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經驗分享:我用高三一年逆襲
高一時,我沉迷于網絡小說。高二時,我跟死黨玩遍了整個長沙城,以至于解放西路的每位老板都認識我們。直到高三,我才無力地發現,自己已經處于年級的尾端。高三報到那天,爸爸對我說:“這一年還是讀點書吧,不然你三年真的就沒留下什么值得懷念的東西了。”“是啊,我該留下什么讓自己懷念呢?”我問自己。
我開始認真聽課,開始按時交作業,開始記每堂課的筆記,開始下課積極向老師提問題,開始抱著總是看不懂的數學題,開始啃著做不對的物理題,開始背著記不住的英語單詞……由于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識太多,我幾乎就是“從頭開始”,這需要勇氣,但每多學一點東西,就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從頭開始,帶給我的還有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尤其看到周圍的同學比我超出很多。這時候,爸爸對我說:“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穩,就能走得遠。”
雖然一開始我的排名沒有太大變動,但是我沒有輕易放棄。老師告訴我,那是因為整個年級的實力都在爬升,我的進步只是沒有超過年級平均水平。這個“看不出來”的進步過程幾乎令人崩潰。因為我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無限制壓榨自己的體力,卻發現沒有任何效果。此時,友誼變得異常重要。雖然緊張的學習節奏讓我和朋友沒有很多時間天天膩在一起,但是惺惺相惜的鼓勵無疑是一種最令人安慰的存在。我們就在一次次打擊中,一次次站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雖然早已傷痕累累,但卻威風凜凜。
3月,南方古老的校園,樟樹已經開出細白的小花。兩個多月后的蟬鳴中,將迎來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場考試。此時的我,已經到了飛躍期。我的分數不再是以前可憐的500分多一點點。每一次考試,我都能有近50分的提升。當知識上的盲點都已掃除,此時需要補充的,只是技巧上的提升。而考前的幾天,需要我重點準備的只是考場應變能力。
高考放榜時,有殺出來的“黑馬”,也有馬失前蹄的強者。這一場考試,向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可是它帶給每一個奮斗者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它能夠指引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相信有美好的明天;在最落魄的時候,依然堅信可以改變命運。這是一種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到的人定勝天的能力。
高三一年理科生怎么逆襲?
語文:
1、【背誦就是最大的誤區】紅色警告,萬萬不要把學習語文的時間浪費在一再的背誦詩文上,不要以為復習語文就是復習背誦。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多學校都重視這個,在筆者看來,簡直坑爹坑祖宗。
偷偷跟你們講,高考的默寫,6分,4句選3句,1句中分為2小句,一共6小句,每個一分。這8個句子,都是名句,經典句,而不是偏的,字難寫的。非常之容易把他們秒殺的,不要太認真,認真就輸了。是要背,但語文哪里只是背這些。
2、語文最關鍵的地方就是【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包括作文書,不過,不喜歡看就不要看,沒事的)提升修養的同時,有意識主動性地積累些好詞、好句。
不是說做什么摘抄,而是把做摘抄的時間用來用心享受領悟沉浸在書中作者開創的世界當中。這樣,你才能真正提升你的語文靈氣。什么摘抄,誤人子弟不淺呢。
3、【古文課文的學習不能靠課本】這也是坑爹的。想提升古文?練練吧,不過,練太多你還是輸,交給語文的時間要無私奉獻給看書,你不覺得看書很休閑很爽嗎?古文的話,推薦四大名著,選一本喜歡看的看看。
4、【閱讀占的分比較多】,不過看多了書,你閱讀能力必然超群。剩下就是答題技巧,主動憶答題技巧方法。還是那句,語文的一切技巧,練,要適可而止,有所收獲,就行了。別死命攻擊它,它比較難比較煩,不然很快會失去信心的。
5、【作文最大的難度在于審題】審題需要你在高中里琢磨下,可以向老師討教一下。高中生,除非你是大神,不然不要寫記敘文。
高考改卷,議論文才是王道才是主流。高分議論文要求【審題準,中心突出,立意好,邏輯清晰,說理清楚,文筆較好】
筆者推薦一種議論文格式:第一段,兩句話之后,引出你的中心觀點,比如,做人做事,要適可而止。第二段,分論點擺在段首,比如,分論點能讓我們把握收益,先寫詳細事例,再進行深刻剖析,說理,這段是文章的腹部,最長。第三段,分論點擺在段首,略寫事例,最好四個例子,古今中外各一個,然后再來剖析,說理。第四段,分論點擺在段首,這一段反面論證,反面例子+分析。第五段,辯證分析,即說說自己的觀點也不是絕對的,有些時候又該怎樣怎樣,比如,不是做所有事都該適可而止,好比學習,學海無涯,怎么能適可而止呢?我們該做的,只是學會在恰當的時候適可而止。第六段,結尾,有能力造些美句升華一下當然好,不能的話就算了。
這個格式寫好了能有54分。54分以上的作文太難太,全省沒幾篇,自認為不是大神的話,絕對可以采用這個格式。
我廣州一模就用的這種格式,53分。
順便說一下,我語文是兩年沒學,沒錯。但我看小說,從初三一直迷戀到高二。文字的功底,肯定是有的。補充上文,還要練一下前四題選擇題,不用多,兩天練四題,很快你就能成為前四題大神。
數學:
【方向對了,做多點題也不怕。前提是,每做一份題,做題前中后最好要有反思聯想類比】
首先,把所有的會考的基礎知識都掌握在心,這就要求你把那本小小的高中數學基礎知識認真地拜讀了。
當然這是不夠的,數學最不用擔心的就是沒有題目了。無論你愿不愿意,你都會做N多N多的題。但為什么每個人都做那么多,成績有那么大的差別?
因為相差兩個字,思考。思考這題考了什么,思考這題是怎么考的,思考自己所知的基礎知識竟然可以這么運用,思考這題的陷阱慣性思維所在,思考各種知識是怎么精妙地串接在一起的,思考這題還可以怎么考,思考這題的思維方法,思考答題怎樣規范簡便等等。
不是真的每個都要思考到,不同題目有不同的思考價值,有的思考這方面好,有的思考那方面好。
數學學很多,很多東西都化為選擇填空題,選填不會怎么難,考試拿個8到9成并不難。6道大題,前三道必拿滿分,后三題看能力和平時的思考而衍生出的強大數學思維能力了。
當然,9成的填選,前三題,依靠平時的訓練思考,每個人能力上講,都沒問題。
然而,除了平時的思考訓練,限時訓練肯定要有的,如測驗考試就是了,還有自己安排給自己的測驗也是。做限時數學題只有兩個目標??準!快!
平時多點注意數學的原理、道理,明白為什么會這樣,如果是那樣又會怎樣,想深,對數學思維,很有幫助,能讓你超乎常人。
英語:
我不知道背《3500》有什么用,我好像就被動地背了20幾30頁,大概十分之一吧。然而在這次相當簡單的高考里面,考了126,不過如果考往屆難一點的也有110多點。我就是在高三,對英語也很不上心,作業基本沒做,練的選擇題也是同學的一半還少一點。但我每天會做一篇閱讀或者完型填空。做完之后,不是拿著紅筆對著答案打鉤打叉,而是拿著紅筆,很認真地思考,為什么答案會是這樣,英語文章里的邏輯是怎樣的,把語言問題,轉換成邏輯問題。當然,不少的文章,讀起來都非常得吃力。但是高三,一年,還不夠你克服閱讀的吃力感?說不過去了吧。英語選擇題最核心的還是思考,思考多了,英語做題智商也就出來了。如果你還有余力,你可以把一些范文啊課文啊甚至閱讀文章,讀出聲來,增強自己的語感。語感,就是應對英語的武器。只不過,每個人的武器有強弱之分罷了。
單詞,因為我懶,更因為時間實在太緊缺,畢竟只有一年,所以沒有刻意去背。我覺得勤奮點的背了又記得住的同學當然是主動背了單詞好。盡管沒有主動背單詞,但高三閱讀量那么大,很多單詞都出現過在眼前兩三次以上了,翻一下《3500》知道一下意思就好了,這就能應對起碼廣東高考的閱讀的詞匯量需求了。背單詞最大的作用是在作文上,但作文詞匯量的不足可以通過漂亮的寫作專用句型短語來彌補。
我也屬于投機取巧,這也是為什么這次英語這么簡單也只有126了。
如果同學們擠得出時間來背重點單詞,當然好,但也不要用太多時間,平均每天10到15分鐘就不錯了。
再說一句,時間真的很緊很緊,把絕大多數的時間投入到理綜數學上,成效要大得多多多。
理綜:
整個高三,我從未在家中學習一分鐘。八月,每天,我都強硬地把自習課扯出20來分鐘去專注理解記憶生物書的內容,速度很慢,從必修一開始,努力往第一輪正在復習的進度靠攏。用了兩三個星期,所強攻的章節,跟上了復習的進度,而后也一直都有拼生物。之后測了一次必修一,從40分變成80多分接近90分。生物,課本,就是王道。物理沒有做過一次筆記和錯題,上課時,別人做筆記的時間,我就抓緊時間,非常非常努力地用心地思考理解記憶原理規律,為什么它會這樣它會那樣。就這樣,物理越來越強大,之后一直沒有考低過班前五。化學一開始真心弱,真心累,內容太繁雜,但必須啃,沒辦法。最重要的是那本綠色的厚厚的備考,前面的內容,就是基礎,非常很重要,我做滿了,有些章節,每一個選項每一行字都自己去思考推敲拓展。市調研之前,復習了三分之一多點的備考,一考,全市20幾名。理綜,在學習的時候,核心就是思考,記憶反而次之。
不少人問到化學,再說說化學吧。四個字:規律、類比。化學是分一塊一塊的,無機金屬、非金屬,有機,化學原理,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每一塊都有其獨特的規律,其中又有很多典型的例子,通過這些例子去理解規律,然后類比,其他相似的東西也同樣含有一樣的規律。比如升溫會提高化學反應速率,這就是一個規律。更重要的要思考這規律的原理,化學反應有個活化能,微觀上,分子有活化分子和未活化的,升溫就分子獲得能量,使一部份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就會形成新的分子,也就是宏觀上發生了化學反應,這就是他的原理。這樣思考,是不是發現能把規律記得很牢固而且運用得很爽呢?綠的備考和課本是核心,課本的課后習題要做,大部分都要做,做完了理解到了規律和類比,你就神了。化學學習的核心還是思考啊,其他5科也是。化學的規律思考起來,特別符合邏輯,也特別有意思,有了興趣,學起來更加給力。如果覺得沒勁,也咬咬牙學吧,為了好大學的文憑不是?
題永遠做不完,思維方法技巧靈感才是數學的王道
我一直都很欣賞一句話: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沒有。我就是這么走過來的,別人能不能走過來,沒人知道。但我只知道,我的學習策略,很舒服。高三一年,我完全沒有感到沉重和壓力,反而很輕松很愉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信不信,就要看自己了。
關于智商和高考,我說說吧。分析自身情況,設下戰略計劃,是要靠一定的智商的。但單純的學習能力,與智商的關系實在不大,我認為“智商”不怎么影響“學商”。中國人的平均智商,一百零幾,應對高考,是沒問題的,都可以獲得滿意的成績的。我在學習上不是強在即時戰斗,而是我的謀略。所以,忽略智商吧,不要失敗了就歸咎于自己的智商不夠,這是在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