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教案課件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整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學過程:
一、走近校園欺凌
校園本是靜美之所,然而這片靜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這種校園欺凌發展下去,那無疑會在青少年中間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要拒絕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的最可怕之處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對施暴者來說,其過早染指了不良惡習,日后的成長令人擔憂。而對受害者來說,這樣的經歷無疑是一場夢魘,很容易留下永久的傷痕。列舉一些校園欺凌事件:
20xx年5月22日媒體曝光,安徽XX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小賜因為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向另外6個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他們喝尿吃糞。20xx年6月10日上午,16歲的XX縣東洋中學初三學生小黃,在結束中考語文科目考試后,難以忍著劇烈腹痛繼續參加中考, 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個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學五年級起,他就經常被其他同學無故毆打。8日晚,小黃再次遭同班同學夏某、林某和張某圍毆,忍痛2天后被送醫,卻被發現脾臟出血嚴重,于11日晚,經手術切除了脾臟。20xx年6月21日,江西XX縣發生一起多人圍毆女生事件,受到網友廣泛關注。據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學生有2人,中學生4人,3人已輟學。她們年齡都在12至16歲之間,其中涉案人員劉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校園欺凌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受多方面的影響。有家庭原因,有社會因素,也與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有關。調查中發現,僅從施暴者自身來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習壓力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虛。
第三、傳媒渲染(網絡、電視、電影、廣播、報刊等),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
三、校園欺凌帶來的危害
校園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這種不良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靈成長和社會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對于施暴者而言:給他人帶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要受到學校老師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他們的行為很難獲得社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的認可,那些常在中小學打架,特別是加入到暴力幫派的學生,很多最終都走上犯罪道路。對于受害者而言:帶來肉體損傷甚至殘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造成心靈的陰影和傷害;厭學甚至輟學。
四、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常見情形:
1.索要錢物,不給就拳腳相加;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學之間因“義氣”之爭;
5.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
預防欺凌的辦法:
第一,不能“怕”字當頭。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于抗爭。因為這些攔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齡,他們所實行的第一次攔截往往都是一種試探。如果此時在心理上就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壓,那么這樣的第一次妥協其實就縱容、鼓勵了攔截者,就會帶來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園欺凌的第一要訣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發對方欺凌升級,導致眼前吃虧。寫作模板
第二、要及時報告。我們也要認識到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欺凌緊密聯系的,我們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詐后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第一次遇到攔截后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對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氣吞聲,或是不想宣揚,相反的會在無形中助長了對方的氣焰,使得對方以為你軟弱可欺,往往會導致新的勒索、敲詐和毆打事件的發生。
第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防范校園欺凌的一條途徑。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就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和毆打的對象。
第四、要慎重擇友。要對學生的交友進行教育,鼓勵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對已經
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課堂小結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頻頻出現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讓我們遠離校園欺凌,做個健康陽光的學生。
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教案課件二
一、校園暴力的幾種表現
(一)打架斗毆。
打架斗毆是校園里最常見的暴力行為,通常是一些品德較差的大同學,自以為有力氣,就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來毆打校內外的學生。除此之外,還有這伙中學生與另一伙中學生相互毆斗的現象,也稱為學生打群架。中學生打架斗毆破壞了學校的正常秩序,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聲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其危害性是顯而易見的。
不難發現,中學生打架斗毆的發生具有時間上的規律性:
(1)放學 時。中午或傍晚放學,特別是周末中午,一些與校內學生有聯系的校外少年,還有被學校開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門口尋找機會打架。同時,大批學生出校時易因發生碰撞而引發打架。
(2)考試結束時。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后,老師忙于批改試卷,學生普遍松口氣,一些不良學生就惹是生非,易發生打架斗毆。
(3)秋季開學時。新生剛入學,學校老同學串聯的,其中有因過去的仇恨而算賬的,往往采用暴力攻擊的手段來解決。
(4)課外游樂活動時間。不少學生喜歡到校外去打桌球、玩電子游戲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會活動場所管理不嚴,人員復雜,學生之間常因爭輸贏、爭地盤而發生沖突,導致打架斗毆。
(5)節假日。由于休息時間,有的學生家長又不在家中,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有的學生就跑到外面去,易發生打架,甚至相約互斗。
(二)強索錢財。
這是近幾年來發生的比較普遍且嚴重的校園暴力現象,往往發生在中小學校門口或附近地區,大年齡的中學生向低幼學生強索錢財,以暴力相威脅,逼迫低年齡學生交出零用錢或學習用品等,并不準他們告訴學校和家長。此類事件不僅摧殘了被襲擊學生的心靈,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而且造成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對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擔驚受怕。
(三)毀壞物品。
有的中學生由于心中的不滿、怨恨等情緒作用,通過毀壞物品來表現和發泄。在一些中學生里可以看到被學生破壞的課桌椅、墻壁、門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學生發泄情緒實施攻擊的結果。這類攻擊行為的目標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爭風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戀現象越來越呈現低齡化趨勢,而早戀給青少年的成長和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由于中學生心理不夠成熟,往往會因為女生而產生嫉妒、排擠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為缺乏溝通和引導而釀成打架甚至兇殺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礙。
青少年攻擊行為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礙所引起的攻擊性行為。國內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具有攻擊傷害他人的行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們的意識障礙、幻覺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礙、情緒情感激烈等。在這種異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與他人發生沖突,引起攻擊性行為,給他人造成輕重不等的傷害,極端嚴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見的少年多動綜合癥,表現為多動、多話、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學習和生活,并會干擾社會秩序。有多動綜合癥的少年行為,常有攻擊性,一次性精神癥狀有突然發怒、行為沖動的表現,二次性精神癥狀有明顯的暴力攻擊行為,在生活中顯得喜與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癥表現為意志和行為的障礙,造成行為混亂,在興奮之下會傷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癥者有的經常惹是生非,發生打鬧等沖動行為,造成對他人的攻擊。鑒于這些攻擊行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礙,而是在精神障礙的情形下發生的,所以應提醒人們給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
校園暴力從根本上說是社會暴力病態在向校園延伸的結果。如果任由這種勢頭發展下去,無疑會給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這種認識上的偏差,無論對其個人還是對社會而言將是非常危險的隱患。這種由家庭、社會和學校多方造成的校園惡瘤,如果不在校園內得到應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會將會為此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一)家庭暴力是校園暴力產生的根源。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們大多受到極度貧困、父母離異甚至家庭暴力等負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關愛和安全感,從而形成攻擊性人格。為此,他們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釋放壓抑,獲取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還可借此在同學中樹立威信?梢姡狈﹃P愛、缺少管教是這些孩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師對學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土壤。
老師不論出于什么目的體罰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是嚴重的。老師施暴在前,學生想要對抗在后,這也是榜樣的力量吧!
現在老師對學生體罰的事件,雖還是時有發生,但已大大減少,這正是教師觀念進步的體現。而校園冷暴力卻常常被忽略。校園冷暴力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對問題學生采取不理睬、疏遠、隔離及在語言上進行諷刺等行為。這些看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舉動,但其殺傷力更大。老師如果對向個性較強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話,將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輕則導致他們厭學,重則造成自閉的后果,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極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