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河南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學網

河南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黃帝、倉頡、姜子牙、老子、莊子、韓非子、張良、張仲景、張衡、玄奘、李斯、呂不韋、蘇秦、韓愈、陳勝,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河南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1、黃帝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2、倉頡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圣人”。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于洛汭之水拜受洛書。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

3、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4、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是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5、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莊子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6、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門師兄。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韓非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7、張良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今河南郟縣)人,秦末漢初杰出謀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張良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8、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9、張衡

張衡,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人,南陽五圣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并稱漢賦四大家,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譽為“木圣”,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10、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祎,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

二、河南歷史沿革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遲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這里就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晚期,中原進入了石、銅器并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進而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以后,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內。在安陽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歷史文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內設置三川、南陽、潁川、河內、東郡、陳郡。以后的兩漢時期,河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仍處于全國前列。東漢王朝建都洛陽,河南更成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之后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戰之地。在三國以及兩晉、南北朝時代,戰亂連年,農業、手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直到7世紀初重建了統一的全國性政權——唐朝以后,中原才擺脫了長期戰亂的局面。

從唐朝建立到北宋滅亡,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時期。隋朝末年,在洛陽建立了東都,又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時代,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有唐一代,河南仍是一個人才薈萃之地。因為河南地位重要,經濟又比較發達,所以五代都在河南地區建都立國。但在后來一段時期中,長江以北戰爭不斷,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到趙匡胤重建起全國性的統一政權——北宋王朝后,中原人民才重新得過和平歲月。北宋建都開封,河南又一次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當時開封人口達100多萬,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商業貿易額占全國之半,各方面都極一時之盛,可說是中世紀河南歷史的黃金時代。南宋以后,是河南社會歷史發展的中衰時期。代宋而興的元朝實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兩朝沿襲下來,其河南的疆域大體上與今天的河南省相近。在此期間,河南經濟和文化都越來越落后于江南和北方其他一些省區。

進入近代以后,隨著我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河南的社會矛盾也日益激化。19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河南北遍地燃起了農民起義的烈火,匯成聲勢浩大的捻軍大起義,加上太平軍多次進出河南,形成了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反封建高潮,河南成為黃淮流域農民起義的一個中心地區。起義失敗以后,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聯合壓迫、剝削下,河南農業愈益衰退,社會經濟江河日下。當時,河南的文化思想界基本上仍然是程朱理學的天下。直到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才破土而出,但十分幼弱。此時,河南地區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迅速激化,各種形式的農民反帝反封建斗爭聯袂而起。同時,一些資產階級分子或向資產階級轉化的開明士紳,也登上了政治舞臺,先后在河南城鎮發動了抑制美貨運動、以收回焦作煤礦和反對帝國主義掠奪河南鐵路建筑權為中心的收回利權運動,并要求君主立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則利用日趨高漲的革命形勢,積極開展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他們組建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河南分會,并聯絡各地的會黨和農民武裝,進行武裝起義的嘗試。在武昌起義勝利的鼓舞下,河南革命黨人迅即在省城開封策動新軍反正,又在外府縣組織武裝起義,但均未成功,河南成了極少數幾個未曾獲得“獨立”的省份之一。

1919年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也促進了河南人民的新覺醒。一批又一批的革命知識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在河南建立組織準備了條件。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不久,就發動了第一次全國工運高潮,河南新的最革命的階級——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1923年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成立,接著就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再一次顯示了年輕的河南工人階級的力量。黨領導的河南農民運動也蓬勃開展,使河南成為北方農民運動最活躍的省份之一。1927年,確山、信陽、杞縣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勝利地舉行了暴動,先后建立起工農革命政權。在河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伐軍打垮了盤踞河南的奉系軍閥。從此,河南全省都處于國民黨統治之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河南經歷了多次的新軍閥戰爭,特別是1930年的蔣馮閻混戰,其主要戰場即在河南,給河南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為了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河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的旗幟,與鄂東北、皖西革命人民一起,在斗爭中建立和壯大了革命武裝——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了以豫南新集(今新縣縣城)為首府的鄂豫皖蘇區,還建立了以桐柏為中心的鄂豫邊及鄂豫陜等游擊根據地,走上了以武裝斗爭、革命根據地建設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11月,豫北重鎮安陽失守,不幾日整個豫北全部淪陷。次年,商丘、開封和豫東大片國土也先后淪于敵手。在此寇深禍急之際,實行不抵抗主義的國民黨政府反于1938年6月間扒開花園口黃河大堤,給河南人民帶來空前的浩劫。不甘屈服的河南人民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熱烈響應中共河南省委“武裝保衛河南”的號召,在黨的領導下先后組建起“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和“豫東抗日人民第三支隊”等人民抗日武裝。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率領下出師華北,進入太行;1938年9月,彭雪楓率新四軍游擊支隊從竹溝出發,東征睢杞,轉戰豫東,廣泛開展敵后游擊戰爭,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38年11月9日,*決定成立以胡服(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原局,駐確山竹溝。竹溝遂成為中原軍民抗戰的指揮中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河南和鄰省軍民先后創建了晉冀魯豫、鄂豫皖邊、豫皖蘇、豫西等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將內戰強加在全國人民頭上,于1946年6月猖狂進犯中原解放區。解放區軍民經過艱苦轉戰,粉碎了敵人的“圍殲”,保存和壯大了革命力量。1947年6月,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突破黃河天險,從魯西南千里躍進中原,直插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爭大反攻的序幕。接著,晉冀魯豫野戰軍的陳謝兵團強渡黃河,挺進豫西;華東野戰軍也突進豫東地區,并相繼取得了洛陽、開封、鄭州、南陽等戰役的勝利。1948年中州大地捷報頻傳。1949年1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人民最后擺脫了國民黨政府20余年的反動統治,獲得全部解放。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河南人民永遠結束了苦難的歲月,開始以主人翁的姿態譜寫歷史的新篇章。

三、河南簡介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世界華人宗祖之根、中華文明之源,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山川秀美、物產豐饒,是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和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區位優越、交通發達,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交通樞紐;發展穩健、態勢良好,作為全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位、中西部地區首位;潛力巨大、空間廣闊,正處于蓄勢崛起、攻堅轉型的關鍵階段,發展活力和后勁不斷增強。

河南概貌

名稱由來

河南位于我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來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自然地理

河南南北縱跨530公里,東西橫越580公里,界于北緯31°23’—36°22’和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1.73%。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固始縣淮河出省處為全省最低處,海拔僅23.2米。

資源環境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近1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5.1℃—15.9℃,年平均降水量為512.6毫米—1129.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74.5小時—2024.1小時。

河南是我國唯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流域面積分別為2.72、8.83、3.62、1.53萬平方公里,省內河流大多發源于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流域面積5000—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8條,流域面積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1條,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個。

河南動植物資源豐富,現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32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3個;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36種。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和礦業大省,發現礦產144種,探明資源儲量的110種,已開發利用的93種,保有查明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的12種,居全國前三位的33種,優勢礦產主要為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堿、鹽礦、耐火粘土、螢石、珍珠巖、水泥灰巖、石墨等“七大非金屬礦產”。

歷史淵源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誕生在今河南新鄭,中華文明的起源、文字的發明、城市的形成和統一國家的建立,都與河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5000年中華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先后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200多個皇帝在此執政。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有4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均源自河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記載著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有“天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大相國寺,等等。洛陽、開封、商丘、安陽、南陽、鄭州、浚縣、濮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中原大地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顥、程頤,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科學家張衡、僧一行,醫學家張仲景,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吳煥先、許世友,“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

“萬姓同根,萬宗同源”。河南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山水勝景

河南既是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觀薈萃之地,猶如一座浩瀚如煙的歷史長廊、一幅風光旖旎的天然畫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體。全省共有云臺山、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等世界地質公園4個,河南嵩山、鄭州黃河等國家地質公園15個,永城芒碭山等省級地質公園14個,南陽獨山玉、新鄉鳳凰山、焦作縫山等國家礦山公園3個,南陽恐龍蛋化石群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個。

全省共有A級景區681家,其中4A級以上旅游景區215家。星級酒店361個,旅行社1229家。云臺山景區、堯山大佛景區、嵖岈山景區、淇河生態旅游區、重渡溝自然風景區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龍門石窟是首批國家旅游示范單位,被評為“中國人文旅游示范基地”。黃河自西向東流經河南700余公里,鄭州至開封段由于泥沙淤積,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地面3—5米,形成“地上懸河”的獨特自然景觀,可謂“河從屋頂過,船在空中行”。“人工天河”紅旗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國家首批“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

•河南省15家5A級景區: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焦作市云臺山-神農山·青天河景區,河南安陽殷墟景區,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河南洛陽白云山景區,河南省平頂山市堯山-中原大佛景區,河南省洛陽欒川老君山·雞冠洞旅游區,洛陽市龍潭大峽谷景區,南陽市西峽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址園旅游區,駐馬店市嵖岈山旅游景區,河南省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旅游景區,河南省新鄉市八里溝景區,河南省信陽市雞公山景區。

紅色基因

河南是一片紅色的革命熱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1921年到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河南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1923年爆發的京漢鐵路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終點。土地革命時期,河南各級黨組織發動工農群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工農運動,創建了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建立了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紅二十八軍在大別山區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中原兒女浴血奮戰,在河南境內及其周邊建立了晉冀豫(太行區)、晉豫邊(后并入太岳區)、冀魯豫、豫皖蘇、豫鄂邊、河南(豫西)等抗日根據地,為奪取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中原突圍、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淮海戰役等重大事件都發生在河南境內,黨*民先后創建了河南(桐柏)、豫鄂陜、豫皖蘇、鄂豫、桐柏、豫陜鄂、豫西等解放區,河南人民掀起多次支前高潮,最終迎來了全省的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孕育出的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于2021年經黨中央批準納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人口民族

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7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07%。河南省56個民族成份齊全,少數民族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顯著特征。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約156萬,其中占比較高的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滿族。全省有3個城市民族區(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洛陽市瀍河回族區)、21個民族鄉(鎮)。少數民族人口10萬人以上的設區的市4個(南陽市、商丘市、周口市、鄭州市),少數民族萬人以上的縣(市、區)55個。

行政區劃

河南省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設區的市,1個省轄縣級行政單位(濟源市),21個縣級市,82個縣,54個市轄區,1180個鎮,586個鄉,692個街道辦事處。

綜合實力

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

2022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61345.05億元、增長3.1%,增速在全國的位次比2021年前移十二位,挑大梁、穩大盤的地位更加凸顯。工業增加值19592.76億元,進出口總值8524.1億元、居全國第九位,財政總收入6188.7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07.41億元,支撐經濟增長的韌性不斷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7%,工業投資增長25.4%,是全國的兩倍多。市場主體突破1000萬戶、總量居全國第四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2 元、增長5.3%。

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糧食大省

河南是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生豬家禽主產省份、大宗經濟作物優勢產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是全國五大糧食凈調出省之一、每年調出原糧及制成品600億斤左右。2022年糧食總產量1357.87億斤、居全國第二位,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小麥產量和制種能力均居全國首位,油料、蔬菜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位、第二位,農機總動力居全國第二位。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實現了從“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人餐桌”的蝶變。

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河南是全國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五個通道途經河南,貫通水陸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持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加速構建。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提速發展,鄭州機場北貨運區工程建成投用,躋身全國貨運機場40強。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高鐵站之一,鄭州航空港站建成投用,鄭州南站啟動建設,鐵路“四主多輔”客運樞紐格局加快形成,鄭州北站作業量居亞洲編組站前列,貨運樞紐布局日益完善。高速公路“13445工程”全面實施,普通干線公路“暢通暢聯”、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內河水運“通江達海”工程持續推進。2022年末,全省鐵路營運里程6331.7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009.38公里,普通干線公路3.1萬公里,農村公路23.9萬公里,內河航道1825公里。全省運輸總量25.87億噸、增長1.6%,貨物周轉量1.14萬億噸公里、增長9.2%;旅客運輸量2.69億人次,旅客周轉量697億人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鄭州地鐵運營里程232.4公里;洛陽地鐵運營里程43.5公里。

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

河南公用電信網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國家光纜骨干網“八縱八橫”有“三縱三橫”途經河南。2022年,全省新開通5G基站5.6萬個、總數達15.32萬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功能不斷增強,全省100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99%、居全國第一位,1000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21.2%、居全國第二位,實現鄉鎮以上區域千兆光網全覆蓋。全省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61.21億件,增長3.67%。全省電話用戶11291.5萬戶、互聯網用戶13335.7萬戶,分別居全國第五位、第四位。

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綜合能源基地,是全國重要的能源消費大省。2022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3908億千瓦時,發電量3329億千瓦時;原煤產量0.97億噸,原油產量185萬噸,天然氣產量1.95億立方米;成品油銷售量1323.5萬噸,管道天然氣供應量114億立方米。年末全省電力裝機總容量達到11947萬千瓦,其中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超過4900萬千瓦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