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榮鎬
人物簡介:夏榮鎬,男,漢族,1941年1月出生,1964年7月參加工作,1961年8月入黨,初中文化程度,湖北竹溪縣人。他先后擔任竹溪縣豐溪鎮原遼葉管理區主任、豐溪鎮原泗水管理區副主任、原豐溪區三壩鄉黨委書記、豐溪鎮人大主席,現為竹溪縣豐溪鎮退休干部。先后獲得原鄖陽地區優秀人大代表、豐溪鎮藥材種植能手、豐溪鎮“十星級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主要事跡:從昔日的國家干部到如今退休后的普通百姓,夏榮鎬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裝在心中,舍小家為大家,退休后沒選擇安享晚年,而是賣掉房子帶著老伴上山種梭羅樹,帶領村民發展致富產業。他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梭羅樹的種植技術,先后攻破了梭羅樹不開花、不掛果等多項難題,成功把梭羅樹的掛果周期從10年縮短到4年,并率先在該村建起了基地,成片種植梭羅樹,如今有著75歲高齡的他仍然堅守深山,帶領附近群眾發展生態產業。在他的帶領下,豐溪鎮周家壩村梭羅樹種植得到迅速發展,由2012年前的不足80畝發展到現在的1000余畝,規模化梭欏基地500畝,在他的大力推動下,全鎮發展梭羅種植面積近萬畝,梭羅樹成為了當地村民的“搖錢樹”,僅此一項戶平每年增收3000元。
曹重浩
人物簡介:曹重浩,男,1965年2月出生,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鄖陽區糧食局副局長、駐鄖陽區青山鎮周家河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
主要事跡: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曹重浩主動要求到偏遠的扶貧聯系點鄖陽區青山鎮周家河村,負責駐村幫扶工作。面對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現實,他帶領工作隊隊員克服困難,帶頭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深入農戶家中調查了解情況。他帶領村組干部和黨員、貧困戶代表前往鄖陽區白浪鎮丹江村、楊溝村參觀學習新農村建設和扶貧搬遷成果,到河南西峽縣西坪鎮考察學習香菇種植技術。“取經”回來后,他指導周家河村的貧困戶發展香菇、天麻等產業。1月,在貧困戶核查和動員群眾整體搬遷的關鍵時期,曹重浩連續三天加班加點,做工作、講政策。因加班加點,連續工作,他累倒在了精準扶貧第一線,被確診為腦梗塞。在治療期間,他還不忘關心貧困戶,經常打電話問情況,體現了一個黨員的擔當和為民情懷。
陳怡敏
人物簡介:陳怡敏,女,歸國華僑。陳怡敏于1930年8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亞,1951年回國,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本科。1981年調入原鄖陽醫學院,從事微生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1990年10月入黨。2000年退休后先后義務輔導200余名農民工子女學英語,被譽為“農民工子女的奶奶”。
主要事跡:她生于印尼,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積極投入祖國的懷抱,在大學畢業后響應祖國號召,自愿到新疆參加工作,后又來到山區十堰工作,用行動報效祖國。她把加入黨組織作為始終的追求與向往,1990年10月在被原鄖陽醫學院返聘期間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她86歲高齡仍不放棄學習,通過電視、報紙了解黨的新政策、新要求,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黨組織開展的活動,是一名有堅定信仰的共產黨員。她自2000年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后,始終關注著十堰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牽掛著十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堅持16年在家里開辦輔導班義務輔導208名農民工子女學習英語,給他們發放獎學金累計7000余元。16年來她堅守清貧,家里除了一臺18英寸的彩電,未添置任何電器。從不顧及自己多年的高血壓、糖尿病,多次放棄和遠在新疆的兒子家庭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只為給農民工子女進行義務輔導。
高德珍
人物簡介:高德珍,女,漢族,1973年12月出生,1992年7月畢業于原鄖陽地區農業學校,當年分配到房縣青峰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2010年2月任青峰鎮農技服務中心主任,201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榮獲湖北省“學以致富標兵”、“十堰市先進工作者”、“房縣科技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主要事跡:作為一名基層農技工作者,她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服務“精準扶貧”,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步伐。她組織成立了青峰鎮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少、統防統治難的問題。她探索茶園、果園“生態養雞”、能源“三沼”綜合利用模式,實現了經濟、生態雙豐收。通過調結構、興產業,全鎮成立果茶、藥材、蔬菜、食用菌專業合作社18家,建設特色產業基地柑桔1.2萬畝、茶葉0.9萬畝、藥材2萬畝、食用菌500萬袋、蔬菜6000畝,建設沼氣1300口,人均增收1500余元以上。高德珍長期工作在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積累了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也得到各級組織的充分肯定。
宋道江
人物簡介:宋道江,男,漢族,隨州市人。1967年11月生,大學學歷,2002年入黨,1993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十堰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大隊(刑科所)大隊長(所長)。
主要事跡:他是法醫專業科班畢業,理論功底扎實。從警23年來,一直從事刑事技術工作,致力于法醫技術的專業化和正規化建設,實踐經驗豐富,為十堰市的命案偵破工作連續多年排在全省前列作出了貢獻。“復原”命案現場,讓死者“開口說話”,在多起重特大殺人案件中準確判明了案件性質。他是十堰dna刑事技術的學科帶頭人,經過艱苦的技術磨礪,使十堰市dna檢驗技術得到長足發展,dna檢材類型不斷豐富,檢驗手段也不斷完善和發展,在多起重大案件的檢驗鑒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注重“用證據說話”,他樂于突破困難,認真負責指導各地法醫檢驗鑒定,有效促進了命案偵破質量和疑難事件處理水平的提高,避免了案件訴訟不力或疑難案(事)件的產生。他勤于鉆研、善于總結,撰寫、發表大量理論文章,部分論文被湖北省科技廳評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贏得了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他被公安部選拔為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