展入學教育、誠信教育、無監考考試等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主動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營造風清氣正、共同發展的和諧育人環境。 學院不斷加強國際交流,穩步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先后與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美國中西州立大學、英國林肯大學、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等多所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近年來,數百名優秀學生相繼赴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留學深造。 學院以開放、包容、和諧、大氣的理念著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常年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文化名人來校講學,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術活動;積極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使學生接受高雅藝術的熏陶,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藝術鑒賞能力。 學院以30多個學生社團為載體,組織廣大學生積極開展各類藝術、科技、文化、實踐活動,大力拓展和提升綜合素質,自覺鍛煉和提高社會競爭力和創新意識。近年來,我院學生多次在全國及江蘇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江蘇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江蘇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挑戰杯”“創青春”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競賽中獲獎,并受到團中央表彰。 建院以來,全院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畢業率、學位授予率在全國同類高校始終保持較高水平,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7%左右。 2019年,順應國家對獨立學院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南京財經大學攜手安徽新華集團,拉開了歷史性戰略合作的序幕,為紅山學院快速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啟出新的發展空間。全體紅山人將在新的合作機制下,按照“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要求,銳意改革,矢志進取,不斷提升獨立規范辦學能力,大力提高應用型本科教育水平,共同譜寫學院發展的新篇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站在黨的十九大為我們開啟的*新起點,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將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全面提升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