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康有為、詹天佑、鄒伯奇、梁坤、陳恭尹、黃飛鴻、葉問、梁佩蘭、馮成修、蘇仁山,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佛山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1、康有為:
成長經歷:康有為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自幼聰明好學,愛好詩詞書畫,尤其擅長書法。他早年曾在廣州書院學習,并于1877年參加秀才科考,但未能中選。后來,他赴日本留學,深入學習西方文化和思想,成為一位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創立了“維新”派別,主張變法改革,提倡民主憲政,反對專制獨裁,是晚清時期改革派的領袖人物之一。
重要事件:康有為參與過“戊戌變法”,提出了有關改革憲政、平均地權、廢除科舉制度等方面的建議。他還曾擔任過清政府的官員,主持過新式學堂的課程編制,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改革思想。
影響:康有為提出的“維新”思想影響了中國晚清時期的政治變革和思想解放,為中國近代化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思想對于中國的民主、科學、自由等方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和爭議:康有為的思想受到了各種評價和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先驅和領袖,有人則批評他過分倚重西方文化和思想,忽視中國本土文化的價值和作用。
2、詹天佑:
成長經歷:詹天佑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自幼聰明好學,對數學和物理學特別感興趣。他在12歲時前往美國留學,后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成為一位優秀的工程師。他對中國的鐵路建設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多次向清政府建議修建鐵路,但遭到了拒絕。
重要事件:1905年,詹天佑被任命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開始了他在中國鐵路建設領域的杰出貢獻。他主持設計和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并建造的鐵路——京張鐵路,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影響:詹天佑的貢獻對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他的鐵路建設思想和技術水平對于中國鐵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被譽為中國近代工程學的奠基人之一。
評價和爭議:詹天佑的貢獻受到了各種評價和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先驅和領袖,有人則批評他過分倚重西方技術和思想,忽視中國本土文化的價值和作用。
3、鄒伯奇:
成長經歷:鄒伯奇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自幼聰明好學,對光學和物理學特別感興趣。他從17歲開始研究光學,1844年制成照相機,因此被稱為“中國照相機之父”。他還制造過望遠鏡、顯微鏡、七政儀等,同時也是近代墨學研究第一人。他的研究成就對于中國近代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重要事件:鄒伯奇制造的照相機被譽為中國第一臺照相機,成為中國攝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還曾擔任廣東學政,推動教育改革,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理念。
影響:鄒伯奇對中國攝影史和科學史的貢獻不可忽視,他的成就對于中國近代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和爭議:鄒伯奇的成就受到了各種評價和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和領袖,有人則批評他的墨學研究過于偏執,忽視了科學與文化的結合。
4、梁坤:
成長經歷:梁坤出生于廣東省南海縣,自幼酷愛武術,曾到處尋訪名師,后來拜師于福建莆田少林寺的覺因和尚,學習洪拳和少林拳,成為代表人物之一。
重要事件:梁坤在白云山能仁寺中學習武藝七年,得到覺因和尚的悉心教誨,練就了高超的武藝。他的武術成就和傳承對于廣東洪拳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影響:梁坤是廣東洪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武術成就和傳承對于中國武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評價和爭議:梁坤的武術成就受到了各種評價和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中國武術的傳奇人物,有人則批評他的武術過于注重實戰,忽視了武術的文化價值。
5、陳恭尹:
成長經歷:陳恭尹出生于廣東省順德縣,自幼聰明好學,對詩歌和書法特別感興趣。他是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
重要事件:陳恭尹的詩歌和書法作品在當時備受贊譽,他的詩文各15卷,詞1卷,著有《獨漉堂全集》。他的詩作前后內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懷故國之思,未嘗消釋。他的作品對于嶺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影響:陳恭尹是嶺南地區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歌和書法作品對于嶺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和爭議:陳恭尹的文化成就受到了各種評價和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人則批評他的作品過于情感化,
6、黃飛鴻
重要事件:黃飛鴻在父親醫術的基礎上,完善了跌打之術,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防治跌打的醫術體系。他對民間傳統藝術醒獅進行挖掘、整理、刻苦訓練,在原有的南派醒獅技藝的基礎上,吸收融入武術舞獅的技藝,形成新一派醒獅。
影響:黃飛鴻的醫術和醒獅藝術影響深遠,他不僅在中國武術界和醫學界享有盛譽,也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醒獅藝術被傳承至今,成為各種文化活動和慶典的重要表演之一。
評價和爭議:黃飛鴻被譽為中國武術和醫學的傳奇人物,他的醫術和醒獅藝術都是獨步武林的。但是,有些人對他的醫術和醒獅藝術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認為有些傳說和故事被夸大了。然而,無論如何,黃飛鴻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7、葉問
重要事件:葉問是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他在二十二年間,把詠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
影響:葉問的詠春拳術被廣泛傳播,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認可和推崇。他的武德人品也是業界楷模,被稱為一代宗師,影響了整個武術界。
評價和爭議:盡管葉問被譽為武術界的傳奇人物,但他的人生經歷和武術成就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些人認為他的武術水平被夸大了,同時也有人質疑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葉問對詠春拳的發展和推廣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中國武術的重要代表之一。
8、梁佩蘭
重要事件:梁佩蘭是清初著名詩人和書畫家,他著有《六瑩堂前后集》等作品,詩歌意境開闊,功力雄健俊逸,書法以行書見長,為清初嶺南書壇的佼佼者。
影響:梁佩蘭的詩歌和書畫作品被后人廣為傳頌,成為清代文學和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詩歌意境深遠,藝術造詣高超,影響了廣大文人墨客。
評價和爭議:梁佩蘭的詩歌和書畫作品廣受好評,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和藝術的珍品。然而,他的人生經歷和作品中的一些言論也引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他的詩歌有些過于華麗和矯揉造作,缺乏真實感,同時也有人批評他的一些作品存在情感上的淺薄和平庸。但是,無論如何,梁佩蘭作為清代文學和藝術的杰出代表,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馮成修
成長經歷:馮成修出生于清朝時期廣東南海縣梅莊人家庭。在1739年他通過考試成為恩科進士,之后被任命為翰林院大學士。他在61歲時告假回鄉,掌教廣州粵秀、越華書院,成為數百人的導師,被尊稱為“潛齋先生”。他在乾隆六十年再次赴京參加“鹿鳴宴”,次年去世,享年95歲。他的學識淵博,著有《養正要規》、《學唐集要》、《人生必讀書纂要》和《文基文式》等著作。
重要事件:馮成修成為恩科進士和翰林院大學士是他重要的人生事件。他在61歲時掌教廣州粵秀、越華書院,成為數百人的導師,被尊稱為“潛齋先生”。他的著作也對中國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影響:馮成修的著作和教學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教學影響了數百人,他的著作也在中國的文化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價和爭議:馮成修被認為是清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學識淵博,著作豐富。然而,他的一些言論和行為也引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他的教學方法太過嚴苛,對學生的影響不利。但無論如何,馮成修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0、蘇仁山
成長經歷:蘇仁山出生于清朝時期廣東順德人家庭,字靜甫、仁山,號長春,又號菩提再生身尊者潺,又自署教圃、嶺南道人等。他以畫家身份為人所知,畫以人物畫見長,筆下人物線條簡練,人物造型與體態動作外外隨意點畫,多是歷史的愛國名人、歸隱者以及仙家道人。
重要事件:蘇仁山的畫作以人物畫見長,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五羊仙跡圖軸》和《坐觀十八壽相羅漢像》等。他創造了一種清新的畫風,對時尚草古崇古的清代畫壇帶來了較強的沖擊力,從而為嶺南畫風的嬗變倡導了先聲。
影響:蘇仁山的畫作至今仍深受后人稱譽,他的獨創一格的清新畫風對中國畫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的代表作品也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評價和爭議:蘇仁山的畫作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珍品,他的獨特的畫風對清代畫壇產生了影響。然而,他的某些畫作也引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他的畫作有些過于隨意,缺乏穩重和精細。但是,無論如何,蘇仁山作為中國畫壇的杰出代表之一,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佛山歷史沿革
秦至晉屬南海郡番禺縣地;隋開皇十年(590)為南海縣地,稱“季華鄉”;唐貞觀二年(628)改稱佛山,簡稱禪;北宋時形成城鎮聚落,有“廣州市舶司”官員分駐,稱佛山堡,通稱鎮;明景泰三年(1452),改稱忠義鄉;明清為佛山鎮;清雍正十一年(1733)設“佛山直隸廳”,直轄于廣州府,翌年更名為“廣州府佛山分府”;中華民國建立后,1912年南海縣署從廣州遷佛山,佛山改鎮,屬南海縣第四區;1925-1927年間曾從南海縣析出,置佛山市,為省直轄;1949年10月佛山解放,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1950年1月經政務院批準設地級市;1955年為粵中行政區駐地;1956年為佛山專區駐地;1958年改為縣級市,屬佛山專區;1966年復升為地級市,佛山專區仍駐此;1970年再改為縣級市,屬佛山地區;1975年復升為地級市,佛山地區仍駐此;1983撤銷佛山地區建制,實行市領導縣體制,佛山市轄南海、順德、高明、三水、中山五縣,同年,中山縣改為中山市(縣級);1984年置汾江、石灣兩市轄區;1987年汾江區更名佛山市城區;1988年中山市升為地級市,從佛山市劃出;1992-1994年,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四縣先后撤縣設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起,佛山市轄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五區。
三、佛山簡介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毗鄰深圳、香港、澳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與廣州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極點之一。
佛山是廣東省地級市,行政區劃面積3797.72平方公里,轄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五個區,常住人口超96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95.4萬人。
佛山是全國第17個、廣東省第3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9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61.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6.9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萬元,市場主體總數達132.2萬戶,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38萬億元、貸款余額1.82萬億元。
【城市榮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品牌之都。
一、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佛山“肇跡于晉,得名于唐”,公元628年,古人在城內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地名為“佛山”。佛山是嶺南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也是我國“四大聚”“四大名鎮”之一,粵菜、武術、陶瓷等傳統文化聲名遠揚,向世人展示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1.嶺南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佛山擁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5項、56項,行通濟、扒龍舟等特色民俗活動源遠流長。
·武術之城。佛山是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獲評為全國唯一的“武術之城”。詠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發端均與佛山深有淵源,武術大師黃飛鴻、梁贊、葉問、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
·美食之都。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獲評“中國粵菜美食名城”。民間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區大良街道別稱)”之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順德區“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南國陶都。佛山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制陶工藝有700多年歷史。建于明代的南風古灶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活態陶瓷柴燒龍窯。
·粵劇之鄉。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南海區榮膺“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龍獅龍舟名城。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也是首個“中國龍獅龍舟運動名城”。禪城區是“中國龍獅運動之鄉”,順德區是“全國龍舟之鄉”,南海區西樵鎮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龍獅名鎮”。
·嶺南成藥之鄉。佛山古方正藥歷史有400余年,產品種類齊全,涌現出“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藥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號名藥,吸引國藥集團中藥板塊總部落戶,打造中國中藥百億產業基地。
2.自古工商業繁榮。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已十分繁榮。至明清時,佛山陶瓷、紡織、鑄造、醫藥行業鼎盛,成為“廣貨”和“北貨”的著名集散地,與北京、漢口、蘇州并稱天下“四大聚”,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并稱全國“四大名鎮”。
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
3.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9個狀元,佛山占5個,明清時期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南昌起義發起人之一譚平山、中國女權運動先驅之一何香凝、開創近代民族工業先河的實業家陳啟沅、“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各界名人。
二、享譽世界的制造業基地
佛山堅持制造業立市、興市、強市,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逐步建立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工業規模居全國第5位,是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廣東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政策支持佛山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佛山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家就有佛山造”譽滿全球。
1.工業體系門類齊全。佛山制造業幾乎涵蓋制造業各行各業,機械裝備、家電家具、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雄厚,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9400家。90家企業入選廣東制造業500強,數量居全省第一。
2.制造業集群化規模化特色明顯。佛山現有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6個,形成“一鎮一主品”的專業鎮經濟形態,各主要行業的本地產業配套率高達90%以上。
佛山擁有8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領銜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氫能產業集群走在全國前列。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佛莞泛家居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3.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增效。佛山出臺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政策25條,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工業互聯網迅速發展,超四成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轉型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6.5%。
4.打造“中國制造”品質標桿。佛山是中國品牌之都,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中國馳名商標數量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居全國第一。
5.重構優化產業空間格局。佛山劃定450平方公里以上工業用地保護紅線,謀劃建設佛北戰新產業園、佛山臨空經濟區等大型產業園區,布局打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加快重塑“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高效聯動產業格局。
·佛北戰新產業園。總規劃面積487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首批七大大型產業集聚區之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氫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佛山臨空經濟區。位于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東南部,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航空物流、高端裝備制造、電子商務等產業。
·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以現有54個萬畝工業集聚區為基礎,實行一個園區、一個主導產業、若干個配套產業的“1+1+N”發展模式。
6.“制造+服務”深度融合發展。佛山高起點規劃建設“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為佛山制造高端化發展提供服務支撐。
佛山大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2022年各類政策性金融工具為3萬多家次中小企業解決融資超1000億元,上市企業總數達79家。
佛山建設提升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廣東工業設計城等平臺,著力打造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工業會展第一品牌、全球設計之都。
三、面向全球的創新型城市
佛山是國家創新型城市,近五年財政科技投入累計400多億元,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預計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8%,在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創新生態環境營造上不斷突破,構建“人才引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協同創新體系,促進全球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力量。
1.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卓有成效。
·佛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務院批準建設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管理面積470平方公里,現已集聚制造業企業超過1萬家,核心區域布局建設佛山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
·三龍灣科技城。佛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省級重大戰略平臺,位于廣佛同城發展核心區域,面積130平方公里,區域內擁有中德工業服務區等省級開放合作平臺。
·廣東金融高新區。廣東首個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擁有千燈湖創投小鎮等平臺載體,已有超1600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超2500億元。
2.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提升。佛山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78家科研院校合作,組建季華實驗室、佛山仙湖實驗室等一批科技平臺載體。深入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機制,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季華實驗室: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面向光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六大學科方向,著力打造先進制造領域國家實驗室。
·仙湖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分中心,聚焦氫能和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發應用,著力打造新能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3.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出。佛山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700家,居全國前列。擁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445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2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11家。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121家、眾創空間92家。
4.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佛山積極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設立“人才日”,重構優化人才政策體系,已培育引進省、市科技創新團隊240個、博士超6000人,人才資源總量達236萬人。
佛山是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擁有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唯一的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2022年專利授權總量10.6萬件,有效發明專利量4.1萬件。
四、敢為人先的改革先鋒城市
佛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之一,向來有著先試先行、敢闖敢干的進取精神。從“南海模式”“順德模式”的獨樹一幟到民營經濟的萬馬奔騰,從土地制度改革的敢為人先到產權制度改革的率先破題,再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亮點紛呈,佛山改革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1.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日臻完善。佛山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構建“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不斷提高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出臺全國首部服務市場主體的地方性法規《佛山市市場主體服務條例》。
·在全國率先推行“證照聯辦、一照通行”系列改革,開辦企業僅需“一個環節全辦理、半天內辦結、零成本”。
·在全國首創政府補助資金“秒速直達+限時直達”改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全省領先,工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初步實現“拿地即開工”。
·在全國首創“人工智能+雙隨機”市場監管模式,獲評全國首批十大“放管服”改革典型經驗。
2.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佛山深入實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多年穩居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
佛山擁有一大批民營骨干企業和細分行業“隱形冠軍”,8家企業入選“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美的、碧桂園躋身“世界企業500強”。
3.基層改革激發活力動力。佛山堅持把區、鎮(街道)作為改革發展的主戰場,鼓勵基層改革勇闖新路,南海區獲批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順德區獲批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
佛山五個區地區生產總值均突破千億元、排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40強,其中順德區連續11年位列榜首,南海區連續9年排名第二。全市32個鎮(街道)中,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元的有28個,其中獅山鎮、北滘鎮超千億元。
五、朝氣蓬勃的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
佛山依托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承東啟西的區位特點,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制度規則“軟聯通”,深化與廣深港澳對接合作,助推珠江口兩岸協同發展,強化對粵西及西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大灣區建設向縱深發展發揮著關鍵支撐作用。
1.多層次現代化樞紐型交通體系加快構建。佛山推進“陸水空鐵”四位一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強化區域輻射帶動作用。
·軌道交通。
類別 | 已建線路(條) | 在建及近期擬建(條) | 規劃線路(條) |
地鐵 | 4 | 4 | 14 |
城際鐵路 | 2 | 3 | 2 |
國家鐵路 | 5 | 6 | 1 |
·港口航運。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佛山全境,現有港口、碼頭93個,通航河流78條,通航里程1075公里。
·道路交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里程560公里,近五年共打通“斷頭路”149條,與大灣區各城市基本實現2小時內通達。
·航空樞紐。現有4C級佛山沙堤機場,規劃建設4F級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將與廣州白云機場共同形成國際航空樞紐。
2.廣佛全域同城化深入推進。廣州、佛山兩市自2009年啟動同城化建設,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經濟、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方面深入對接,已成為國內區域一體化合作的典范。
兩市擁有國內首條城際地鐵——廣佛線,規劃建設18條地鐵線對接,已開通跨市公交線路超100條。1496個政務事項實現“跨城通辦”。
3.區域合作發不斷深化。佛山全力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加快建設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順深產業城等平臺,推動“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合作發展。
佛山深化與香港、澳門合作交流,對接支持服務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高標準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范區、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等重點平臺,開通直達香港高鐵,向參加佛山基本醫療保險的港澳居民提供市民同等待遇。
佛山積極推進泛珠區域合作,粵桂黔滇川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落戶佛山、加速發展。
4.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佛山是改革開放后中國較早的商品出口基地之一,近年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區,2022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6637.8億元,增長7.7%。累計吸引1萬多家外資企業落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67家。
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華人約80萬人,僑眷、港澳眷屬11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后,回鄉探親旅游、訪問考察、洽談商貿的華僑、港澳同胞日漸增多,為佛山對外交流發揮了重要橋梁作用。
佛山榮獲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國際友好城市達17對。發起成立“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參與城市達47個。
六、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現代化人文都市
佛山深入推進以人新型城鎮化,持續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動城鄉空間優化和形態重塑,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打造“半城山水滿城綠”的綠美佛山,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質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1.城市形態品質優化提升。佛山近年來先后投入近6000億元完成城市升級、城市治理等行動計劃,大力實施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和城市更新行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佛山是全國最早探索推進“三舊”(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改造的城市之一,已完成改造項目9.05萬畝。在全省率先打響村級工業園改造攻堅戰,已拆除村級工業園15.2萬畝,加快推動破舊低效高污染工業園退出發展舞臺。
2.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佛山深入開展美麗鄉村行動,推進“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活化升級古村落80個,全市所有村(社區)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多個村(社區)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
佛山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3個,“粵字號”農業品牌達101個,三水區獲評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都市農業綜合示范基地。
3.綠韻水鄉生態優美。佛山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擁有公園綠地超4000公頃、綠道1726公里,建設萬畝千畝公園34個,市域森林覆蓋率達37.84%。佛山2022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4.1%,14個國家、省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
4.全域旅游亮點紛呈。佛山是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夜間經濟十佳城市,美食旅游、功夫旅游、影視旅游、工業旅游、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全面興起。佛山旅游資源豐富,擁有西樵山、長鹿旅游休博園2個5A級旅游景區,祖廟博物館、清暉園等15個4A級旅游景區,逢簡水鄉、佛山創意產業園、順德歡樂海岸PLUS景區等18個3A級旅游景區。
七、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幸福之城
佛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七成,大力實施養育成本減負、基礎教育提升、居民收入提升、老人康養、暖心安居等“十項民心工程”,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奮力邁出共同富裕堅實步伐。
1.就業創業服務精準高效。佛山全面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建成創業孵化基地66家。2022年,佛山城鎮新增就業10.7萬人,開展技能培訓6.5萬人次。
2.醫療衛生水平穩步提升。佛山連續五次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實現省級衛生鎮全覆蓋,人均預期壽命達82.35歲。全市現有醫療衛生機構2699家,其中三級醫院28家(三甲醫院12家)。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8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8萬人。
3.教育體系優質均衡。佛山是廣東省教育強市、全省首個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5個區均為廣東省教育強區,32個鎮(街道)均為廣東省教育強鎮。
類別 | 數量(所) | 在校學生數(萬人) |
幼兒園 | 1087 | 36.4 |
小學 | 423 | 68.6 |
初中 | 170 | 27.5 |
普通高中 | 65 | 13.7 |
特殊教育學校 | 7 | 0.17 |
中職學校 | 26 | 6.7 |
高等學校 | 14 | 16.7 |
成人高校 | 6 | 2 |
4.養老服務貼心周到。佛山現有養老機構96家,其中53家獲評省星級養老機構,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率達100%,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
5.文化名城魅力彰顯。佛山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館、美術館247家,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100%,近年成功舉辦國際籃球世界杯、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重大文體活動。
6.平安佛山建設成效明顯。佛山是全國科技強警示范城市、全國首批禁毒示范城市,2022年嚴重暴力犯罪、電信詐騙警情分別下降45.7%、18%,社會治安穩定向好。
佛山積極打造智慧安全城市,近五年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死亡人員數量累計分別下降74.51%、64.35%,5個鎮(街道)獲評“全國安全社區”。
佛山是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現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A級單位1793家、食品安全示范街41條,食品安全滿意度達到86.2分。
7.新市民安居樂業。佛山制定實施全國首個新市民服務發展專項規劃,在全省率先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近五年新增戶籍人口75.8萬人,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含政府購買民辦學位)比例達到95%以上。
展望未來,佛山將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圍繞五個方面的十五項工作重點發力,加快建設經濟實力更加強大、創新生態更加完善、城市形象更加現代、文明素養更加厚實、生活品質更加美好、治理效能更加彰顯的新佛山,奮力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
佛山“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5”是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方面發展向高質量快速躍升,“15”是成為十五項重點工作領頭羊。
·創新:成為營商環境制度改革領頭羊、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領頭羊、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領頭羊。
·協調:成為城鄉區域協同發展領頭羊、產業結構協同發展領頭羊、政企聯動協同發展領頭羊。
·綠色:成為環境系統治理領頭羊、生態城市建設領頭羊、綠色清潔生產領頭羊。
·開放:成為融入新發展格局領頭羊、融入“雙區驅動”戰略領頭羊、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領頭羊。
·共享:成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領頭羊、傳承嶺南廣府文脈領頭羊、基層社會治理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