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慈祥溫暖,高大無私的。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7最美母親事跡材料推薦,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最美母親事跡材料推薦1】
李啟英,女,苗族,現年58歲。她1995年進入社區工作,那時候社區還是叫居委會,每月只有幾十塊錢的收入,并且還不是委員。她從點點滴滴做起,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職,就是生病了也不耽擱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她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信任和愛戴,1999當選為社區居委會主任。為了當好這個當家人,不辜負群眾的信任,她更加努力地工作,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但同時,她也是一個好母親、好媳婦。
從結婚時起,她就與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那時沒有穩定的工作,四處奔波,雖然身心疲憊,但她仍然照顧好老人,教育好女兒。1992年,由于丈夫工作調動,她隨丈夫一家從丹寨來到了遵義。因為丈夫單位是企業,效益不好,自己又沒有工作,李啟英同志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勤儉持家,把家撐了起來,對女兒的教育非常嚴格,毫不放松,因為她堅信一句話:“知識可以改變一切,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所以她希望女兒學業有成,每天她都會和孩子聊聊學校里發生的事,總是抓住孩子身上的每個閃光點,加以鼓勵和贊美,使孩子從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但是并不遷就孩子,而是培養她養成獨立學習、生活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上她不能過多的幫助女兒,而在生活上,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女兒,讓她能安心學習,女兒也用最好的成績來報答媽媽對她的愛。她注重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和行為習慣,尊老愛幼,做一個有禮貌、有文化、有思想、有素質,知道感恩親人感恩社會的新一代年青人。女兒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考上了遵義師范學院,畢業以后做了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并獲得了優秀教師稱號。
2002丈夫所在的企業宣布破產,丈夫沒有了工作,心理上有些難以承受,她耐心地勸導丈夫,告訴他現在下崗失業并沒有什么,只要勤勞就不怕沒有飯吃,但丈夫還是有些消極。常常發些牢騷,李啟英不同他計較,依然每天兩點一線的忙著,上班忙著處理居務,下班忙著買菜做飯,孝敬公婆,老人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有什么事不找兒子確直接找兒媳,有一次,婆婆打電話找她,說是生病了,不舒服,李啟英馬上請了假帶老人到醫院看病,直到醫生說回家休息幾天吃點藥就沒事了,她才松了一口氣,把老人送回家,并安慰老人好好休息,不要多想,養好身體就是大家的福氣。
在工作上,李啟英也是盡心盡力,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她選為居委會主任以后,更忙了,上班時要處理社區的事務,下水道堵了找她,鄰里之間扯皮了,也找她,夫妻吵架了,還是找她。有時甚至下班了,也有居民到家里找她處理事情,她總是耐心地給居民解憂,盡量讓居民群眾滿意。雖然事情多了,但她還是一如繼往地照顧著這個家,盡到了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個兒媳婦應盡的責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女兒和身邊的所有人。
往往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正是創衛的關鍵時期,她親歷親為,帶著社區班子成員投入到創衛工作中,早上七點鐘,就能在轄區樓院看見她和社區成員打掃衛生的身影,到了晚上十點過鐘,依然能看到她為了及時處理化糞池堵塞的事,守在化糞池旁的身影。身體要是不舒服,她總是撐著,直到有一天,她在睡夢中疼醒,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醫院的診斷結果出來了,她患了乳腺癌,并且已到了中晚期,她沒有哭泣,沒有沮喪,她表現出了一個中國普通傳統女性的堅強,
手術結束后還沒有出院,確又傳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她的丈夫出了車禍,在醫院搶救,夫妻的病房就在一幢樓里,雙重的打擊確沒有擊倒她。在三個月常人難以承受的化療過程中,她又回到工作崗位,看著她憔悴的面容,社區工作人員要求她回去休息,不要擔心工作的事情,她確只是笑笑,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充分體現出一個中共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李啟英同志的丈夫住院期間,由于女兒已成家,住得又比較遠,照顧老人的擔子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她每天拖著勞累的身體,不光要照顧躺在醫院的丈夫,還要照顧兩個老人。兩位老人由于年紀大了,婆婆因為腿腳不便,已有幾年沒有下樓了,脾氣有些古怪,經常發脾氣,但李啟英一點都不計較,仍然每天買菜,為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并為她送到床前,等老人吃好后,她還要為醫院的丈夫送飯,光是坐公交車來回就要一個多小時,她疲憊不堪,但她確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她這樣盡孝道,有時確不被老人所理解,她感到很委屈,但她寬大的胸懷包容了這一切,一如繼往地照顧丈夫和老人。
李啟英不光對自己的老人悉心照顧,對社區的其她老年人也一樣關懷備至。孤寡老人趙銀華,生活沒有人照顧,李啟英經常去看望老人,和她拉拉家常,問一下老人有什么需要,還自己掏錢為老人買想吃的東西,冬天為老人買好煤炭,老年節、春節專門請老人到社區來開座談會,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住在潤豐的張秋老人,已年過九旬(于2007年去世),一個人住,平時由女兒照顧她,李啟英每年去慰問她的時候,總要和她拉拉家常,聽她訴說家里的事,她總是拉著李啟英的手不肯放,說:“李主任是好人,經常都來關心我”,
老人混濁的眼睛里充滿了期待的眼神,讓李啟英久久不忍離去。李啟英把這些老人都看成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只要她們有什么需要,她總是盡量地力所能及地去滿足,讓她們在晚年少一些遺憾,多一份快樂。
李啟英同志把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真實地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摯愛感染人,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成為一盞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2017最美母親事跡材料推薦2】
宋學銳的母親劉超英同志,生于1958年8月,她在石油崗位工作32載,先后榮獲中國石油化工股份統計工作25年榮譽獎和全國石油化工行業優秀統計工作者等30余項先進獎勵,是工作中的行家能手。
兒子宋學銳于2006年6月參軍入伍消防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消防警官,從此,她成了一名軍人的母親。孩子是獨生之女,在八年的軍旅征程中,也不斷努力,克服種種的困難及危險。先后榮獲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及優秀共產黨員等10余項先進榮譽,這都離不開她無私的奉獻、正確的指引和一生最真誠、最親切的關愛。這就是一位最美母親的事跡,一位軍人母親的偉大。
06年孩子參軍入伍,作為獨生子女,他一直是父母的心頭肉,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全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讓他打起了退堂鼓。得到這個消息后,母親和父親一起在電話中做起了兒子的思想工作:他們說“孩子軍人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受人們尊敬的人,作為一名消防官兵在和平時期,你們是建設的排頭兵。搶險救援、滅火救災你們戰斗在最前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道堅固的長堤。何懼暴雨狂風,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是你們的陣地,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你們的身影,有了你們,祖國才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入伍的第一天你就別無選擇,因為你的名字叫軍人,你是父母的驕傲,是祖國的棟梁。”在父母的鼓勵和教導下,孩子終于明白了在艱苦的環境中才能成為優秀有理想的合格人才,立志一定要在部隊干出點成績來,慢慢地孩子學會了適應部隊緊張的生活訓練和工作,基礎差就加班加點練,終于在天津警官培訓基地的學員畢業考核時,孩子以全部合格的成績順利過關,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優秀學員”。
工作后孩子分配到了克拉瑪依,280公里的路途成了回家最遠的距離。8年的時間里,掰著指頭算算,孩子回家的時間也就20多天。做為一名軍人的母親,孩子不能陪在她的身邊,生活中她幾乎就“靠”不上孩子的任何事情。而她孝賢為本,悉心伺候患病的老母親和有腦梗的丈夫,而她毫無怨言,從不把生活的艱辛和困難向孩子訴說,總是鼓勵兒子要舍小家顧大家安心服役。2011年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舉辦期間,父親突發腦梗塞住院治療,醫生告訴她,父親腦袋里要搭2個支架,這么大的手術家人一定要陪在身邊給他支持。而孩子那頭部隊已進入二級戰備,在她內心無比復雜的情況下,電話最終只是寒暄幾句便掛斷了,父親的病情卻只字未提。而老天最終眷顧了這個家,父親的手術很成功,這一年孩子榮獲了自治區消防總隊“三等功”的表彰。2012年正值全國部署“清剿火患”戰役,所有消防監督人員堅持戰時標準,戰時紀律,全天候開展隱患排查整治,一忙就是大半年。而此時兒媳婦已懷胎7個月,由于雙方父母都
不在身邊,兒媳婦總是一人照顧自己身體。在得知這個情況下,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工作,她在一陣的沉默后,毅然帶著父親來到了克拉瑪依承擔起了2個家庭的生活。還故作輕松地給兒子說:“你放心,好好完成部隊交給你的任務,家里的一切,有我呢……”這一年孩子榮獲了自治區公安廳“二等功”和自治區消防總隊“優秀共產黨員”的表彰。同年6月孫子出生了,當兒子看著媳婦和胖乎乎的兒子,又看看忙碌著的母親時,他滿眼都是淚水,想說點什么,可她只是輕聲說了句“母子都很好,你安心工作,家里有媽媽。”
作為一位普通的母親在平時她也很熱心公益事業,不管哪里發生了災難,不論是洪災還是旱災,也不管是雪災還是地震,她都自愿捐款,自愿拿出家里的衣物捐給災區,08年1〃2德匯火災中3名消防官兵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得知這一消息后,她第一時間趕到烏魯木齊特勤中隊向英雄們捐出了500元,因為逝去的英雄和他的孩子曾經出自一個中隊,她為他們感到自豪。
這就是一位最美母親的平凡事跡,她不僅以實際行動全身心支持部隊的工作,使兒子能夠安心服役,而且以軍人母親的優秀品德,塑造了新時期消防母親的良好形象。而正是這份無私和偉大的母愛,時刻激勵著兒子在部隊中成長進步。她希望孩子能在軍營里百練成剛,在這個大熔爐里錘煉自己,凸顯出錚錚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