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成績放榜的時候,都會掀起一種狀元熱,其實高考狀元”的名頭只是對學子的一種階段性肯定,無需過分地夸大、過度地炒作。為此,我們需要理性的看待高考狀元這件事。比如,對于學生的高考成績可以只提供給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學校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另外,對于高考成績,公眾也不妨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炒作,不要再讓“狀元熱”升溫。下面思而學教育網帶你一起了解關于蚌埠市高考狀元的詳細信息,2018年蚌埠市高考狀元暫無公布,小編先整理2017年以及歷年蚌埠市高考狀元的信息,先請閱覽。
蚌埠高考理科狀元
語文119分,數學134分,英語137分,理綜286分,懷遠一中的沈宇翔以總分676分成為今年我市高考中的理科狀元,在全省排名第48位。
白襯衫、牛仔褲,在懷遠一中見到沈宇翔時,他和普通的高中生一樣,顯得有些內向。說起高考成績,他更是連連擺手,謙虛說是運氣好。他告訴記者,因為數學發揮得不太理想,自己估分還不到650分。所以查分看到676分的成績時特別高興。更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考了全市最高分。“之前都沒怎么進過全省前100名,這次居然考了48名,感覺挺幸運的。”沈宇翔笑著說。
事實上,沈宇翔可是真正的學霸。平常考試中,基本不是全校第一就是第二,高三的成績也一直很穩定,而且此前曾多次在省、市級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可能是因為平時的考試成績比較穩定,所以高考時有信心,發揮比較穩定。”沈宇翔說,心態對考試其實影響挺大的。他還告訴記者,自己的家庭氛圍比較寬松,對他十分信任,所以自己高考時沒有負擔。對此,沈宇翔的班主任李超也大加肯定:“沈宇翔平時的考試成績就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而且很穩定。他考全市第一名,我也沒有特別意外。”
李超還告訴記者,沈宇翔在班里有沈老師的外號。因為晚自習時沒有老師,他就坐在講臺上擔任起值日老師的職責,為同學們解答問題。“沈宇翔身上最大的閃光點是樂于助人,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一說起得意門生,李超的臉上就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愛與自豪。
說到學習,沈宇翔告訴記者,高三是晚上10點半放學,自己11點到家后,還會再學上兩個小時,在凌晨1點之前睡覺。睡上5個半小時,早上6點20分又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學習。“周末偶爾也會放松,但學習和玩一定要分開,學完了再考慮玩,不然玩也不安心,學也學不好。”在沈宇翔看來,自己并非可以邊學邊玩的“大神”,成績是靠點滴的努力積累起來。
要說全靠死記硬背,沈宇翔也不同意。他告訴記者,自己有個錯題本,平時把不會的題目記下來,沒事翻一翻,能立刻了解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復習的時候更加有的放矢,能省下不少力氣。對于理科生,英語137分的成績相當亮眼。沈宇翔介紹說,英語的詞匯量很重要,而且班主任是英語老師,對學習也有促進作用。“因為英語也是語言,多說多練,肯定不會有壞處。”他總結說。
高考成績放榜,就有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來與沈宇翔接洽了。對此,他告訴記者,自己從高一剛開學,就在心中樹立了北大的目標。從目前來說,十有八九會報考北京大學的信息與科學技術學院。“之前考北大的專項計劃,還有10分的加分。而且我一直對電子信息計算機類很感興趣,這次終于能實現我的愿望了!”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沈宇翔很是興奮。
對話:蚌埠高考文科狀元
語文119分,數學142分,英語144分,文綜240分,二中文科實驗班的潘雨欣以總分645的成績奪得我市文科第一名,在全省排第20名。“各科發揮都正常,可能是我考試時心態比較放松,沒有失誤吧。”在潘雨欣看來,自己考出的分數并不意外,只是沒想到居然是全市第一。
23日中午11點,高分分數查詢入口開放時,潘雨欣正好在學校,于是就和老師一起查了分數。“當時挺高興的,感覺發揮正常,各科成績跟估算的差不多。”查分時,潘雨欣并不知道自己在全市的排名。之后經過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確認,才知道成了今年我市文科的“新科狀元”。“學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付出多少收獲多少。不過,我之前考試的成績比較穩定,所以高考時心態也正常,沒有緊張什么的。”說起成績,潘雨欣顯得很謙虛。她告訴記者,班里臥虎藏龍,平時競爭很激烈,自己并非一直獨占鰲頭。“其實有競爭才有促進,所以我還挺喜歡班級的氛圍,大家互相比拼,進步更快。”
潘雨欣自認為是資質一般的普通人,好成績的關鍵還是在于勤奮。每天晚上8點20分下晚自習后,她要繼續學習到12點才睡覺。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自己接著再刷題。“覺得還好吧,也不是很辛苦。有時候看書比較投入,一抬頭已經是12點了,就覺得,啊,時間過得這么快。”潘雨欣告訴記者,自己主要是查缺補漏,反思做錯的題目和不足的章節,有計劃地補充強化,盡量不出現短板。
說到學習的竅門,潘雨欣說課堂時間一定要把握,跟上老師的節奏。“因為老師掌握的學習方法已經經過無數人的實踐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能節省很多精力。”潘雨欣說,除了抓緊課堂時間,就是要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對知識的分類總結,構建起一套框架體系,這樣學起來輕松,且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應試是沒有什么捷徑的,要想一邊學一邊玩不太現實。必須不斷地努力和積累,才能期待有質變的那一天。”潘雨欣總結,想要得到,付出是必須的。
雖然是文科生,但潘雨欣142分的數學成績,讓許多理科生也望塵莫及。對此,她反而認為,數學強調邏輯思維,與文科強調的思維方式并不沖突。當二者融會貫通,相互碰撞促進,會對學習有意想不到的幫助。所以說,文科生也不要懼怕數學,最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家庭教育上,潘雨欣說很感謝父母給了自己一個寬松的環境,讓自己能夠自由地選擇。“我覺得,家庭對我習慣的培養很重要,從小形成的習慣,對后面的學習、生活影響都很大。”潘雨欣告訴記者說。
說到未來的職業謀劃,潘雨欣說仍在考慮之中。雖然北大清華等頂尖高校都向她伸出了橄欖枝,但她還沒有做出最后的決定。“因為本科也是求學生涯比較重要的階段,所以還得慎重考慮吧。”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