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于1995年3月合并、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50多年來,學校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以培養"崇德尚能,經世濟民"之才為己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經過幾代首經貿人自強不息地開拓和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多科性財經類大學。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省控線 | 線差 | 錄取批次 |
2015 | 658 | 620 | 548 | 72 | 一批 |
2014 | -- | 600 | 543 | 57 | 一批 |
2013 | 678 | 611 | 550 | 61 | 一批 |
2012 | 641 | 545 | 477 | 68 | 一批 |
2011 | 642 | 555 | 484 | 71 | 一批 |
學校本部位于豐臺區花鄉,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豐臺園內,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紅廟校區位于朝陽區紅廟,地處中央商務區(CBD),以留學生和成人教育為主。校園占地總面積580畝,建筑總面積3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66萬余冊。
近年來,學校穩步擴大辦學規模,已形成以本科生、研究生培養為主,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的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教育設有40個專業,擁有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勞動經濟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信息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財政稅務學院、法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外語系、華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體育部、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專業碩士教育中心等教學單位。
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形成了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和建設格局。勞動經濟學獲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并入選教育部"特色重點學科項目",處于國內同領域的先進水平;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分列88所參評高校的第12、第15位,均列財經類高校第五位;企業管理、會計學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政治經濟學等7個學科獲批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經濟學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統計學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經濟學、統計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社會保障學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財務會計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獲批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經濟學國際化人才培養實驗區被評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會計學院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獲評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21553人,其中本科生9741人,高職生360人,碩士研究生2422人,博士研究生239人,留學生398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8371人。近五年來,本科招生錄取分數始終在市屬市管高校中名列前茅;畢業生考研和出國比例不斷提高,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校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平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和豐富大學生發展輔導體系,涌現出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系列優秀學生代表和學生群體。
學校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總體實力,已形成一支符合學校發展要求的結構優化、素質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1396人職教師66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近52.7%,其中教授、教研員等正高職專業技術人員15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職專業技術人員290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334人。學校從2006年起開展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對每位教師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和研究,幫助教師確定自己的最佳職業奮斗目標,并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成立了OTA(教師促進中心),得到了全校教師的支持和社會廣泛關注,被稱為"教師樂業工程"。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中國"*"學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3人,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短期項目獲得者2人。
學校積極推進科研興校戰略,鼓勵、支持并積極組織專家、學者投身首都經濟建設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與探討,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工作,為首都經濟發展服務。學校承擔了眾多國家、各省部委和北京市的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大批有較高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重點打造了CBD發展研究、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都市國際化、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數調查研究平臺等10余個科研平臺,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獲批北京市協同創新中心。設有人口研究所、經濟研究所、首都經濟研究所、不動產研究所以及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社會計算研究院、CBD研究中心、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中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等27個研究機構。學校主辦的《經濟與管理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人口與經濟》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經濟與管理研究》、《人口與經濟》是CSSCI來源期刊,學校主辦的《當代經理人》等學術刊物面向國內外發行。
學校已與近20多個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社會團體等有學術交流與合作往來。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和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公會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合作舉辦的會計學碩士(MPA)項目和注冊會計師項目,是經國務院學位辦和北京市教委批準的第一個在我國境內將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結合為一體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3年學校通過友好院校渠道派遣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百余人出國進修和學習。
學校非常重視留學生教學,自198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學生層次分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等,設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2007年開辦了全英文授課的碩士班,2011年開辦了全英文授課的博士班,每年在讀留學生達600余人,來自70多個國家。學校為留學生漢語教學設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和一支專業教師隊伍,將留學生工作作為國際化和現代化大學的重要標準之一,正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留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加強留學生的教學管理,為學校留學生教育的跨躍發展打好基礎。
學校積極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實現以博大厚重的大學精神激勵人、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教育人、以賞心悅目的校園環境陶冶人的工作目標,不斷促進學校優良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形成。
學校堅持"立足北京、服務首都"的辦學宗旨,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培養適應當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較寬、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戰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朝著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多科性、有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財經大學"的目標開拓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