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學習動力,對學習不感興趣、做作業拖拖拉拉的、上課注意力分散、討厭上學,這類問題實在是最讓家長們頭疼的了。很多父母為此來請教我們的心理老師:“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學習呢?”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要做得到、做得好,確實需要一段時間。
一般來說,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興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如果大多數孩子對學習都能保持一個好奇心和上進心的話,學習成績就都非常優秀了。雖然這個問題顯得很一般,處理起來卻不簡單,不僅需要精心計劃培養學習動力和成就感的過程,還需要家長們在幫助孩子之前,先來接受幾個小時或者幾次的指導,為的是清除掉以往的教育謬誤、建立新的教育觀念,并且,要家長在對孩子實施計劃的過程里,邊實施邊學習,經過心理老師的檢驗和孩子的反饋,修正出家長期待的“有效”的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才能最終培養出有學習動力和上進心的孩子,除此之外,常常還能伴隨著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一箭雙雕甚至多雕,起點是從家長們開始的。
從學習心態上講,孩子討厭學習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從眾心理比較嚴重,不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兒。這種心態的孩子把學習當“任務”,敷衍了事。形成因素多半是自小被父母督促著學,成績的好壞常常決定著爸爸媽媽的心情,而爸爸媽媽的心情又極大的影響著孩子的感受。久了便形成一種“為了父母高興”或者“為了不受責罵”而學習的敷衍情緒。其次是青春期心理對學習動機的影響。有些孩子就是在剛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開始思索學習的意義,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使得平時受壓制和控制的孩子,在這個時期尤其會通過“反學習”來“反家長”,或者是通過標新立異的“學習觀”來強調自我。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化和思維革新都來得十分顯著,因此對學習產生排斥感和厭惡,最終影響了學習效率和成績,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最常見的還有“早戀”對學習動力的削弱。
然后要強調的是學習習慣和技巧的問題。學習習慣應該從孩子上小學開始逐漸形成,例如放學回家后主動完成作業再看電視、學習的時候不吃零食、高效率專注的學習狀態等等。這些現在看起來難能可貴的學習品質,其實在孩子剛進入學校的時候就培養是非常容易養成的。可是大多數家長還是從一開始就看重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習習慣和學習觀。就像我們如果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就會從小循循善誘的灌輸他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好的價值觀,孩子才具備成才的基礎。學習也是一樣,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加上大學四年,就是十三年,這么久的學習生涯,沒有好的學習觀作祭奠怎么行呢?
除此之外,學習習慣是學習成果的最關鍵的保障。例如,一般情況是孩子放學回到家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就玩兒。這種無時無刻的流水式的學習方式是缺乏自律和效率的,如果孩子6點放學回到家,洗洗手洗洗臉,吃點水果休整一下情緒。到了6點半開始打開書包拿出所有的作業科目,專注有效率的完成每門作業,一直到7點半開飯,一個小時的飯前學習時間和飯后一小時的學習時間。有時間規劃、有效率的完成作業,每天如此,就會形成松弛有度的學習節奏,該專注的時候能夠專注,該放松的時侯也能放松得下來。有句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放在學習上就是沒有“習慣”不成方圓了。家長們不要小看“習慣”的力量哦!
學習動力、學習成就感、學習習慣、學習技巧、學習觀念這五項,因為篇幅受限,今天只簡要提及了三項,也是非常重要的三項。其中,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動力的影響因素,是我們家長可以努力嘗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