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李元昊、斡道沖、李彝超、野利任榮、傅燮、莫折念生、張寔、張重華、張祚、萬俟丑奴,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寧夏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1、李元昊: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之后,遠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時因功再次被賜李姓;
2、斡道沖:西夏仁宗李仁孝時重臣,字宗圣;
3、李彝超:五代十國后唐時黨項族的首領;
4、野利任榮:西夏大臣,西夏文字的主要創制者以及著名學者,黨項族野利部人;
5、傅燮:北地靈州,今寧夏吳忠市人,東漢大臣;
6、莫折念生:北魏末年,關隴起義首領;
7、張寔:安定,今甘肅涇川人,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建立者;
8、張重華:安定烏氏,今甘肅涇川人,前涼文王張駿第二子,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君主;
9、張祚: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前涼文王張駿庶長子,十六國時期前涼君主;
10、萬俟丑奴:北魏末年關隴起義軍領袖。
二、寧夏歷史沿革
寧夏歷史悠久。元朝滅西夏后,以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取名“寧夏”,寧夏因此而得名。寧夏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后,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商、周時期,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有稱為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余地區分別為義渠、烏氏、昫衍諸戎部族的聚居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滅義渠諸戎國,將三隴大片土地并入秦國,歸北地郡管轄,寧夏全境被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派兵北逐匈奴,在寧夏屯墾,沿黃河置縣,開創了移民開發引黃灌溉農業的歷史。漢代,寧夏各縣先后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實施移民屯墾,經濟得到開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寧夏地區政權更替,民族大融合進一步發展。唐朝寧夏屬關內道,次年在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境內)設大都督府、朔方節度使。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太子李亨進入寧夏,次年在靈武郡(靈州一度改郡)登基繼承帝位,即唐肅宗。當時,寧夏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寶元元年(1038),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國號大夏(史稱“西夏”)。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蒙古滅夏,于蒙古中統二年(1261)在西夏故地設立西夏中興等路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降為甘肅省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明朝設寧夏衛所屯田。清朝設甘肅省寧夏府、固原州。民國十八年(1929)設寧夏省,轄除固原地區及海原縣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1949年9月23日,寧夏省解放,轄區范圍與中華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將原屬寧夏省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縣、隆德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所屬的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并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三、寧夏簡介
巍巍賀蘭,雄渾壯觀,紅色六盤,天高云淡,滔滔黃河,九曲迂回,孕育了美麗富饒的寧夏平原,造就了稻香魚肥、瓜果飄香的“塞上江南”。
**十分關心寧夏的發展,稱贊這里是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賦予寧夏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歷史使命。按照*擘畫的宏偉藍圖,寧夏確定了加快“三區建設”、緊盯“四新任務”、實施“五大戰略”的發展思路,開啟了全面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新征程。
寧夏,生態優美宜居地。
這里是全國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區,擁有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體系,堪稱中國生態微縮盆景。
這里氣候宜人,年均氣溫8℃,空氣優良天數320天以上,“藍天碧水”享譽大江南北。
這里開放包容、社會穩定,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寧夏,特色產業集聚地。
寧夏立足區位相對便利、氣候條件獨特、資源能源豐富、產業特色鮮明的比較優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圍繞打造現代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六新六特六優”產業。
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數字信息、現代化工、輕工紡織“六新”產業潛力巨大。寧夏地處中國能源“金三角”,鉭鈮鈹、金屬錳、氰胺產能全國領先,晶硅棒(片)、工業藍寶石和鋰電池材料規模化生產,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生產基地正在形成;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加快建設,清潔能源配套產業優勢突出;數控機床、3D鑄造、儀器儀表、礦山機械等產業初具規模,裝備制造業動能強勁;作為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吸引亞馬遜、美利云等數據中心進駐,數字信息產業勢頭迅猛;建成世界單套規模最大的400萬噸煤制油項目,差別化氨綸、對位芳綸項目技術世界領先,現代化工產業體系日臻完善,輕工紡織產業驚艷出彩。江蘇潤陽、浙江正泰、東方希望、韓國曉星、巴斯夫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來寧投資布局。
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特”產業優勢突出。寧夏種植葡萄酒條件得天獨厚,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質比肩世界,在品醇客、柏林、布魯塞爾等國際頂級大賽中獲獎1100多項,獲批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寧夏鮮奶乳脂率、乳蛋白率優于歐盟標準;六盤山黃牛肉質細嫩,鹽池灘羊是G20峰會、金磚國家*峰會指定食材;中寧枸杞列入《中國藥典》道地中藥材,是抗生素原料藥和生物發酵藥生產基地;冷涼蔬菜基地被香港特區政府漁農署授予信譽農場,深受消費者歡迎。
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現代金融、健康養老、電子商務、會展博覽“六優”產業快速崛起。寧夏是西部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擁有沙湖、沙坡頭、鎮北堡西部影城、水洞溝等5A級旅游景區,正在全力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寧夏擁有國家級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和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兩個金字招牌,正在建設銀川國家物流樞紐與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銀川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全國數字供銷示范區蓬勃發展;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擔保等金融領域合作前景廣闊,成功創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康養教育產業發展基礎良好。
寧夏,投資創富新福地。
這里投資置業成本低,要素保障全,工業用地每畝最低5萬元、大工業用電每度最低0.38元。全區51所大中專院校,年培養專技人才12萬,為企業投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這里全面推行一窗全辦、一網通辦、容缺先辦、集成服務審批模式,網上政務服務能力位列西北第一,企業開辦實現3小時辦結,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這里投資政策更加優惠,全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亮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信心決心,發出重視民營經濟、支持民營企業、尊重民營企業家的強烈信號,切實讓企業家事業有平臺、投資有回報、發展有保障。
今天的寧夏,改革動能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明顯提升,正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牽引,大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現代產業基地、綠色生態寶地、投資消費旺地、改革開放熱土、塞上鄉村樂園、宜居宜業城鎮、文化興盛沃土、人民生活福地。
我們期待與您一起拼搏、一起奮斗,共謀發展、共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