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氣下一句可以接高尚清風或偉大雄心。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浩然正氣,漢語成語,拼音是hào rán zhèng qì,意思是正大剛直的氣勢。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出自《孟子》。
原文如下: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你確定這是你需要的下一句?)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成語典故
據《孟子·公孫丑上》記載,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孟子,說:“請問老師,您的長處是什么?”孟子說:“我善于培養我的浩然正氣。公孫丑又問,什么叫浩然之氣?孟子說:“這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說的話,首先它是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其次,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沒有正義和道德存儲其中,它也就消退無力了。這種氣,是凝聚了正義和道德從人的自身中產生出來的,是不能靠偽善或是掛上正義和道德的招牌而獲取的。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所謂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經說過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對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曾有一首長詩對之作出過生動的文學描繪,這就是一身正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寫的《正氣歌》。詩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蒼冥!币馑际钦f,浩然正氣寄寓于宇宙間各種不斷變化的形體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構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氣;在人間社會,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時,便表現為祥和之氣,而在國家、民族處于危難關頭時,便表現為仁人志士剛正不阿、寧死不屈的氣節。社會秩序靠它維系而得以長存,道義是它產生的根本。他還列舉了中國歷史上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如不怕殺頭仍秉筆直書的晉國史官董狐;堅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載的蘇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斷頭將軍,而無投降將軍的嚴顏;率部渡江北伐、中流擊楫、發誓收復中原的東晉名將祖逖,還有充滿忠貞正直之氣的諸葛亮的《出師表》……等等,作為例證,說明浩然正氣長存于天地之間。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并說這種氣“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詞源上說,浩然:盛大的樣子;正氣:剛正之氣;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的精神。這種精神,宋朝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我理解為正氣是一種有利于鼓舞士氣,激發活力,增強團結,凝聚合理的奮發向上的精神,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一種精神。
不朽的絕唱形容某事很出奇,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