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我們全面小康社會加快建成的攻堅期,發展動力加快轉化的黃金期,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關鍵期。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關于解放思想創優環境大討論發言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解放思想創優環境大討論發言材料1】
隨著學習思考和實踐探索的深入,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要講好“普通話”,又要講好“地方話”。必須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到“十三五”發展始終,將其轉化為思想方法、工作舉措和領導能力,加快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效益提高,以此破解發展難題、培植后發優勢、走出發展新路。
堅持創新發展,扎扎實實走出一條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變革的新路。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而創新正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此,貴陽將繼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和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等政策機遇。一方面,堅定不移加快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打造“塊數據”城市,助推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另一方面,堅定不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互聯網+”行動計劃為路徑,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智能制造為主體,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低端、粗放、低效的現狀。
堅持協調發展,扎扎實實走出一條以城鄉統籌破解二元難題的新路。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關鍵是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辯證思維和戰略思維相統一,既突出重點,又統籌兼顧。對貴陽來說,城鄉發展不協調是制約發展整體效能的突出問題,“三農”工作仍是短板。為此,我們將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大數據精準扶貧為抓手,創建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通過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不斷增強貴陽發展的小康推進力。
堅持綠色發展,扎扎實實走出一條以生態保護確保永續發展的新路。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現實選擇和必由之路。貴陽雖然生態環境良好但又十分脆弱,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為統攬,從治標角度抓好綠地、藍天、碧水、田園四個保護計劃,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的底線;從治本角度強化綠色生產、引領綠色生活、完善綠色制度、辦好綠色會議,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斷增強貴陽發展的綠色競爭力。
堅持開放發展,扎扎實實走出一條以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的新路。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提高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是下一步的著力方向,未來對外開放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長期以來,貴陽欠發達、欠開發,根本上是欠開放。為此,我們將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統攬,依托高新開發區、經開區、綜保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四輪驅動”實體性平臺,借助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數博會、眾籌大會等活動性平臺,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廣渠道的立體化開放體系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力破除制約貴陽發展的根本性瓶頸,不斷增強貴陽發展的內生創造力。
堅持共享發展,扎扎實實走出一條以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數的新路。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如果將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壯美畫卷,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其中最溫暖的主題。必須千方百計解民困、撲下身子聽民意、健全機制辦民事,真正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有更多獲得感和認同感。貴陽將深入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用大數據手段編制制約權力的“籠子”,讓權力運行全程電子化、處處留“痕跡”,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清廉指數換取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增強貴陽發展的民心凝聚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碑斍昂徒窈笠粋時期,貴陽將以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科學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守底線、走新路、打造升級版”,用轉方式、補短板、防風險的生動實踐,為書寫中國夢的多彩貴州新篇章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于解放思想創優環境大討論發言材料2】
對革命老區來說,創新更是轉型發展的必經之路。
以長治為例,作為革命老區和資源型欠發達地區,近年來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影響,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煤獨大、發展粗放、結構不優、增長乏力等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要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扭轉發展困局,跟上全國步伐,必須緊扣轉型主題,以轉型思維促進創新,以創新成果推進轉型,在創新發展中打造長治經濟“升級版”,走出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新路。
推動思維方式創新,以思想轉型引領經濟轉型!*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長治地處內陸腹地,開放程度相對不足,干部群眾思想觀念比較保守。這就需要以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掀起新一輪的思想解放熱潮,堅決摒棄那些不符合五大發展理念的思維定勢、陳舊觀念和習慣做法,破除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因小進而滿,不為陳規所束,不為傳統所限,積極探索新思路、新途徑、新舉措,真正使五大發展理念根植心中,轉化為自覺行動。
推動發展模式創新,以產業升級推動經濟轉型。在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推動經濟向高效型、集約型、技術型的現代發展模式轉型,靠創新培育增長新動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攬鏡自視,以往以煤為基的長治,必須同時做好煤炭和非煤產業發展“兩篇大文章”,推進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多元化。以延伸抓循環為路徑,圍繞建設全國一流現代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進一步延伸拓展煤焦化、煤氣化、煤電化、煤液化等產業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提高煤炭附加值,推動煤基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以轉型上高端為方向,推動現代煤化工、現代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等七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構建多元化現代產業體系。
不僅如此,長治更須借著山西建設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的機遇,主動擁抱互聯網,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旅游休閑、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努力補齊三產發展滯后這塊短板,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
推動經營管理創新,以實體支撐經濟轉型。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經濟轉型的微觀基礎與根本保證。因此,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就需要大力推廣政校企聯合、產學研一體的創新發展模式,建設更多的博士、院士、碩士工作站,努力做到每個行業骨干企業都背靠一個高等院;蚩蒲性核冀K站在技術最前沿。
同時,激勵、引導、幫助民營企業加快建立和完善股權多元、治理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切實增強企業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引導企業加快創建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積極運用互聯網等現代化營銷方式,以品牌贏得市場、贏得競爭。
推動政務服務創新,以政府職能轉型促進經濟轉型。政務服務創新,是全社會創新的重要保障。因此,地方政府應以提高服務水平為重點,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把政府職能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