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來護兒、徐鉉、孫覺、來恒、卞寶第、張積中、江藩、仲并、王陶民、吳綺、江昱、倪文煥、秦恩復、夏之蓉、黃質夫、宗元鼎、唐綏祖、黃承吉、汪懋麟、景旸、喬萊、潘思榘等,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揚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來護兒
來護兒(?-617年或618年),字崇善,本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后居江都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來護兒幼聰而詭,好立奇節,胸有大志。開皇元年(581年),被授予大都督職務,并統領本鄉的軍隊。因在平定陳國時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提升為上開府。后跟隨楊素在浙江攻擊高智慧的軍隊,追擊到閩中,因為功勛卓著而被提升為大將軍,并被任命為泉州刺史,受封襄陽縣公。大業八年(612年),擔任平壤道行軍總管,率領軍隊渡海參加遼東之役。在卑奢城,大敗高麗軍。后官至左翊衛大將軍,受封為榮國公。大業末期,宇文化及煽動兵變,來護兒入朝途中被抓獲,遂被殺害。
徐鉉
徐鉉(917年-992年或916年-991年),字鼎臣,世稱“徐騎省”。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中國五代至北宋初文字學家、文學家。徐鉉十歲能作文,起家為吳校書郎。后仕南唐李昪父子,試知制誥。元宗時,知貢舉。歷太子諭德、知制誥、中書舍人。后主李煜時,除禮部侍郎。累官翰林學士、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職。于淳化二年(992年),病逝。徐鉉與弟徐鍇自幼苦學,未弱冠,即以文名稱于時,號稱“二徐”“大小徐”。徐鉉在南唐時,文章議論與韓熙載齊名,時稱“韓徐”。其詩淡雅閑遠,真率自然,不用險韻,不用奇字,平易淺切,類白居易。其文承晚唐駢儷之風,所存文多為駢文,甚至連墓志銘也用四六之體。徐鉉精于文字學,善寫李斯小篆。宋太宗雍熙初奉命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訂許慎《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其主要貢獻是對《說文》精心校勘,恢復其原本真貌,一方面改正傳寫訛誤,駁正唐代李陽冰刊定《說文》的謬誤;另一方面辨正別體俗字。著作有《騎省集》《四部叢刊》等。
王念孫
王念孫(1744年4月25日-1832年2月25日),字懷祖,自號石臞(《揚州畫舫錄·卷三·新城北錄上》作“石渠”),江蘇高郵人,清代語言學家。王念孫自幼聰慧,八歲讀完《十三經》,旁涉《史鑒》。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轉任工部主事、郎中。陜西道御史、山西道、京畿道、監察御史、吏科給事中等職。嘉慶四年(1799年),彈劾大學士和紳,后官直隸永定河道、山東運河道,任職十余年。道光六年(1826年),因永定河道復溢被彈劾而歸。道光十二年(1832年),逝世于北京私邸,享年八十九歲。王念孫與其子王引之并稱“高郵二王”,與錢大昕、盧文弨、邵晉涵、劉臺拱有“五君子”之稱譽。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則,建立義通說;歸納《詩經》《楚辭》的聲韻系統,定古韻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義互相推求,多有創見。著有《廣雅疏證》《讀書雜志》《古韻譜》等。歷10年完成《廣雅疏證》。曾奉旨編纂《河源紀略》一書,還著有《讀書雜志》《釋大》等。專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寫《導河議》。(概述圖片來源:《清代學者像傳》第一集,清代葉衍蘭輯摹,黃小泉繪)
睢景臣
睢景臣(約1264~約1330),元代著名散曲、雜劇作家。一作舜臣,字景賢,或作嘉賢,江蘇揚州(今揚州市)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詞》。元鐘嗣成的《錄鬼簿》將其列入“名公才人”。雜劇有《鶯鶯牡丹記》、《千里投人》、《屈原投江》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還鄉》。
臧旻
臧(zāng)旻(mín),廣陵射陽(今江蘇寶應)人,東漢時期將領。《后漢書》稱臧旻富有學識,胸懷大志,“有干事才”;桓帝時,為徐州從事,辟司徒府,除雍奴令。靈帝時,為吳郡太守。熹平初,拜揚州刺史,遷使匈奴中郎,將徵拜議郎,轉長水校尉,歷任中山、太原太守。《全后漢文》收錄有其作品《上書訟第五種》。
許叔微
許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蘇儀征市)白沙人,南宋醫學家。曾為翰林學士,成年后發憤鉆研醫學,活人甚眾。所著《普濟本事方》又名《類證普濟本事方》,書中共收錄方劑三百余首,按病種分為二十五門。該書是許氏數十年醫療經驗的結晶,采方簡要,理論清晰,有較高的實用價值。著《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類證普濟本事方》、《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等,著書存世較少。此外,尚有《活法》、《辨證》、《翼傷寒論》等書,因久已失傳,無從稽考。
顧成
顧成(1330年-1414年),字景韶,江都人(今江蘇揚州),祖籍湖南湘潭,明朝初期名將。顧成初為朱元璋帳前親兵,明洪武八年(1375年),調守貴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從傅友德征云南,為前鋒。首克普定,顧成為普安衛指揮使。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任昭勇將軍、貴州都指揮司同知。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顧成遷右軍都督僉事,佩征南將軍印。建文元年(1399年),為左軍都督,從耿炳文與燕王朱棣作戰,被俘。受燕王禮遇并重用,輔燕王世子守北平。顧成于永樂二年(1404年),論功封鎮遠侯,任貴州總兵官。永樂十一年(1413年),思州宣慰使田琛、思南宣慰使田宗鼎舉兵相攻,顧成率軍彈壓。永樂十二年(1414年),顧成逝世卒,享年85歲。
吳文镕
吳文镕(1792年-1854年),字甄甫,號云巢,一號竹孫。江蘇儀征縣(今屬揚州市)人,清朝官員。吳文镕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二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遷至禮部、刑部、戶部侍郎。歷官福建、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巡撫。道光三十年(1850年),擢云貴總督。咸豐元年(1851年),吳文镕抵滇。咸豐三年(1853年),調湖廣總督。咸豐四年(1854年),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兵敗于黃州堵城(今湖北大冶),投水自殺。吳文镕督滇期間,清理積弊,整頓吏治,甄劾不職官員。平息文山李開甲、騰越、思茅邊外少數民族暴動及鎮康土舍刀大、刀六之亂。調兵扼守要隘,親駐尋甸督師,圍攻發起暴動的湯丹廠民馬二花。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后,密切關注廣西軍情,力主堅壁清野,積谷練兵,嚴防滇黔、滇桂邊境,積極為清廷鎮壓各地反清起義出謀劃策。
張集馨
張集馨(1800-1878年),江蘇儀征人,進士出身,歷任編修、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六年、二十五年、二十七年、二十九年、咸豐元年(1851年)、六年、九年先后八次被召見。張集馨一生官場不得志,有自敘年譜傳世,該年譜于1981年11月以《道咸宦海見聞錄》為名,由中華書局出版。
孫覺
孫覺(1028~1090),字莘老,江蘇高郵人,北宋文學家、詞人、進士。是胡瑗、陳襄的學生;是蘇軾、王安石、蘇頌、曾鞏的好友;是黃庭堅的岳父;是秦觀、陸佃、王令的老師。曾任湖州、廬州、蘇州、福州、亳州、揚州、徐州、南京等七州的知州。歷吳江、太平縣;神宗即位,任直集賢院,升右正言。因論副相邵亢不才,貶為越州通判,后恢復右正言,徙知通州。熙寧二年,又入京知諫院,同修起居注,知審官院。熙寧三年,“右正言孫覺以奉詔反覆貶知廣德軍”,徙湖州。移任廬州,改右司諫。又知蘇州,徙福州,再連徙亳、揚、徐州。后知應天府,入為太常少卿,改任秘書少監。哲宗即位,兼任侍講,升為右諫議大夫。韓縝建議提升孫覺為給事中,被孫覺辭謝。后升任吏部侍郎,掌領右選,又改主掌左選。后提升為御史中丞,因病請罷,被任命為龍圖閣學士兼侍講,提舉醴泉觀。元祐五年謝世。紹圣中,以孫覺為元祐黨人,削奪職務追兩官。徽宗即位,恢復其官職。歷任七州,所到多有政績,秦觀說他:“轉守七州多異政,奉常處處有房祠。”(《淮海集》)換句話說,在各地卸任后,民眾多數為他建生祠或列為名宦。高郵尚有四賢祠祀蘇軾、孫覺、秦觀和王鞏四賢。
來恒
來恒(?-679年),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市)人。隋左翊衛大將軍來護之子,唐初名臣來濟之異母兄,唐朝宰相。來恒學行優秀,早年曾擔任司封郎中。高宗上元三年(676年)三月,以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年十二月,奉使巡撫河南道。儀鳳四年(679年),來恒卒。來恒出身將門,但以學行稱,與兄來濟齊名。《全唐詩補編·續拾》卷七收其與高宗等聯句詩一首。《舊唐書》《新唐書》有傳,參《舊唐書·高宗紀》《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五。
卞寶第
卞寶第(1824—1893),字頌臣,江蘇儀征人。是東晉名相卞忠貞公之后,是傳統卞氏“忠貞世家”的后裔。出生于揚州著名書香門第、名門望族的官宦之家。
張積中
張積中(?―1866)字子中,號石琴。因排行第七,人稱張七先生。江蘇儀征人。貢生出身,后屢試不第,遂絕意仕途。道光年間拜周太谷為師,傳習太谷學派,合儒釋道三家為一。他一生著述頗豐,現存《張氏遺書》《白石山房文集》等19種。
江藩
江藩(1761年—1831年),字子屏,號鄭堂,晚號節甫,本籍安徽旌德之江村(今屬白地鎮),后為甘泉(今江蘇揚州)人。江藩祖父江日宙由安徽旌德遷居揚州,并占籍甘泉。江藩受業余蕭客、江聲,博綜群經,尤深漢詁。為古文詞,豪邁雄俊,作《河賦》以匹江、海二賦。
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
王陶民
王陶民(1894~1940)近代畫家。名甄,以字行,又字陶民、逃名,號逸摩。江蘇高郵人,寓居上海。擅花鳥、走獸,兼擅指畫,并工詩及篆刻。所作工筆花鳥,勾勒遒勁,敷彩華麗、雅雋有致。墨筆寫意花卉則氣韻秀逸,淋漓灑脫,用筆在陳淳與華嵒之間,能自出機杼,為識者共許。曾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吳綺
吳綺(1619年-1694年),字薗次,一字豐南,號綺園,又號聽翁,江蘇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中國清代文學家,詞人。吳綺于順治十一年(1654年)拔貢生,薦授弘文院中書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選司員外郎。康熙五年(1666年),授湖州府知府。湖州人稱其為“三風太守”,說其多風力,尚風節,饒風雅。三年后被罷免,再未出仕。卒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吳綺擅長駢文,與陳維崧并稱清初兩大作手。他的駢文應用廣泛,抒情、記事,甚至連書信、詩序也多用駢文來寫,如《上龔大宗伯書》《董少君哀辭序》等都是其中的名篇。吳綺詞也頗負盛名,其詞文辭秀媚,富于情態,陳廷焯稱之為“詞中小品”。由于詞中有“把酒祝東風,種出雙紅豆”句,吳綺被人喚作“紅豆詞人”。吳綺還工詩。其比較長于七古和律詩。律詩宗尚李商隱和杜牧,文辭富艷,風調悠揚。吳綺著有《林蕙堂全集》26卷,另著有《嶺南風物記》《選聲集》。還通戲曲,著有《忠愍記》《嘯秋風》和《繡平原》三種傳奇,均已佚失。
江昱
江昱(1706~1775) 字賓谷,號松泉,清廣陵(今江蘇儀征市)人。少時天賦聰敏,有圣童之目,安貧好學,博涉群籍,貫通經史,尤精《尚書》,被袁枚稱為“經癡”。
倪文煥
倪文煥,江都(今江蘇揚州)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
秦恩復
秦恩復(1760~1843)乾隆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生,道光二十三年卒。清藏書家、文字、校勘家。字近光,號敦夫,江蘇江都人。年八十四歲。
夏之蓉
[清](一六九七至一七八四)字芙裳,號醴谷,江蘇高郵人。雍正四年舉人,官鹽城教諭,十一年進士,乾隆元年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充福建鄉試正考官,提督廣東、湖南學政。以古文之學校士,選錄其優秀編為《汲古篇》。曾經主講鐘山麗正學院。性喜游歷,足跡遍及海內。所至之處題詠唱酬無虛日。虛懷向學,樂善好施。尤喜獎掖寒士,盛名為海內所敬仰。之蓉天才宏放,通經史。詩作文篇為時人爭相傳誦。歌行尤跌宕淋漓,又長于論古。著有《半舫齋詩文集》、《半舫齋偶輯》、《讀史提要錄》等。
黃質夫
黃質夫 (1896年-1963年),江蘇儀征人。中國鄉村教育先驅之一。1924年國立東南大學農科畢業后,即投身于鄉村師范教育事業。創辦主持江蘇界首、南京棲霞、浙江湘湖和國立貴州師范學校,前后長達20余年。他創辦了貴州師范,力倡“生活教育”理論,提出“鄉村學校化,學校鄉村化”的主張,建立了獨特的鄉村師范教育體系、系統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曾在中國教育發展史特別是中國鄉村教育發展史上起到過積極的倡導、示范作用。
宗元鼎
宗元鼎(1620~1698)字定九,一字鼎九,號梅岑,又號香齋、東原居士、梅西居士、小香居士、芙蓉齋、賣花老人等,江都(今屬揚州)人。康熙十八年貢太學,部考第一。工詩善畫,與兄元觀、弟元豫、侄之瑾、之瑜時稱“廣陵五宗”。
唐綏祖
唐綏祖(1686—1754),字孺懷,號莪村,江蘇省揚州府江都縣(今江蘇省揚州市)人。
黃承吉
黃承吉(1771年12月22日——1842年8月8日),清代江蘇江都人,字謙牧,號春谷。生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卒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三日(壬寅年,己酉日),享年七十二歲。
汪懋麟
汪懋麟(1639年—1688年),字季甪,號蛟門,又號十二硯齋主人,晚號覺堂。江南揚州府江都縣人。汪懋麟少聰穎,從宿儒王巖學古文,得其指授頗多。康熙二年(1663年)中舉,康熙六年(1667年)中進士,授內閣中書,后官刑部主事。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乾學薦,入明史館充纂修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蜚語罷歸。歸田后銳意著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家中逝世,享年五十歲。汪懋麟居京師期間,與宋犖、王又旦、曹貞吉、顏光敏、葉封、田雯、謝重輝、林堯英、曹禾互相倡和,稱名輦下,號“金臺十子”,亦稱“輦下十子”、“長安十子”。又與汪楫同里同有詩名,時稱“二汪”。生平著述頗豐,今存《百尺梧桐閣詩集》16卷、《百尺梧桐閣文集》8卷、《百尺梧桐閣遺稿》10卷、《錦瑟詞》。概述圖來源:《汪懋麟像》由禹之鼎描寫,惲壽平補繪背景
景旸
景旸(1476--1524),儀真(今江蘇儀征)人,上元籍。字伯時,號前溪。明正德三年進士,一甲第二名,榜眼。與鄉人蔣山卿、趙鶴、朱應登,并稱江北四才子。
喬萊
喬萊(公元一六四二年至一六九四年),字子靜,號石林,江蘇寶應人。生于明思宗崇禎十五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年五十三歲。
潘思榘
潘思榘(1695-1752),字絜方,江南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清朝雍正二年(1724)進士,官至安徽巡撫、福建巡撫,入祀京師賢良祠,謚敏惠。
二、揚州歷史沿革
揚州有2500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大約距今7000~5000年前,淮夷人就在揚州一帶勞動生息,并有了水稻栽種。
春秋時期,今揚州市區西北部一帶稱邗。公元前486年,吳滅邗,筑邗城,開邗溝,連接長江、淮河。越滅吳,地屬越;楚滅越,地歸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舊址上建城,名廣陵。秦統一六國后,設廣陵縣,屬九江郡。
漢代,今揚州稱廣陵、江都,長期是諸侯王的封地。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開鹽河(通揚運河前身),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改善和鞏固民族關系,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將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嫁到烏孫國,比王昭君和親匈奴還早80多年。東漢末年,張嬰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廣陵一帶轉戰10多年后,被廣陵太守張綱勸降。但不久,許多曾參與起義的農民又響應并參加了黃巾起義。
三國時期,魏吳之間戰爭不斷,廣陵為江淮一帶的軍事重地。
南北朝時期,廣陵屢經戰亂,數次變為“蕪城”,但由于勞動人民數百年的辛勤開發,經濟地位在恢復中不斷提高。山東青州、兗州一帶的移民南遷廣陵一帶,促進了揚州的經濟發展。北周改廣陵為吳州。
589年,隋滅陳,建立統一的隋政權,改吳州為揚州,置總管府。至此,完成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隋煬帝時,開大運河連接黃河、淮河、長江,揚州成為水運樞紐。大運河不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對促進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揚州空前繁榮的基礎。隋煬帝大業初年改州為郡,揚州隨之改為江都郡。605-616年,隋煬帝三下江都。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宇文化及所殺,葬于揚州城西北曹莊。619年,李子通率農民起義軍攻克江都,稱皇帝,國號吳。620年,揚州為唐軍占,名稱屢有更改;626年,復稱揚州,治所在今揚州。
唐代揚州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出現了大量的工場和手工作坊,不僅富甲江淮,而且是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時有“揚一益二”之稱(益州為成都古稱)。揚州是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中心和海內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道采訪使和淮南節度使治所,領淮南、江北諸州。在以長安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網中,揚州始終起著樞紐作用。唐代揚州和大食(阿拉伯)交往頻繁,僑居揚州的大食人數以千計。僑居揚州的客商主要來自波斯、大食、新羅、日本等國。日本遣唐使到揚州和高僧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交流。揚州人李善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重新注釋《文選》,旁征博引,為后人保存了大量重要文獻資料;其子李邕能詩善文,工書法,尤擅行書,是繼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書法家。張若虛為“吳中四杰”之一,《春江花月夜》有“以孤篇壓全唐”之譽。684年,徐敬業、駱賓王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政權。
唐末五代,軍閥混戰,揚州遭到嚴重破壞。887年,楊行密開始入主揚州。919年,其子楊渭(隆演)就吳國王位,改元武義。920年,楊渭卒,弟楊溥即吳王位;927年,楊溥即皇帝位,改元貞元,史稱“楊吳”。937年,徐知誥迫楊溥禪位,自即帝位,國號為唐,史稱“南唐”。957年,后周取南唐江都府,復稱揚州。
960年,北宋建立。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商業進一步繁榮,揚州再度成為中國東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與都城開封相差無幾。每年商業稅收約8萬貫,居全國第三位。1127年,宋高宗趙構迫于金人進逼,在遷都過程中以揚州為“行在”一年,促進了揚州的繁榮。100多年間,揚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戰場。韓世忠、劉琦、岳飛等南宋名將在這一地區進行了艱苦的斗爭。1275-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軍隊和揚州人民一起與元軍展開不屈的斗爭,不幸殉難,揚州城僅剩數千人。戰爭使經濟和社會遭到嚴重破壞,但在局勢相對穩定的時期,揚州的經濟又不斷恢復發展。文化方面,歐陽修、蘇軾、秦觀、姜夔、王令等在揚州留下大量傳世名作。
元、明兩代,揚州經濟發展加快。到揚州經商、傳教、從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漸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最。元代,運河揚州段經幾次整治,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復了一度中斷的漕運,揚州又迅速繁華起來。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孕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揚州的商業主要是兩淮鹽業專賣和南北貨貿易,鹽稅收入幾乎與糧賦相等。商業擴大到舊城以外。手工業作坊生產的漆器、玉器、銅器、竹木器具和刺繡品、化妝品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為防止倭寇再次入侵,1556年,揚州建“新城”。文化方面,出現了睢景臣等一批著名雜劇、小說作家。明朝滅亡后,為阻止清兵南進,南明督師史可法在揚州率軍堅守孤城,寧死不降,表現出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城陷后,清軍屠城十日,死者數以萬計。
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多次“巡幸”,使揚州出現空前繁華,城市人口超過50萬人,成為當時中國八大城市之一,也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當時的揚州,居交通要沖,富鹽漁之利,鹽稅與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關系極大。各地商人紛紛在揚州建起會館,各有營業范圍和地方特色。同時興起的還有會票——信用匯兌。一些鹽商廣結文士,愛好藏書,捐資修建府學、縣學,恢復名勝古跡,興建園林,對揚州的文化發展有一定貢獻。其間,出現了以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等“揚州八怪”為代表的揚州畫派,以任大椿、汪中、焦循、阮元和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為代表的揚州學派。揚州戲劇歷史悠久,至清代大盛。1790年,為慶祝乾隆帝八十壽辰,以寶應高朗亭為班主的三慶班進京演出,與其他劇種一起,對京劇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揚州的雕版印刷和評話、清曲、揚劇、木偶劇以及棋藝、琴藝等均在清代達到較高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奠定了揚州成為當時中國文化中心的基礎。
19世紀中葉以后,由于運河山東段淤塞,漕糧改經海上運輸,淮鹽改由鐵路轉運,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揚州在經濟上逐漸衰落。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揚州府屬的瓜洲、儀征等地軍民奮起抵抗英軍侵略。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先后3次在揚州一帶與清兵激戰。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中,揚州人熊成基在安徽以陸軍炮營隊官的身份,于1908年11月組織、領導了著名的安慶新軍起義,開始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1911年11月,揚州人孫天生在揚州發動武裝起義,史稱“揚州光復”。
1912年,“中華民國”廢揚州府,置江都縣。1922年,揚州境內第一條公路建成。1925年,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揚州一帶組織、*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1931年,揚州洪水泛濫,長江和運河沿線決口60多處,死于水災、饑餓和疫病者數十萬。1937年10月,*長江局派員在揚州建立中共揚州特別支部,與揚州各界人士一同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2月,侵華日軍占據揚州,以陳文為首的揚州抗日義勇團在揚州北鄉展開抗日斗爭。1939年初,新四軍貫徹*東進北上的方針,著手創建蘇中抗日根據地。1940年7月,陳毅、粟裕率新四軍主力北渡長江、挺進蘇中,在江都建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揚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尤其為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辛亥革命以后,揚州文化藝術領域名家輩出,比較有影響的有朱自清、劉師培、李涵秋、貢少芹、張丹斧、陳含光、潘月樵和革命作家李進、李俊民、韓北屏、許幸之、江樹峰等。朱自清是對中國文學很有影響的人物。李涵秋創作的33部小說中,以反映揚州里巷風俗軼聞的《廣陵潮》最為著名。
1948年底至1949年4月,揚州各縣相繼解放。1949年1月25日,今揚州市區解放,設置揚州市;以仙女廟鎮為治所,另建江都縣。
三、揚州簡介
地理位置: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和商貿港口旅游城市。
行政區劃:揚州現轄1縣(寶應)、2市(高郵、儀征)、3區(江都、邗江、廣陵)和3個功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科技新城、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轄區土地面積6591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48.46萬人;市區面積2349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231.16萬人。
經濟總量:202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4.98億元,可比價增長4.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5.49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3673元和29332元,增幅分別為5.4%、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8.91億元。
產業科創名城:揚州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堅定不移壯大實體經濟,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攻堅戰,加快推動開發園區“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引領企業開展研發創新和技術改造,提升以科技產業綜合體為代表的科創載體群運營水平,加快構建以人才、政策、金融為重要支撐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形成以323+1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特色產業體系。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774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1.2%。
文化旅游名城:揚州歷史悠久、文化昌盛,是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筑邗城始,迄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揚州曾鑄就了兩漢、隋唐、清康乾年間三次大的輝煌,留下了李白、杜牧、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鄭板橋、朱自清等歷代大批名人雅士的足跡,現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529處。揚州學派、揚州八怪、揚州戲曲、揚州工藝、揚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揚美食等在中國文化領域獨樹一幟、異彩紛呈。古琴、剪紙、雕版印刷、富春茶點制作技藝等4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曲、揚州彈詞、漆器、玉雕等20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揚州牽頭申報的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揚州旅游資源稟賦豐富,瘦西湖是中國湖上園林的杰出代表,個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何園被譽為中國晚清第一名園。近年來,揚州持之以恒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先后榮獲“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稱號,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生態宜居名城:揚州生態環境秀美,是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市,是住建部美麗宜居試點重點城市之一。全市建成并對外開放免費公園306個,市區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19㎡,相當于每個居民都有一個“綠色客廳”,分布均衡、層次分明的城市公園體系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