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即將來臨,為了方便廣大考生了解高考志愿填報及錄取規則,小編整理了2017年安徽高考志愿填報設置及錄取批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7年安徽高考志愿填報設置及錄取批次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繼續實行“平行志愿”設置及投檔辦法,并采取網上志愿填報的方式。
文理科志愿設置:
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錄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職(專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職(專科)批,共5個批次。
本科提前批分為軍事(含國防生)、公安(含公安現役)、免費師范、免費醫學定向和其他(“定向培養鄉村教師”招生政策另文公布)共5類,軍事(含國防生)、免費師范和免費醫學定向類實行“平行志愿”,設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免費醫學定向不設院校服從和專業服從志愿)。該批次公安、其他類設1個院校志愿,4個專業及專業服從志愿。考生的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只可選報一類。
在上述5類之后,本科提前批還單設若干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批次,分別為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自主招生(含高校專項計劃)。
本科第一批和高職(專科)批的“平行志愿”均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本科第二批的“平行志愿”包含A、B、C、D、E、F、G、H、I、J十所院校。本科第一、二批和高職(專科)批的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高職(專科)提前批分為直招士官、免費醫學定向、公安和其他共4類,直招士官、免費醫學定向實行“平行志愿”,設置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直招士官設專業服從);公安和其他類設1個院校志愿,4個專業及專業服從志愿。考生的高職提前批次志愿只可選報一類。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的計劃及院校追加的計劃,面向批次線上未錄取考生“征集志愿”;同時,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考生也可以據此計劃填報“降分征集志愿”,作為批次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降分投檔的備檔。“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包含A、B、C、D、E、F、G、H八所院校志愿(其中高職批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免費醫學定向不設專業服從)。
“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及專業按考生填報的“降分征集志愿”進行逐分降分投檔。
2017年安徽高考志愿填報設置及錄取批次
文理科特殊類招生的志愿設置:
自主招生(含高校專項計劃)設1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設1個院校志愿及1個專業志愿;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分別設A、B、C、D、E、F六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藝術類志愿設置:
第一批,校考本科專業,所含院校為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及參照執行的部分院校(專業)、985和211省外高校;第二批,使用省統考專業成績的本科專業;第三批,校考本科專業,所含院校為除第一批院校外的其他校考本科院校;第四批,使用省統考專業成績的專科專業;第五批,使用校考專業成績的專科專業。
第一批、第三批和第五批均設1個院校志愿,其中第三批錄取結束后未完成的計劃面向達線合格考生征集志愿。該批次征集志愿設1個院校志愿。
第二批、第四批實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的計劃,將面向未被錄取的批次線上考生“征集志愿”。“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每批均包含A、B、C、D、E、F、G、H八所院校,每所院校均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體育類志愿設置:
(1)體育類分兩個批次:第一批,本科高校;第二批,高職(專科)院校。
(2)體育類兩個批次的“平行志愿”和“征集志愿”均設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網上志愿填報工作由市、縣招生考試機構負責。志愿填報時間:文理科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自主招生?含高校專項計劃?)、高職(專科)提前批和藝術、體育類各批次院校為6月26?27日;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為6月29日至7月1日;文理科高職(專科)批為7月3?5日。志愿填報辦法另文規定。
考生應在認真閱讀并知曉有關高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有關規定后,選擇報考學校及專業志愿。考生志愿必須由考生本人到當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具備視頻監控和網上巡查條件的地點上網填報,所填內容應真實、準確。因考生本人填報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考生所填志愿信息經核定提交上傳后由當地招生考試機構立刻打印,考生當場簽字。考生本人對不按時簽字和由他人代為簽字所產生的后果負責。志愿信息一經提交,任何人不得更改。
2017年安徽高考錄取
文史、理工類投檔程序及辦法。
(1)確定投檔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省屬院校原則上按100%的比例確定。
(2)預投檔:每輪次正式投檔前,省考試院按既定投檔比例進行預投檔。高校通過網上錄取信息交互平臺了解本校的預投檔及生源情況,并據此決定是否增加招生計劃,并及時向省考試院反饋意見,調整投檔比例和計劃,形成招生院校的投檔線(投檔考生名次)。
(3)平行志愿投檔:
根據高校最終確定的招生計劃及調檔比例,首先對考生按總分(含政策加分)從高到低排序,再逐個對考生志愿從A院校到F(J)院校的順序進行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為充分尊重考生志愿,進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滿足率,如普通文理科的平行志愿第一輪投檔錄取結束后,仍有學校缺額和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可進行多輪次投檔。
考生總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時,則按統考科目成績總分排序,統考科目成績總分仍相同時,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從高到低排序投檔,單科順序:理科為理科綜合、數學、語文、外語;文科為文科綜合、語文、數學、外語。
同一學校并列名次全部投檔。
(4)征集志愿投檔:“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院校追加計劃面向未被錄取的批次線上考生“征集志愿”,投檔辦法與平行志愿相同。
(5)降分投檔:
①一般性降分:“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對仍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及專業按考生填報的“降分征集志愿”降分進行投檔。最大降分幅度為20分。
②政策性降分: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在批次線上完不成計劃,可在規定的降分范圍內(其中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為80分,專科為60分,民族班為40分)降分投檔。
③定向就業招生,在批次線上不能完成招生計劃的,可在同批次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對考生平行志愿逐校逐專業逐分檢索投檔(不含專業服從)。
降分投檔比例確定為相應計劃的100%。
(6)特殊類型招生投檔:
①民族院校按其招收少數民族和漢族考生類別,招生計劃單列,分別進行投檔。
②報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的考生須將院校志愿填在相應批次的A志愿位置,按照院校報送的測試合格名單于相應批次平行志愿投檔前單獨投檔。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按考生志愿,分別于相應批次平行志愿投檔后單獨投檔錄取。
③本科提前批特殊類型的投檔次序為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自主招生(含高校專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