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材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材料【一】
在系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我系黨總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科學發展、求真務實、改革創新,全面推進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F將近年來我系黨建工作匯報如下:
一、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抓好黨的思想建設
1.建立學習型黨組織,牢固理想信念。開展多種形式的團隊學習活動,努力創建有文化、有品位、有特色的學習型組織。把每周三下午作為學習時間,通過學習,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素質,增強黨員意識,提高凝聚廣大教職工的向心力。
2.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系黨總支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政治大事來抓。開辟了學習實踐活動專欄,開設了學習實踐活動專題網頁,印發了學習實踐活動專題簡報,形成了我系學習科學發展觀資料匯編兩冊。組織學習十七大會議精神,增強了黨員領導干部對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牢固地樹立了科學發展理念。通過學習活動,促進了廣大黨員思想素養的進一步提升,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3.加強了對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在全系開展了“廉榮貪恥”論文征集評選暨演講比賽活動,積極營造廉榮貪恥、和諧發展的輿論氛圍,促進我系黨風廉政建設健康持續發展。開展了以“規范管理、廉政勤政”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觀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運用宣傳欄以及網站等,警醒教育黨員干部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有效地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扎實地開展。
二、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抓好黨的組織建設
1.為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建設,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建設,調整、完善了系黨總支和支部班子,努力提升系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在干部搭配上注重年齡結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使各部門干部工作密切配合,從而形成隊伍的合力。
2.科學謀劃人才隊伍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創造培養人才的良好環境,提升干部隊伍素質,提升教科研專業實力,搭建了成長平臺。
3.嚴格按照目標管理要求,堅持“三會一課”,確保了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根據“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嚴格程序、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把黨員的組織發展關。堅持開展了民主評議黨員活動,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自查自糾、支部考評、黨員自評、群眾測評等工作,使黨員的黨性觀念、表率作用等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以開展教育活動為載體,抓好黨的作風建設
1.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系黨總支以社會熱點、群眾難點和工作重點為切入點,結合教科系工作實際,開展了多項主題教育活動,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辦好事,服務于教育教學。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黨組織就在自己身邊,有效增強了黨的作風建設。
2.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發揮工會職代會、民主黨派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及各項建設中的作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為教職工排憂解難,多次上門慰問困難教職工和生病的同志,把對教職工的關懷真正落到實處。充分展現出黨組織的人文情懷,體現出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四、以健全管理制度為突破口,抓好黨的制度建設
1.加強制度建設,增強干部責任意識。為了做到科學管理,推進管理工作上層次、上水平,我系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黨委工作議事制度、落實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干部培訓和請假等制度,按規定及時召開黨員大會、總支會議和黨小組會議。確保了黨組織生活的有效開展。
2.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規范意識、紀律意識。在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重在抓好、抓實制度執行力。理順了工作關系,規范各項工作流程,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工藝美術系影響力。
五、以發揮教科研工作職能為重點,積極為全院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
系黨總支堅持以教科研工作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認真抓好黨務各項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全系工作的健康發展。整合資源,構建網絡,形成了推進新課程的合力,充分彰顯出我系的教育服務功能。 總之,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系黨總支立足“大教研、大科研、大資源”的工作理念,緊緊圍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一工作重心,認真履行了我系研究、指導、管理和服務的工作職能,專業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學術影響進一步擴大。今后,系黨總支將繼續帶領全系黨員干部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為教育服務的思想,齊心協力、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為實現全國一流系部的共同愿景而努力奮斗。
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材料【二】
一、基本情況
驛馬鎮滾馬嶺村位于磐石市東北部,距鎮內15公里,轄滾馬嶺屯和樣子溝屯2個自然屯,共有農戶270戶,總人口906人。耕地總面積295公頃,其中,水田19.7公頃,旱田275.3公頃。人均收入5804元。共有黨員35名。
二、主要事跡
做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該支部能夠以群眾利益為重,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村班子團結務實,開拓創新,能夠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開展工作,以上級的精神和指示為指針,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主線,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不斷加強農村兩個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認可。
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該支部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做為村里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多次召開村民會議研究滾馬嶺村連屯路的水泥硬化事宜,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聽取群眾的建議,并多次和鎮黨委政府勾通,最終投資96.25萬元修建了一條寬3.5米、長5000米的水泥路。水泥路的建成,極大的改善了村民的交通環境,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群眾對此十分滿意。
㈡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力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為了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使群眾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初,召開村“兩委”會議,研究全村兩個自然屯主街水泥路兩側圍墻和石砌邊溝建設問題,得到了“兩委”成員的贊同和支持?捎忠幌,主街路兩側的群眾能不能同意呢,于是“兩委”成員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做工作,經過幾天的努力,主街路兩側的群眾都同意了村班子做法。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施工,投資24萬余元,全長1200米的紅磚圍墻建好了,投資12萬元修建主街路兩側邊溝2300延長米,達到了石砌化標準。同時,投資13萬元修建橋涵3處。按照上級的要求和部署,班子成員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多方籌集資金,于10月投資10萬元新建成一座建筑面積為165平方米的高標準村部,為黨員、群眾學習、活動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場所。,班子成員認真研究,多次考察,在“一事一議”的基礎上,投資2.88萬元安裝標準路燈16盞;投資1.26萬元安裝沼氣21戶;投資5萬元完成了全村135戶的改廁工作。所有項目的建成,美化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給新農村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㈢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滾馬嶺村一直是我鎮產業園區空白村,群眾發展產業的熱情不高,村里只有幾戶產業大戶和規模戶,沒有什么主導產業。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切實增加群眾的收入,初,村班子成員多次到外地考察,尋求產業項目,從而,掌握了市場動態,了解了市場行情。于是,班子成員經過反復的研究探討,最后決定在村里大力發展養雞和食用菌產業。為了讓群眾認可,積極發展產業項目,班子成員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積極引導,最后,全村13戶農戶共投資近55萬元,新建養雞產業園區3個,共建雞舍13棟,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占地面積1.3公頃,年創利潤73萬元。7戶農戶投資18萬元新建食用菌園區1個,占地面積2公頃,共種植地栽黑木耳13.2萬袋,年創利潤20萬元。兩項產業的發展使農戶增收近百萬元。從而改變了產業空白村的歷史。該黨支部的各項工作鎮黨委政府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