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個一”為抓手,切實抓好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為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奠定基礎。下面是安徽省三個一活動發言材料,快來圍觀吧。
安徽省三個一活動發言材料【篇一】
面對新形勢,駐村干部必須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慮,集民之智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保地方黨委、政府作出的決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
堅持把駐村工作與建設村黨員隊伍相結合,不斷加強農村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強化黨員培訓工作;整頓軟弱渙散的村黨組織,健全完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等制度。
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疏導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進行認真梳理,建立臺帳,分類解決,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辦好一批實事好事。切實解決群眾在就業、醫療、教育、救助等方面的現實困難,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引導群眾組建專門的文體活動隊伍,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完善一批村級制度。抓好村級事務民主決策、《村規民約》建設,全面提升村級工作規范化管理水平;指導所聯系村村民委員會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建立健全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面依法完成對現有《村規民約》的審查、修訂和完善工作。
開好一次組織生活會。組織所聯系村村干部、黨員召開一次組織生活會,并進行點評。進一步統一黨員干部思想,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做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打牢基礎。
安徽省三個一活動發言材料【篇二】
把牢一個“入黨關口”。凌源市嚴格執行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把好入黨對象的人選關、思想關和素質關。加大在農村致富能人、科技能手、復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及回鄉創業青年中發展黨員力度,確保把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建立談話考察機制,由所在基層支部派人逐一進行談話,詳細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和對黨的基本認識等,并與其所在村的群眾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評價,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現實表現情況。各基層支部圍繞黨史、黨員權力與義務以及黨的理論、路線、政策等方面內容定期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素質,從源頭上把好黨員的素質關口,確保黨員質量。農村新發展黨員303名,其中致富能人、科技能手等占比已達80%。
創新一個“教育載體”。按照緊扣中心,形式鮮活,務求實效的原則,不斷創新黨員教育方式,在農村黨員中開展行之有效的活動。依托農村遠程教育平臺對農村黨員進行培訓,邀請農業、畜牧等專家團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村黨員,就產業發展、土地政策、農業科技等內容進行專題講座,使之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在遠教站點、鄉村大喇叭、技能培訓班等平臺的基礎上,創新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和基層黨校,圍繞黨的理論知識、“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農村實用技術等開展培訓,提高農村黨員的政治素質和增收致富本領。目前已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基地10個,基層黨校70所,累計開展培訓120期,培訓黨員6500余人。
建立一套“長效制度”。實行黨員登記、匯報、跟蹤、反饋、定期培訓等制度,對流動黨員進行“動態管理”,使他們離鄉不離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由基層支部及時對老弱病殘黨員進行送學習、送服務,確保學習不落后、思想不掉隊。將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定為全市黨日,集中開展理論學習、扶貧幫困等活動,對于困難黨員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對其進行幫扶,切實為黨員排憂解難,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時,堅持黨員民主評議制度,及時提醒、告誡不合格黨員,對經黨組織教育幫助后仍然沒有轉變的黨員,堅決按照黨內規定進行處理,從制度上約束黨員行為,使黨員的思想與行動始終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