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范文(5篇)

思而思學網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1

《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讀完了龍應臺的“人生三書”,總有些東西久久的縈繞在心頭,卻總也不愿讓它散去。
安德烈在參加了許久未見的同學的婚禮后曾這樣感嘆道:我們真的要長大了么,這么快就要跳過時常討論的喜愛的足球,音樂,政治話題而進入討論女孩,婚姻的步驟了嗎?我想,我的狀態和他是有些相似的。前幾天和Johnson討論關于婚姻的話題,我說其實對于這個我也要在不遠的將來要步入的階段感到害怕和迷茫,他的話或多或少讓我感到安慰: What is really strange are people who are NOT afraid of marriage. Yes Lily, there are many stages to a complete life each with unique challenges and rewards. The secret is to enjoy each stage to the fullest and take advantage of what it has to offer. 本•沙哈爾說過: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卻仍要鼓起勇氣去做。那么我,是不是少了很多點的勇敢呢?

我看過對教育學最浪漫的解釋是:教育學,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孩子你慢慢來》中,龍應臺對兩個孩子從出生到成長中的快樂、矛盾和煩惱刻畫的細致入微。她在其中這樣描寫到:飛飛出世,我開始了解什么叫命運。從同一個子宮出來,出來的一刻,就是兩個不同個性的人。安安吮吸時窮兇極"餓",飛飛卻慢條斯理。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曾經獨占父母的愛和整個世界,而后又被迫學習分享,安安的人生態度是緊張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為是老大,他是個成熟而有主見的人,帶領著小的。而飛飛,既然從不曾嘗過獨占的滋味,既然一生下來就得和別人分享一切,他遂有個“隨你給我什么”的好脾氣;他輕松、快樂、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他沒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輕易得到別人的愛。別人大量的愛又使他更輕松、快樂、簡單。這就是命運。我常常在想,在父母的眼中,我和妹妹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是《目送》一篇中,我最喜歡的部分。第一次強烈的有這種感覺,是送妹妹去上大學,看到她在操場上和新同學在一起時離開的背影。有著截然不同性格的我們,在別離時刻的表現卻驚人的一致,表面上云淡風輕,卻在轉身時偷偷的抹眼淚。那么我的父母呢,他們的人生中目送了那么多次自己的父母和子女的背影,他們是否也像我一樣,曾在暗處偷偷的落淚?有人說,一段感情中,付出最多的人愛的越深。可父母對子女的愛,從來都不求回報,從我們呱呱墜地時起強烈的親密無間,到我們長大后他們的放手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的愛在我們身上的體現,是心胸和智慧的遠行。因為他們知道,離別,是成長的第一步,不曾體會過孤獨,就不可能真正的成長和強大。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感謝我的父母,讓我和妹妹在有限的資源里得到最好的教育,讓我們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擁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尊嚴和快樂。
在我寫這篇讀后感的同時,也是我的第一屆學生在一診考場中奮筆疾書的時刻,在此也祝愿我的孩兒們能夠取得好的成績,為自己無限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2

龍應臺被譽為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發表多篇作品針砭時事,被形容“以有情眼光觀察社會”。讀她的作品,既能感受到她在家庭之外的理性和犀利,更被她作為母親和女兒的溫柔感動。其《孩子你慢慢來》與《目送》均是以溫柔筆觸描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母親與兒子,母親與女兒,在這兩種關系中,她給予無限的愛,也體驗著無限的幸福。《親愛的安德烈》是數封寫給兒子的信,數封信既是母子之間的互動,又是兩個成年人的坦誠溝通。

人總是在特定的身份中才能感受到其責任與幸福。身為母親與女兒的雙重身份,龍應臺見證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日漸衰老,背影總是留給她很深的印象,父母與孩子一世的緣分終是目送他漸行漸遠的過程。

讀《孩子你慢慢來》體會母親與孩子的彼此依戀。

《孩子你慢慢來》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母子之間的無限溫柔。其中有一篇文章《野心》讓我印象深刻。朋友來家里看龍應臺,問她生活是怎么過的。龍應臺詳細向朋友介紹了自己一天的安排:

“早上七點多跟著兒子起身,伺候他早點,為他凈身、換尿布、穿衣服,督促他洗臉刷牙。然后整理自己......到晚上九點他睡覺的時候,我差不多也在半癱瘓的狀態。”

朋友很同情地望著她,因為朋友知道在孩子出生之前,龍應臺有很多的計劃。研究文學、讀大量的小說、旅行、寫采訪報道、制作電視節目,等等。

做了媽媽以后,那些想做的事情很多都不能實現了。

當朋友問龍應臺是否后悔時,她只說“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

面對事業型的朋友,單身主義者,龍應臺沒辦法給她講清楚孩子帶給她的滿足,相信每一個做母親的人都能理解她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理想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孩子帶來的幸福,做母親的總有不一樣的體會。

“她著迷似的想吻他,幫他穿小衣服時、喂他吃麥片時、喂他洗澡時、牽著他手學走路時,無時無刻她不在吻著娃娃的頭發、臉頰、脖子、肩膀、肚子、屁股、腿、腳趾頭......”

那是她的安安,她愿孩子成長的時光慢一些,不愿錯過小人兒每一次的成長,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她知道待他慢慢長大,他們之間或許就再不會有如此完全的聯結。當他開始獨立,不再那么依賴外界,作為母親又能尋求一種怎樣的安慰?

讀《親愛的安德烈》,體會成年人之間的彼此尊重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系,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情商總是被利用到家庭之外的地方。因為是家人,所以多了很多任性,少了很多溝通。在感覺到孩子日漸遠離自己,甚至不愿意與母親溝通時,龍應臺選擇了用一種溫暖的方式嘗試打開兒子的心扉。她尊重孩子作為個體的完整性,《親愛的安德烈》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

他們交流彼此的童年、對歷史的看法、對窮人的態度、對文化的感受,他們討論關于得失、關于平庸、關于家......

他們是兩代人、兩國人,生活環境的差異是客觀的,龍應臺自嘲,在安德烈的環境里,美對他來說是一種涵養,而她只有一堆關于美的知識,卻沒辦法把它變成一種涵養,因為涵養需要浸入式的體驗。一個人身上有歷史的痕跡,也有時代的痕跡。

她說“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她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樣的一母一子,母親是文學博士,知名作家,知識淵博,視野開闊,思想深刻;兒子十五歲即走遍半個地球,對許多問題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現在的我不禁在思考:多年以后我怎么同自己的子女溝通?只是聊些家長里短蘿卜白菜,還是能縱論天下藝術人生?頓時覺得,想要成為一個好的母親,需要做的很多。首先一條就得讓自己足夠優秀,要不然都會感覺配不上那么好的小人兒。

讀《目送》,體會一代人與另一代人之間的聯結。

如果說《孩子你慢慢來》寫的是母親對孩子的依戀,《目送》更多地展現了一個女兒對母親的依戀。當老人逐漸變得像孩子一樣偏執、簡單、需要依靠、害怕孤單,女兒對母親就像是她對兒子一樣,需要細心照顧。母女的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筆端,躍然紙上。美麗文字的背后,《目送》是不是也在訴說龍應臺的孤單?

全書最有名的一篇文章《目送》中,龍應臺寫了自己目送孩子上學,又目送父親被推入火葬場。三代人之間的聯結讓人體會生命的輪回。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書中寫母親的老去,寫父親的訣別,寫孩子的疏離,寫人生的困惑;寫經歷失敗的頹廢,寫成功過后的淡漠,寫身處鬧市的孤獨,寫面對生死的迷惑。每個人在《目送》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作為兒女的,或者作為父母的影子。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3


前段時間讀罷龍應臺人生三書:目送,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
算是三本散文書籍,記錄了大部分她與自己的父母、子女間的點點滴滴,細膩,感動。
人生會有很多機遇,經歷越多的人,思想越沉穩,寫出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安安靜靜,卻真實而又感動,由于國民黨戰敗,龍應臺先生隨家人逃離家鄉,踏上陌生的土地,從此開始另一種人生,后來又經歷出國,經歷愛情,經歷為人母,到為了事業回歸臺灣,所以她有太多的話想說,太多的感悟要表達。其實作家也好,文人也罷,都要有豐富的經歷,可以由自己的腳一步步走出來,也可以用自己的眼在書中一字字看出來,但目的都是為了激發自己內心沉睡的靈魂,這種靈魂應該人人都有,不過是有人活的迷茫,活的愚鈍,最后讓那靈魂永遠的沉睡,而一部分人通過不斷的發掘與鍛煉,最后靈魂覺醒,它來代替自己表達自己,說出了很多可以讓人品味的話,寫出很多深沉而內斂的字。
看她的書,當時都有自己去寫作的沖動,想把生活用藝術色彩的文字記錄下來,可以讓自己后世品味,也可以用來感召他人。其實我更想有如此清晰犀利的心境與眼光,可以發現生活中被自己忽略的美好,很想多年以后回味當初,看著細膩清晰的字跡,可以回到當時,可以再年輕一次,再把生活真真的復習一次。所以還是先養成日記的習慣,記錄下每次的美好,用鍵盤記錄下對我很重要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者偶爾的想入非非。人這一生要活的認真,不能眼睛一閉一睜,茫然的走到盡頭,如果那樣的話和沒有來過此遭又有什么分別。更加勤奮吧,加油。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4

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零星看過幾篇龍應臺的短文,早已忘記具體是什么內容,只是留著一個感覺還不錯的印象。后來從不同的渠道得知龍應臺的書寫母子之情之事的《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很好。再后來,也就是在半月之前在網上看了一部分《親愛的安德烈》的章節,就被吸引了,于是果斷了購入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此外同時購入的還有她另一本影響較大的書《野火集》。

我不知道“人生三書”怎么排序,或者有沒有排序。但是我愿意用以上的次序為他們排序,這是一種簡單的時間順序排序法。《孩子你慢慢來》講的是安德烈從出生到上小學這期間的故事,當然還包括華飛的出生和一些瑣事。《親愛的安德烈》講的是安德烈高中到上大學期間母子倆針對諸多問題進行討論的信札的合集。而《目送》內容就寬泛一些了,除了更大的華安和華飛的故事外,還有龍應臺和父母、兄弟之間的故事,這本看起來就沉重多了,因為此時的龍應臺已經五十多歲了,離異了,孩子也不再身邊了,父母也漸漸離去了,所以思索了很多生死大事,離別之情,感情更深沉。

用了一周的間歇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之后又是一周時間看完了《孩子你慢慢來》和部分《目送》,本想等到三書都看完后在寫讀后感,但是有些著急了,所以只能是初感。《孩子你慢慢來》是看起來最輕松,最快的,因為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真實,細膩,點滴之間可以看出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與期盼。也可以看出一位母親的教育思路,雖然沒有敲明叫響地提出來,雖然隱藏在一個個細碎小事中,但是我還是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讓他在大自然中慢慢的學習成長。而從中學習更多的是,要用時間、精力、耐心去觀察孩子,并把他的點滴成長記錄下來。這讓我對自己記錄陽陽成長的博客的荒疏進行了自省。往往是發現了小陽又有了一點進步,或者可愛的話語,當時還記得,想著過兩天就把它記下來,但是結果幾乎就是很快就忘記了是什么事情了,所以錯過了很多東西,遺憾。現在我正在學習隨時用手機記下小陽的小趣事,小成長,以便在博客上記錄的時候有備忘錄。《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感受就是真是一對有思想,又有文筆的母子,安德烈的思想和文筆是遺傳媽媽的嗎?我希望待小陽長得那么大的時候我也可以和他用這種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來交流深刻的問題。這樣的話現在我就要儲備知識和智慧了,否則到時候我拿什么和小陽交流呢?《目送》雖只看了三分之一,但是讓我幾度落淚,那母子之情,父母和自己的,以及自己和自己孩子的,都是那么情真意切,讓人動容。那是一個中年人正在經歷的情感,在若干年后我也會經歷同樣的事情,看著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看著父母一個一個地離開自己,看著最愛的人的遠離,心里會是怎么的感受呢?

龍應臺人生三書讀后感5

有那么一個階段,我生活在漫無邊際的無聊中。曾經熱愛的不再喜愛,曾經唾棄的不再厭惡,曾經不屑一顧的卻熱烈地去附和,去追捧。在彼時的我看來,曾經的一切,都是霧里開花,水中望月;現實的一切,就是要無知無覺地接受,再接受。身為女人,更是要如此面對生活。每天重復著那些永遠做不完的家務,回答孩子永遠幼稚可笑的問題,傾聽老人那些永遠是雞毛蒜皮的家長里短。而我,只要漫無邊際地,隨著這些人群一直往前走,就萬事大吉了。

直到今年,我加入了新教育的學習團隊里,又接觸到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我才意識到女人的生活里也有那么多特別的滋味,女人的生活里也有那么多生命的智慧。

(一)

《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人生三書的第一本。書中的內容大多數是龍應臺身為母親,照顧兩個幼小兒子的生活記錄。她沒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那樣有明確的理論宣言,甚至沒有作者明確的育兒思想呈現,她只是在淡淡的敘述兒子成長的過程,書寫那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情。然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分明地感受到作者身為母親的喜悅與溫情;能夠跟隨著作者的文字,為孩子那些特別的發現而驚訝,為孩子一點點的成長而驚喜。

或許,這就是龍應臺文字的力量。

文中寫到安安對事物的初識過程,盡顯一個孩子對外物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原本我以為在孩子初學語言的階段,一定要給孩子一個純凈的語言空間,比如不能用多種方言干擾孩子最初的語言學習。可是,安安卻能夠生活在四種語言環境中(爸爸媽媽之間說的是英語,但是沒有人教安安講英語,而且通常是特意避開安安說英語,為的是怕把小家伙搞糊涂了),并且非常自然地將每一種事物認定為有三個名字,還能夠分對象說不同的語言。比如在與媽媽說話時用漢語,與爸爸說話時用德語,與老師小朋友們說瑞士語。可是即便如此,小安安還是學到了一些英語,比如“Look”。龍應臺這一發現就在“完了,他開始懂英語了”這一“沮喪”之語中結束。

作者說是“沮喪”,我說更多的應該是驚喜、是贊嘆,孩子的學習能力竟然如此強悍,就“好像腦子里有幾個按鈕,見到不同的人就按不同的鈕,絕對不會錯亂”。

身為父母親的我們,身為教育者的我們,首先要在心理上要充分地認識到孩子的超能力,給予孩子更多學習的平臺,讓孩子的智慧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其次,在行動上更要注意給予孩子成長的時空,讓孩子慢慢來。就像書中的序言《蝴蝶結》中那樣:“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以這樣的耐心與勇氣等待孩子在成長中一點一點的摸索,讓孩子用自己的心腦用自己的手腳認識這個世界,學習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這樣的行動,龍應臺的孩子才能夠有那樣多的發現,才能夠在看似“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中快速地成長,快速地與母親“漸行漸遠”。

第三,我們還要學會“放手”。在該書十周年的改版重出之時,龍應臺兩個兒子華安和華飛各自寫下了他們想對母親說的話。編者說這些文字既是“跋”,也是另一個生命的“序”。是的,十五歲的華飛寫下《我這樣長大》,展示的是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點點表現,他對母親說的更多的是感謝、是體諒。即便寫到母親打他們的雞毛撣子,也是不曾真正“動武”的母愛。看到成長后的孩子寫出這樣的文字,天下哪一個母親不會感到欣慰呢?可是十九歲的華安寫下的《放手》,展示的就不僅僅是這樣的內容了。那支細小的雞毛撣子,在華安的記憶中與華飛的是有差異的??“手心打得可疼,有時候也打屁股,還有總共兩次,她甚至打了我的臉”。這樣的母親跟“放手”的父親比起來,在華安看來就是“家庭獨裁”者。而母親一直說的“喂,看看書怎么樣?”這個句子對華安幾乎沒有影響力。華安甚至從一次送孩子進音樂資優班的面試中發現“德國是一個母親不熟悉的‘異國文化’,在這個‘異國文化’??我的‘本土文化’里,我比她還行。……因為這種‘分裂’,我就常常和她有不同意見,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還因為有這樣不進入‘狀況’的母親而覺得羞愧。”

面對自己的成長環境、面對母親的教育方式,十九歲的華安比十五歲的華飛更多了一份思考。華安在文末很明確地對母親寫道:“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十九歲的華安需要的是母親的放手,讓他自己去探索世界,收獲未知。這便是生命成長獨立的真實渴望,或許也是在德國式教育背景下孩子對獨立生活的強烈愿望,或許還是不同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生命對教育觀念的不同理解,或許還是新一代個體與老一代個體生命閱歷的差異所結出的一顆鮮亮的果子。

(二)

在閱讀完人生三書的第二本《親愛的安德烈》之后,我發現還有更多因素導致這一對母子之間產生各種各樣不同的意見。這些不同糅雜起來,在母親與華安之間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墻,似要隔斷曾經那一份親密的母子深情。所幸的是《親愛的安德烈》出現了。這本書是龍應臺與安德烈的書信集。為了了解十八歲的安德烈(華安),龍應臺專注地完成了這一專欄的書寫。同時安德烈也抓住了這次機會,與母親進行了一次別樣的深度交流。雙方都在這一次中,向對方的心房走近了許多,讓理解的光芒照進了彼此的心間。

書中序言部分龍應臺這樣寫道:“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通過書中那么多封信以及為了寫這些信件而進行的溝通,龍應臺對安德烈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她還透過這樣的方式,將自己的過去、自己以及一代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追求全數展示在兒子面前,為兒子的人生航向做好了一個參照。而安德烈也在文中真實地展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對周圍一切的認識。無論他人怎么看,安德烈與母親龍應臺之間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溝通。并且這份溝通還影響了大陸、香港、臺灣、歐洲等等許許多多的家庭,讓這些父輩與子輩之間更多了一種交流的途徑,甚至挽救了不少父子母女之間僵化的幾近崩潰的關系。這本書還給一些正處于迷途中的父母、孩子找到了生活的共鳴,為他們生命、生活質量的改善帶去了福音。書中大量的讀者來信讓我特別震撼。一個家庭的問題往往就是無數家庭的縮影。一對母子的付出,滋潤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心田,還有無數類似的心田。

《親愛的安德烈》還告訴我們這些家長這些教育者:面對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即使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即使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似鴻溝,只要我們抓住機會,走近一步,不要忙于指責,而要專注傾聽對方的心聲,做有效的溝通,沒有什么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這就是人生三書告訴我們的第四點。這也是生命成長至又一新歷程的必要結果。

(三)

《目送》是龍應臺人生三書的第三本。這里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獨立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母親只能目送孩子“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小路另一端的背影,而且“不必追”。深深的落寞、傷感即使充斥了母親的心懷,母親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孩子的成長變化。而這一切依舊只是為了孩子。母親在對孩子依舊的深情和理性的放手之間深深地糾結著、痛苦著。

這是面對孩子成長獨立的變化,身為母親的龍應臺真實心理的展現。于此同時,身為女兒的龍應臺也感受到了面對父輩生命逐漸衰老直至逝去的變化歷程。她以女性作家細膩的觸角,將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一一敘寫了出來。文字中的款款深情令人不得不動容,而生活所必須的理性之光又不得不在那些細枝末節中展現出來。明知母親已經患病,容易忘記很多事情,甚至不記得眼前日夜陪伴她的就是她心心念念的“雨兒”,龍應臺還是一次次地回答母親相同的問話,陪著母親到處走走逛逛。明知過往的那些日子是山路十八彎,但是對那些曾經的過往,人們依舊深情地懷念,就像那首歌一樣, “讓它淡淡的來,讓它好好的去”。明知華飛也長大了,與自己“漸行漸遠”,但是代溝、不同的文化積淀導致的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只能平靜地接受。因為他是“我”的兒子。

面對那些逝去的和那些正在逝去的日子,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看似淡然地書寫了出來,給予讀者的卻是深沉的牽掛、深刻的共鳴。是的,“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但是“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那些曾經的美好就像奪目的一粒粒鉆石,始終閃耀在記憶里,讓記憶中“漫山遍野”,開滿茶花。

在此,我不再細數閱讀中那些點點滴滴的感動,只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也能夠書寫下那些或開滿鮮花或飽含熱淚亦或說不清的記憶,讓它們凝成一汪碧泉,滋潤曾經干涸的心田。

這或許就是人生三書告訴我們的第五點:珍愛生命存在的每一時每一刻,淺吟慢嘗,及時記錄下生命的各種滋味,讓自己的生命芬芳成一朵朵鮮花,愉悅自己的同時,也香溢他人。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