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
孟子約于齊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齊國,受到禮遇。
齊宣王見到孟子就問:“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回答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
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晉文公圖謀霸業;孟子的政治主張卻是效法“先王”,實行“仁政”。
他講的“保民而王”、“制民之產”的道理,雖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階級的長久利益,但并非“富國強兵”的當務之急,從而被看成“守舊術,不知世務” 。
燕王噲因讓國給燕相子之,引起燕國內亂。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獲全勝。
齊宣王對孟子說:“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說:“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宣王不聽,“燕人畔”。
王曰:“吾甚慙于孟子。”孟子對齊宣王的進言很多,并未見用。
他本來打算依靠齊宣王來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但齊宣王只是把他當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來尊重,而不是想實現他那一套政治理想。
孟子也看清楚了這一點,便準備回鄉。
齊宣王派人告訴孟子:“我欲中國(國都中)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這實際上是把孟子當作一塊招牌,博得尊賢重士的名聲。
2、范仲淹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歲,章獻太后(宋真宗章獻皇后)依然主持朝政。
冬至,仁宗準備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祝壽。
范仲淹認為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就上疏仁宗說:“皇帝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于內宮行家人禮儀即可,若與百官朝拜太后,有損皇上威嚴”,諫言仁宗放棄朝拜事宜。
上疏奏報內廷,沒有獲得答復。
范仲淹又上書太后,請求還政仁宗。
奏書入宮,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驚失色,批評他過于輕率,不僅有礙自己的仕途,還會連累舉薦之人。
范仲淹據理力爭,并回寫一封長信(《上資政晏侍郎書》),詳述自己做法的緣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阿諛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3、屈原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頃襄王十九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于陳城(今河南淮陽縣)”。
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于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
這一年大概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當時六十二歲左右。
4、杜甫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是為肅宗。
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今陜西富縣)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
同被俘的王維被嚴加看管,杜甫因為官小,沒有被囚禁。
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
時值安史之亂,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展,在此期間寫了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
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了《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的詩,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5、陸游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任命陸游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
陸游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
時孝宗在宮中取樂,并未重視,陸游得知后告訴大臣張燾。
張燾入宮質問,孝宗遂罷陸游為鎮江府通判。
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張浚為都督,主持北伐。
陸游上書張浚,建議早定長遠之計,勿輕率出兵。
張浚派大將李顯忠、邵宏淵領兵出擊,收復靈壁、虹縣,進據符離,因李邵不睦,宋軍大敗(符離之戰),偏安之論隨即甚囂塵上。
張浚上疏領罪,被貶為江淮宣撫使。
隆興二年(1164年)春,陸游在鎮江任上結識張浚,獻策出師北伐,張浚贊揚為“志在恢復”。
四月,“隆興和議”將簽成,陸游上書東西兩府,進言說:江東之地,自吳國以來,莫不以建康為都城。
臨安頻臨大海,運糧不便,且易受意外襲擊,皇上駐扎臨安,只能作為權宜之計。
(1).關于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賞析
(2).亞圣孟子經典語錄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合約簽訂之后,皇上應駐扎建康、臨安,金朝來使,或到臨安、或到建康,這樣以來,可以爭取時間建都立國,而不令金朝生疑。
時龍大淵、曾覿掌權,陸游就對樞密使張燾說:“曾覿、龍大淵利用職權,廣結私黨,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無窮。”張燾聞言奏報朝廷,孝宗大怒,貶陸游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1165年),陸游調任隆興府通判。
有人進言陸游“結交諫官、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朝廷即罷免了陸游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