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溫暖的時光】
靜靜的卻不孤單,相依也是一種溫暖。
我們的空空的心,總是會被彼此填滿。
簡簡單單的快樂,充滿了溫暖的時光。
從初一第一學期排座位就如盤絲一般開始的。老師的指揮令把兩個不太熟悉的人拉在了一起,開始了我們的鐵桿生涯。
我們并不相熟,坐在一起沒講一句話,你我都是慢熱的人,而且都被朋友傷害過,背叛過。再也經不起一絲的傷害。所以都躲在自己做成的殼中,怕太陽灼傷我們的皮膚,怕坎坷的路會傷害我們,對我們而言,只有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但我們又是幸運的,可能是因為我們總是逃避別人的關心,才會發覺我們的相像,我們才會彼此靠近,彼此吸引,仿佛是時間的慫恿,我們每分每秒都在靠近,竟是這樣,我們就變得親密無間,在別人眼里,我們都很冷漠,其實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我們并不冷漠,我們彼此了解,彼此依賴,彼此需要。
我們經常在午后溫暖的陽光下,在草地上用慵懶的姿勢彼此依偎,聊天,開玩笑,講在大家面前不敢講的話,分享彼此的秘密。看著碧藍的天,潔白的云,感受著微醺德裹挾著青草味的風,懶懶的陽光,心里平和得像兩個安詳老太太,坐在海岸邊靜觀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簡單的快樂,總是喜歡這樣的午后,和云和你一起悠然度過,靜靜的卻不孤單,相依也是一種溫暖。似乎無論世界發生了什么變化,在這片心靈花園永遠記載著美好的回憶。我會飛過你的天空,而你會在下一站等我。我們共同垂釣我們想要得結果,沿著思念的小道,延伸到重逢的終點。我們空空的心,總會被彼此填滿。
只要我們在一起,每時每分,都有幸福的身影;每分每秒,都是溫暖的時光。
我們已經分開了很長時間了,在最近的一次見面中,我們依舊熟絡,吃飯時和以前一樣點彼此喜歡的菜,逛街時會買姐妹裝。聊天時我們發現,就在那溫暖的時光中,我們的殼被溫暖的陽光融化,同時融化的還有我們堅冰般的心,我們彼此都多了很多的朋友。
我想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回憶起那溫暖的時光時,心頭肯定會有一股暖流流過的。我會永遠記著你的。
【篇二:我想握緊你的手】
時間對人是殘酷的,這讓回憶變得如此美好,卻也如此傷感。記憶中的天氣總是陽光和雨水,快樂和憂傷是如此鮮明的交替,那樣的歲月里,我們多半沉浸在愛戀的世界。它們一半是紅色的,熱情躁動,而另一半則是藍色,憂郁沉靜。
我們的相識源于網絡這個虛幻的世界,在QQ上我們無所不談可以說是知心朋友吧,他的家離我家并不是很遠,但我們卻從來都沒有見過面。而我們的相遇卻是如此的巧合。
那天和朋友出去玩完,在車站等公交車的時候我發現旁邊的一個男生好眼熟便一直盯著他看,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也抬起頭來看我,我便立馬把頭低了下來,并給他發消息說:我剛才在車站看到了一個和你好像的人。他回復我說:是么?這么巧我也是。我扭過頭看他,兩道詫異的目光交匯在了一起。帶著驚訝我知道了他和我坐同一輛公交車,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還互換了手機號。
我們認識好幾個月了,他每次都會在晚上十一點多給我打電話,第二天早上我會告訴和我一起上學的死黨,說:他昨天晚上又給我打電話了,我們聊了多長時間。漸漸的習慣了他每天給我打一個電話,有一次他沒有給我打電話,我的心里就感覺少了點什么,突然發現我似乎喜歡上他了。
后來我向他表白,他并沒有答應,原本以為我們再也不會說話了,但事情的發展總是那么出人意料,在他生日那天他對我表白了,驚訝、激動、不敢相信各種情緒都沖了出來,我愣了。這時聽見旁邊的朋友在那喊著答應他!答應他!我才反應過來,我答應了他。
他說:在我對他表白之前就喜歡我了,沒答應是因為他想在他生日這天給我個驚喜。我永遠記得那一天,那么的刻骨銘心。
我們在一起了幾個月,有一天他打電話突然對我說出了分手,原因是他家長去別的地方做生意,他要轉到外省上學去了,還沒有等我說話就把電話掛斷了,只留下了電話那頭滴滴滴的聲音。電話那頭的他聲音是那么的好聽,說出的話卻是如此殘忍。心似乎在流著紅色的眼淚,那天下雨了,仿佛是連老天也在為我哭泣。
那天之后我試圖再去聯系他,卻怎么也聯系不到他,QQ也被他刪了,他仿佛他從來沒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現過,消失的無影無蹤。
距離分手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對于他的感情也變淡了,但每次想起他心還是會隱隱作痛,他的愛就像是一場夢,可卻有著真實的痛。
他曾對我說過:如果沒有我拉著你過馬路你遲早會被車撞死,你過馬路從不看兩旁的車。而我總是對他說:你不就在我旁邊么?我用不著看車。如今過馬路沒有人再牽著我的手,而你又在哪里?何時才會再次牽起我的手?
在不同城市不同地點的我們還會在某一天在某個路口和我相遇么?那時我們會握住起彼此的手還是各自的手上都有了另一雙手?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一起在雨中漫步,和你一起在公交車站偶遇一次,那時的我一定毫不猶豫握住你的手永遠不放開,一起攜手到老。
你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濕了我的眼睛也淋濕了我的心,卻又很快又消失,還沒有來得及撐傘便已消失不見,只剩我一人獨自彷徨。
【篇三:作別青春的云彩】
青春是邀約與創造,青春有穿透一切的熱忱。一顆陷溺的心躍出,去尋找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去感受另一種樣貌,回到難忘的歲月中去,找回對世界最初的熱愛。
1996年的秋天,你伴隨雨聲的來臨而墜地,你呱呱墜地的哭聲猶如一道閃電刺激了他們的心靈,他們七手八腳的招呼你,你的哭聲還是止不住。最后,你終于哭著睡了,那小臉上還掛著未干的淚絲,惹得人們一陣憐愛。
2004年的夏天,一道閃電嚇得你逃向母親的被窩里,隨之來到的雷聲嚇得你直往母親的懷里鉆,母親鄭重的告訴你:“孩子,你要學會堅強,母親不可能保護你一輩子,你自己要獨立、堅強。”你掉著眼淚看著母親。母親只是微微的點頭。你脫離了母親的懷抱,回到了自己的床上,蜷縮在被窩里發抖。那一夜,你徹夜未眠。
2011年的夏天,你抱著所有的希望應付你人生的第一個選擇。你滿懷信心的跨進中考的戰場,然而你卻失望而歸。可是失敗并沒有徹底將你,你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又回到你的作戰中心,再次邁上了征戰的步伐。你說:“沒有不成功的未來,只有不曾努力的借口;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
2012的冬天,雖然逃過了世界末日的追殺,但你卻承受不了內心的陰霾。你覺得世界末日會抹殺掉你所有的記憶。你說:“我的青春還沒有走到盡頭,怎么能就這樣喪失了青春。”那一年你17歲,你不曾想到我已到你的身邊有多久了。你望著天空問道:“青春先生,你會降臨到所有人的身邊,但為什么你不到我身邊呢?“殊不知我早已來到你的身邊,和你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我看著你哭泣,我的心也被劃上了一道道傷口;我看著你笑,我的心像吃了蜂蜜般一樣甜蜜;我看著你憂傷,我也會跟著你一起憂傷;我看著你喜悅,我也伴隨著你的快樂一起喜悅;我的心跳動著悅耳的旋律曲,為你彈奏出一曲又一曲的天籟之音。
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春夏秋冬。他帶著一條細絲讓你綁在手上,他讓我們永遠手牽手,心連心。青春就像坐火車一樣,溜過的景色那樣美,讓你留戀不舍;可是有時你也需要一個人默默撐起傘,等待未來的列車帶你駛向不知名的遠方。那些流逝的時光,醉人的風景,邂逅的人,終究是漸行漸遠。
作別青春的云彩,一年好景君須記。我是青春,我為自己代言。
【篇四:致母親的一封信】
親愛的母親:
您好!
先請允許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夠登上榮譽的高峰,卻不能長久地居住在那里。”我明白您對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遠都是最優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龍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個母親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說,請原諒我不能一直優秀,請原諒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記得小時候,您一直拿我跟別人比,我記得我的表弟,有時候他來我家吃飯,您就會說:“看誰吃的最快。”每次看我快速的吃完,您都會滿意地點點。我記得我去學鋼琴,你會坐著聽我彈,聽我練,直到每一個音符都彈得流暢,您才會微笑地放我離開,我去考級,雖說也并不真的痛恨鋼琴,但我對考級的厭惡有一半都來自您過高的期望。有時候我也會羨慕其他孩子,當班上一個成績一般的同學拿到成績單后就能開心地回家,因為他有了一點進步。而我心理卻是忐忑的,我因為您要求每次考試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懼怕,即使我的成績在班上很好。
母親,我希望您也能理解體諒我,壓力有時是動力,但更多時候,壓力就像一個雞蛋,從里面打破的是生命,從外面打破的就只有滅亡。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內心的最真實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強加壓力給我,我的成長并不是您個人的意志就能決定的,就好像思想家盧梭曾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應像兒童的樣子。”
有時候我也會想到新聞里報道的“虎媽”、“狼爸”,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在這個到處是競爭的年代希望能“與眾不同”,但我覺得他們的孩子并不真的快樂。同為少年成名的作家蔣方舟,小小年紀便已出書,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熱愛寫作,到如今已是受廣大讀者喜愛的青年作家之一。母親,我知道您一直很愛我,您外表嚴厲只是想讓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也許您可以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引導我,鼓勵我,我更愿意看到一個溫柔的母親。
今天,坐在高考考場上,人生往后漫漫長路也許就在我的筆尖下書寫與改變,只是想借此機會,想跟您說一句:這一次,讓我做一回真正的自己,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無怨無悔。
謝謝您,我的母親。
您的兒子
201x年6月7日
賞析:
這是一篇優秀的書信。全文緊扣漫畫內容,“一直優秀”“不能一直優秀”緊扣100分和98分;“成績一般同學”“有了一點進步”扣住了55分和61分;母親的“滿意”“微笑”“嚴厲”等相當于“唇印”和“掌印”。在書信中巧妙、多次扣題及點題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全文的感情自然、真摯。母親愛兒子,希望兒子優秀;兒子愛母親、理解母親,希望能“看到一個溫柔的母親”,這里沒有點染、沒有修飾、沒有造作,是自然的流露。讀之,讓人心動,引人深思。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是本文的另一特色。開篇提出“人不能長久地站在榮譽的高峰”“我不能一直優秀”,觀點鮮明。接著用自己成長的例子,說明母親過高期望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及反感,并提出“壓力就像一個雞蛋,從里面打破的是生命,從外面打破的就只有滅亡”,分析深刻、透徹。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并舉,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說理能更嚴密、辯證一點,引用及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篇五:唯分數論”之殤】
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牽動著無數中國考生的心。于此,筆者深有感觸的同時不禁嘆惋,何苦系一家之憂樂于區區之分數?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數論”,且讓孩子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長久以來家長以及學校仍難逃“分數至上”觀念的桎梏。且說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區區兩分便能評定孩子素質高下嗎?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不合情理。再看那從55分進步到61分,鼓勵與表揚理所應當,然而孩子若拼盡全力考得55分家長也不應苛責,分數與素質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等號,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
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壓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長的陽光。“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流傳多年的戲言折射出中國兒童的現狀,來自考試的壓力讓孩子逐步犧牲掉娛樂時間,緊盯著試卷上鮮紅的分數,千方百計的爭論分數,而來自家長的壓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補習班、奧賽班、堆積成山的輔導書……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壓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繼地坐在書桌前刷題。反觀國外,歐美從不以分數作為評定高下的唯一標準,主張順應兒童天性,鼓勵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讓他自由發展,健康成長。不以分數論成敗,還孩童以快樂童年,此當今之急也。
當分數成了風向標,學習目的偏離了求知的本質,也削弱了孩子的創造能力。錢學森曾問到:“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創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國考生,汲汲于分數,則必將標準答案奉為圭臬。以分數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必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卻鮮少跳出標準答案的桎梏、審視、質疑答案,也難怪中國缺乏創新型人才了。不如將灼灼目光從分數上移開,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上,那創新型社會、中華之復興可計日而得矣。
誠然,從中國現狀來看,考試仍是選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但“唯分數論”之弊甚多矣,我們是不是可以逐漸消去一昧追求分數的功利之心,而漸漸以更多元的角度評價兒童?
蔡元培曾說:“若想有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從現在、從身邊做起,拒以分數論成敗,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
賞析:
本文亮點有五:
一是觀點鮮明。作者一開始就抓住漫畫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數論。然后指出這種“唯分數論”要不得,它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認為產生唯分數論的原因是應試教育,壓抑了孩子的天性,偏離了求知的本質,影響了孩子獨立思考和創造力的發展。
三是辯證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數的作用。指出在當今中國,選拔人才的途徑仍然需要考試分數,只是不能只看分數,要多角度評價。
四是善于比較。作者抓住漫畫中的分數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問題。認為進退是極為正常的現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結果,素質與分數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國的現狀與歐美教育進行比較,認為要順其自然,尊重天性。
五是語言簡潔準確。全文沒有多余的話,簡潔流暢,恰到好處。用詞準確,如“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不應苛責”等,都能體現作者的語言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