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誕生具有鮮明而深刻的時代背景。20世紀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激光、生物技術、航空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學技術的快速生長期,科技進步為人類展現出一個全新景象。然而,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作為全國學術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學院雖擁有眾多的高級科學人才,但急需補充優秀的后備力量,特別是國內新興技術學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當時從高等學校分配的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中國科學院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尖端技術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學,就成為科學院領導和許多科學家的共同構想。
1956年,黨中央發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號召,制定出《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1] ,新中國的科技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當時的中國,最新技術的應用尚處在萌芽階段,科技戰線急需補充優秀的后備力量。于是,利用中國科學院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學成為當務之急。[12]
1958年5月9日,中科院黨組向聶榮臻副總理呈遞辦學報告,并聘請華羅庚、錢學森、馬大猷、貝時璋、嚴濟慈、吳有訓、柳大綱、趙九章、趙忠堯等一批國內科學家兼任校系領導。
獎學金
學校設立各類獎學金40余項。其中包括“郭沫若獎學金”、“求是獎學金”等由國內外社會團體、公司、基金會、著名人士、專家學者等捐款設立的專項獎學金以及優秀學生獎學金等。2009年度,4076人次獲獎,本科生獲獎面達45.85%
新生特別獎學金
符合下列條件的新生,學校給予“新生特別獎學金”:①各省(市、自治區)理科高考總分第1名,獎勵20000元;②計劃招生30人以上(含30人)的省(市、自治區),理科總分名列該省所有考生第2-10名;計劃招生30人以下的省(市、自治區),理科總分名列該省所有考生第2-5名,每人獎勵10000元;③計劃招生30人以上(含30人)的省(市、自治區),理科總分名列該省所有考生第11-50名;計劃招生30人以下的省(市、自治區),理科總分名列該省所有考生第6-20名;數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冬令營)金牌獲得者,每人獎勵5000元。
優秀新生獎學金
分為三個等級,其中金獎2000元/人,獎勵范圍為新生總數的5%;銀獎1000元/人,獎勵范圍為新生總數的15%;銅獎500元/人,獎勵范圍為新生總數的約25%
困難生資助辦法
“決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是中國科大向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為此,學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助學體系,2006年度,獲“獎、貸、助、補、減免、生活援助”的學生總8000余人次,各種資助總額為 1300余萬元,覆蓋面達70%以上,人均資助額達1800余元,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貸”??國家助學貸款
我校與多家銀行簽訂了《國家助學貸款合作協議》,六年來,已辦理貸款5790筆,累計發放貸款金額3007.96萬元。國家助學貸款具有期限長、額度大、利率優、還款方式靈活等特點,貸款最長期限可長達10年,在校期間國家給予全部利息補貼。
勤工助學
學校設有多種勤工助學崗位,依據“特困生優先”和“按勞取酬”原則,讓同學們在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獲取報酬的同時,也鍛煉才干。此外,校團委與學生會下設家教中心,負責一些社會勤工助學崗位的聯絡和安排。
社會資助
我校每年都有一些社會團體、個人通過各種方式為經濟困難學生設立獎助學金, 2006年社會資助項目18項,資助金額110.5萬元。