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福軍同志199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科爾沁區林業局種苗站站長,科爾沁區林業科技中心副主任,林業高級工程師。1984年7月畢業于內蒙古扎蘭屯林業學校,1996年6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取得大專學歷。
自1984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曾5次受到縣級以上表彰獎勵。1990年他撰寫的《雙寶鄉平原綠化示范技術研究報告》,獲原哲里木盟第三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壹等獎;1998年獲自治區林業戰線青年科技獎;2000年在社會林業工程項目研究實施工作中的《社會工程項目研究》獲優秀論文叁等獎;2000年被評為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2004年再次獲得自治區林業青年科技獎;2007年被評為自治區林木種苗工作先進個人。
呂福軍同志自參加工作24年時間里,他熱愛林業,情系綠色,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特別是在“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中取得了突出業績,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引導科技人員不斷向更高的目標攀登。在科爾沁區林業系統他已成為舉足輕重的業務骨干。
1984年8月他在林校畢業,被分配到原通遼市林業工作站參加工作當一名技術員。剛剛參加工作他感到一切都是全新的,學校學到的知識只是今后工作的基礎,要很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還必須盡快地通過實踐,步入獻身林業事業的征程,就要為林業事業的發展邁好第一步。懷著滿腔獻身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他下定決心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和請教,深入基層,掌握實用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好基層的林業生產,才能不斷地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干。當時正值“三北”防護林一期工程正在進行,他與其他老同志一道深入到生產第一線,騎自行車下鄉,一天跑幾十里路是常有的事。當時的原通遼市清河鄉、喜伯營子蘇木土地沙化非常嚴重,對農牧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對他的促動很大,到1985年一期工程結束,兩個單位當年都實現了造林“萬畝鄉”。工作的實踐使他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對他以后的工作起到很好促動。與此同時“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開始啟動。在對一期工程全面總結的基礎上,針對市縣合并后林業生態建設的實際,經過與其他同志共同論證,提出了以鐵路、公路林為框架,以農田防護林建設為主體,以防風固沙林為重點,進而形成綜合防護林體系的設想。這一設想的提出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和有關專家的好評,使全市的林業建設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
自1985年至2000年他全程參加了科爾沁區“三北”防護林建設二、三、四期規劃,并起草了《科爾沁區“三北”防護林建議》,為上級領導的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1994年以來,他參加了多項林業科技推廣和林業科研工作。他是原通遼市雙寶鄉平原綠化工程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這項工程的實施到全面結束,為平原區的造林綠化提供了寶貴經驗,1994年獲自治區林業廳科技進步壹等獎,國家林業局三北局在三北地區推廣了“雙寶鄉平原綠化示范工程”技術。由于工作業績突出,他多次受到上級和單位的表彰獎勵。在參加“三北”防護林三期規劃過程中,提出了加大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大量發展經濟林的設想,并完成了文字材料的分析論證,同時經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專項考察,得到了充分肯定,為科爾沁區林業發展前景創造了新思路,打開了新窗口。
1995年已是林業工程師的他于1998年又參與了為實現“三北防護林建設”三期工程目標的通遼市“5820”工程,科爾沁區項目區的規劃。這項工程,規模大、標準高、任務堅巨,在這項工程中他參與搞規劃設計,編制撰寫設計任務書,并親自參加包點抓項目區。特別是在風沙危害嚴重的少數民族地區莫力廟蘇木親自包村包戶。吃住在村,確保造林成果的實現,在莫力廟蘇木干部、群眾中很多都是他的好朋友。現在走進莫力廟蘇木,但見映天綠地,林木參天,綠蔭連綿,濃似潑墨,一片林木降服了昔日的沙漠,一條綠色的彩鏈,保護著萬畝良田。到莫力廟蘇木人們都說,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都有他的重筆,每項工程的實施和建設成果的實現,都與他的個人努力分不開。在莫力廟蘇木昔日黃沙滾滾,春風一起難見青天的日子已經過去。
為了實現“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目標,他還參加了5項其他配套工程的規劃設計,這些工程已大部份完成。
自2003年晉升為高級工作師以來,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在為參與編制的科爾沁區2010年林業發展遠景規劃和“三北”四期工程示范區建設規劃而忙碌著。“三北”四期工程推出了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尋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點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為了科爾沁區的林業發展,他刻苦鉆研,孜孜不倦,他與其他科技人員潛心研究與探索,尋求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這樣一個風沙干旱類型區的造林新模式。1997年至2000年完成了社會林業工程項目研究課題,并執筆完成了1998至2000年三個年度的報告,其中1999年的研究報告獲中國林科院優秀論文壹等獎;2000年該項目的工作總結報告獲中國林科院社會林業工程項目優秀論文叁等獎。該項目的研究,綜合分析了科爾沁區的地理位置、社會資源的分布狀況等,同時對科爾沁區社會林業發展的典型、特點和代表性進行了研究分析,及典型的運轉機制與發展趨勢的分析,綜合評價了科爾沁區社會發展狀況,對科爾沁區今后林業發展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科爾沁區雙寶鄉平原綠化示范工程技術研究報造》,1997年在原哲里木盟第三屆自然科學論文評選中獲優秀論文壹等獎。此論文提出的技術措施及觀點對平原區的林業發展,特別是農田防護林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應用。在自治區得到廣泛推廣。他還發表了具有很重要學術價值的論文有《防護與用材兼用型短輪伐期用材林適用與推廣技術》;《對楊樹爛皮病的調查與防治措施研究》;《楊樹速生豐產型農防林營造技術的研究》;《通遼市科爾沁區適宜林種結構和樹種配置的探討》。
人們都知道抓好苗木生產,選育優良品種,對于林業生產至關重要。2009年經上級批準科爾沁區正式成立林業種苗站,他又兼任林業種苗站站長,主要負責種苗執法、苗木生產經營證發放、造林苗木調劑、科區苗木普查等項工作,這幾年他經常帶領種苗站人員下鄉到各鄉鎮、農牧林場積極宣傳種苗質量管理、監督以及兩證一簽制度等。貫徹《種子法》及《內蒙古自治區林木種苗條例》,在科區范圍內的苗圃全部實行辦理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取締無證經營的單位和個人育苗。對不符合要求的育苗單位限期整改,在林木種苗生產者、經營者中廣泛形成林木種苗依法生產經營的意識,苗木生產經營戶開始積極主動申請辦理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
除抓好科爾沁區中心苗圃建設外,對其他育苗重點戶都實行了集約化經營管理,加強技術服務,定向培育造林苗木,優化樹種和品種結構,積極引進培育生長快、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使科爾沁區造林苗木優質率顯著提高,良種率達到100%。每到造林季節他都嚴把苗木調劑關,不合格的苗木絕不允許進入造林地,為“三北”防護林建設達到高標準、高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方面工作業績得到上級領導與業務主管部門的好評,曾被自治區林業廳評為林木種苗工作先進個人。
多年來,他對工作總是一絲不茍,盡職盡責,爭創一流。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由于他勤奮學習與探索,在學術研究上得到了科爾沁區乃至通遼市業內同行的好評,學術成果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在單位同志的心目中,作為一名黨員他是優秀的,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他是合格的,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是突出的。
驕人的成績沒有使他止步,如今在學術研究與探索上不斷去追求,在日常工作上仍在埋頭苦干,為科爾沁區的林業事業勤奮努力著,為林業的未來發展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